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蕭峰未死新探:《天龍八部》結束之後三十年間論

蕭峰未死新探:《天龍八部》結束之後三十年間論

蕭峰未死新探:《天龍八部》結束之後三十年間論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描寫蕭峰,最終死在雁門關前,之後被阿紫抱著跳下懸崖。這一段故事向來牽繫讀者,都認為蕭峰不該就這樣死去,我也對此經常惋惜,認為蕭峰本不當死。雖然小說寫到雁門關上描寫遼宋兩軍對壘,故事到了高潮,但從小說整體來看,故事到此卻遠未結束,實際小說中還另有內情,不妨再看看蕭峰究竟是否有可以死去的邏輯。

蕭峰在少林派玄苦門下學習武學數年,蕭峰算是少林派俗家弟子,俗家弟子在少林派中地位較低,相當於外人,不能接觸少林派高級武學,這在各部小說都能總結清楚,所以蕭峰在玄苦處修鍊數年,也只是在玄苦手中學習一般武學,對於少林派高級心法並未涉及,這必然也是少林門人保護本派武學門規,並不外傳別人。所以對於俗家弟子,只傳授一般絕藝,不接觸少林派高級武學,像慕容博、蕭遠山、鳩摩智等人學習的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心法,蕭峰必然沒有獲得,對於某項技藝,則僅限於一般招式。玄苦只是教他一般基礎心法,玄苦雖然較看重蕭峰,但是門規限制他也不能隨便傳人武學,像少林派高級心法那都是要經過羅漢堂、達摩堂大較量考核之後,才准許學習。像玄慈、玄寂等人青年時代,都是從達摩堂、羅漢堂中出來的佼佼者才獲准精修絕技,蕭峰哪來的這個資格可以凌駕少林派門規之上?

蕭峰在玄苦處勤學苦練,雖然武學進步很快,那也是在較一般的武學中間有所進步,無論怎麼進步,那都與高級武學無關,普通武學再進步,沒有高層次的武學義理心法輔助,其威力和內力也都十分有限。所以,在小說中經常看到蕭峰使用普通武學,反而威力奇大,這是由於蕭峰自幼年時期起,從玄苦大師學習的武學,就是這些江湖中常見的普通層次武學,玄苦教蕭峰武學,自然不是讓他馬上成為江湖中的成名人物,其出發點還是在令蕭峰強身健體,能自我保護為基礎。蕭峰學習一般武學,沒有高級義理心得的輔助配合,那麼普通武學的威力也僅限於他自身的天生力量的範圍之內。這樣學習武功,最終也僅僅是比一些普通少林弟子略強而已。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對於武學秘籍以及心法層次都有嚴格的區分,有所謂普通武學,即無崖子與李秋水搜集之「無量玉洞」秘籍,以及慕容博祖上傳承下「還施水閣」秘籍,這其中有大量武學是江湖普通門派傳下的武學圖譜以及心法精義,這些武學心法,單拿出每一部,都是普通武學,早已被人拆解透徹,其心法也比較易學,經王語嫣在戰場中傳給別人之後也能立即產生制敵效果,這都不算武學心法中的上乘之作。

虛竹學習少林派入門武學羅漢拳,這屬於少林派中最基本的入門心法,虛竹修鍊多年,最為熟練,基本上每一位少林派弟子都會使用這樣的拳法。虛竹同時修鍊有少林派正宗心法,是以無崖子在化去虛竹的內力時候就已經說明虛竹修鍊的其實是少林派正宗內功,無崖子化去虛竹少林派正宗內功,就是避免虛竹的高級內功與自己發生衝突。是的,虛竹學習的是少林派高級內功,只是虛竹所學甚淺,所以無崖子也較為容易便把虛竹的內力化去,這樣逍遙派高級內功與少林派高級內功便不會產生互相衝突。關於虛竹修鍊少林派正宗內功的問題以後專文敘述。

小說中普通武學的特徵之一就是其使用內功增長不多,只是招數略巧妙而已。招數巧妙,從來不代表是高級武學,那隻能是在低等門派中較量功夫。遇到內力高超者只需要內力輔助,威力一漲,便不能充分對抗。比如虛竹使用少林派羅漢拳,不用少林派內功,也能與鳩摩智纏鬥,實則是說明內力是武學修為最重要的一面,武學招式的變化和發展,都離不開內力的流轉帶來的精力上的提升。普通武學因為其內功心法粗糙,不能讓招數達到高級武學那樣威力奇大的效果,那麼對敵時候的威力也較為有限。

蕭峰在玄苦大師教育下,學習了少林派武學,那是專門設計給少林派俗家弟子使用的武學,玄苦大師地位雖然高,但他未必要違反門規,又不可能隨便把少林派高級武學傳授出來,讓一個外人來學,這有悖於少林派門規。如果少林派高級武學可以人人都能學,蕭遠山、慕容博偷書之罪就無意義。所以,玄苦是見蕭峰幼年時候為人還不錯,教他一些保命健身的功夫,另外,這也是玄慈託付給玄苦的重任,主要還是要蕭峰不要誤入歧途,由玄苦教導他為人正直,作人的方法。不論如何,少林派不會把蕭峰弄成第二個武學驚天的蕭遠山,只會讓蕭峰修鍊一般武功,最重要的是讓蕭峰作人上要正直,這才是玄慈的用意說在。

玄慈不把少林派高級武學教給蕭峰,也是有其深意,即在良心上有愧疚之處,又能在蕭峰附近時刻監視蕭峰,這對自己並無害處。蕭峰在尋找雁門關血案真相的路上,拜訪了智光大師,智光說起往事,把蕭峰幼年學武的事情一一告知,這樣就可以使得蕭峰關於學武問題上,有更深入的理解。

當初在蕭峰教育問題上,智光、玄慈、汪劍通三人有過爭執,智光說的爭執應當是比較劇烈的,他們三人的意見不能統一。按照智光的意思就是讓蕭峰平凡一生,只須務農為生,不必學武。如果蕭峰真的一輩子務農為生,估計也僅僅是少壯魁梧,干起農活來有一把子力氣,可能還是遠近聞名的農家能手,在二十歲左右與鄰村的村姑結婚,從此務農為業,數畝良田,平安一生。這樣的話,日後威震北方武林的丐幫喬峰就不會存在,蕭遠山當然不會滿意這樣的結果。

如果按照汪劍通的意思,那就是在幼年的時候蕭峰就已經被汪劍通所殺,那也就不存在日後汪劍通會收下蕭峰為徒,更不會被蕭峰傳授降龍二十八掌以及打狗棒法,能讓丐幫突然達到受江湖各派稱頌的地步。按照智光對蕭峰所言之委婉口氣,實際上已經說明,汪劍通對蕭峰從來存有忌恨、芥蒂之心。汪劍通從未完全相信蕭峰,這在智光、玄慈三人激烈爭執中已經可以判明。智光想蕭峰平凡到老,玄慈想要蕭峰學習武藝,甚至有幸成為英雄,而汪劍通正是想要殺死年幼的蕭峰,想要永絕後患,斬草除根。汪劍通十分害怕蕭遠山的恐怖手段。

玄苦是接受玄慈的委託來教蕭峰武功,所以玄苦並不一定是想要教蕭峰武功,玄苦在教蕭峰武學的時候,也必然存在一定戒心,無人可以免除那種懷疑心,特別玄苦知道了玄慈的過往之後,就更不能以常事對待。不論是少林派門規所限,還是玄苦個人所為,蕭峰都沒有從玄苦處學習真實本領,也就是說玄苦的確教給蕭峰少林派武學,但未涉及少林派高級武學心法,玄苦教過蕭峰多種少林派招式,這些招數的輔助內功是一般內功,並不能讓人的內力大幅上漲,蕭峰在十六歲之前的修為應該很低,應該與一般少林派弟子修為差不多。作為俗家弟子而言,與少林派正宗傳人弟子差距更大。甚至說,蕭峰在十六歲之時的武學修為可能還不如尋常虛字輩弟子。傳授之少林絕技僅有招式,無有高級內功輔助,玄苦與蕭峰分別十餘年從未再見,所以蕭峰在十六歲前即使能夠精通「降魔掌」,促使功力提升則絕無可能。

蕭峰武學修為開始增長是十六歲之後,這是汪劍通受不了玄慈的一再囑託之後,終於把蕭峰收為徒弟,智光的回憶說得很清楚,汪劍通一直沒有信任蕭峰,蕭峰在丐幫生活了八年,為丐幫立下汗馬功勞(三大難題,七大功勞)之後,汪劍通才把降龍二十八掌傳和打狗棒法傳授給蕭峰,並且在泰山大會上,由於擊敗在大會上出現的丐幫敵人九大高手,令在場諸派稱讚,在這樣的情況下汪劍通把丐幫幫主之位傳給他。實際上,汪劍通也是因為這場九大高手的原因,才會把幫主之位傳給蕭峰。至少說明蕭峰修鍊全本降龍二十八掌時間不會早於蕭峰十六歲,而是晚於十六歲,蕭峰接替幫主時間是二十三歲,汪劍通幫主不會把丐幫頂級武學這麼早教給蕭峰,一開始可能教過幾招,不會全部。書中所言,降龍二十八掌精義比打狗棒精深,按照這種說法。汪劍通更不可能在傳授蕭峰幫主之前把掌法全部傳授。

蕭峰的武學在汪劍通門下,至少在二十二歲以前,並不以降龍二十八掌成名,小說已經說得很清,丐幫行事向來群起,極少有單獨行動的時候,所以,蕭峰在丐幫八年中基本上是群體行動,這一則是丐幫行事方法,二一則也方便汪劍通派人監視,二者缺一不可,正好在八年的監視中,汪劍通知道蕭峰一舉一動,知道他為人狀況,汪劍通這種懷疑的心態也就逐日減少。雖然這種懷疑的心態在減少,但汪劍通從未對蕭峰放棄防範,汪劍通臨終給馬大元的親筆信就是一道催命符,汪劍通想以此物制約蕭峰,可算是說明汪劍通的心從未放下,他對蕭峰依然戒心極重。

蕭峰的武學修為應該是在學習全本降龍二十八掌之後才開始逐日精進,大約是在二十五歲之後,那時候汪劍通還沒死,這個時候蕭峰有機會修鍊降龍二十八掌這們高級武學,這是蕭峰第一次學習到的高級武學,所以這們武學就成為蕭峰的專項武學。在入汪劍通門下數年後,這們武學才得以傳授,蕭峰擔任丐幫幫主,每日幫務繁重,蕭峰哪有更多機會修鍊?所以,他降龍二十八掌的成熟期當是《天龍八部》前數年。即便是如此,蕭峰依然沒有學到可以提升其本身內功高度的武學。也就是說,蕭峰的功力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功力並未達到如游坦之、丁春秋這樣頂級修為高度。

蕭峰武學修為未能大漲的一個因素,據新修版小說所言降龍二十八掌實際是儒家與道家義理兼通的武學,實際上該稱為道家武學。降龍二十八掌武學精深,要比打狗棒法還要更為精深,按照《射鵰英雄傳》以及《神鵰俠侶》所述,後世降龍十八掌的精妙程度遠不如《天龍八部》時期,威力也已經減少,故此百年之後,打狗棒法比降龍十八掌更為精妙。但在新修版《天龍八部》中,降龍二十八掌要比打狗棒法更為精妙,招式與義理暗藏儒家、道家精義。故此可以認為降龍二十八掌初創者與儒家、道家武學有關,更可能是道家武學的一項成果。

蕭峰身上本已有少林派心法,又學得有道家心法輔助的降龍二十八掌,其本身自然有因小說中所謂道家武學與佛門武學相抵觸的問題,也即是說,在蕭峰降龍二十八掌日漸有成的時候,身上的內力與少林派內力互相抵觸也日漸明顯,這可能會影響蕭峰修為。也就是說,在《天龍八部》前一年時間中,至少蕭峰會出現武學抵觸的問題,導致修為下降。然而,蕭峰在正線時間中,武學修為突飛猛進,並未見其如何修鍊,便一再與諸多強手下佔據明顯便宜,這不符合武學體系的邏輯。

從慕容復循序漸進的修為來比較蕭峰,蕭峰不可能超出一大截,蕭峰的內力源自何處?蕭峰修鍊降龍二十八掌,也是在二十歲或在那之後,怎麼可能在那之後能抵禦鳩摩智、丁春秋此類高手?蕭峰的內力如何能提升到如此程度,這不得不讓人深思細究。所以,蕭峰的武學在正線時間中直線上升的武學修為,必然有能解釋的邏輯,那就是蕭峰得到了提升內力的高級武學心法,或者又有一位師傅教給他特殊武學。蕭峰的內力突飛猛進,是精修高級內力的結果,高級內力可以提純內力,可以精鍊內力,可以迅速積攢更多的內力。

無論是經人所授,還是獲得高級心法秘籍。蕭峰在之後學習的武功心法必然是道家心法,這套心法融合在蕭峰降龍二十八掌心法中,讓掌力威力大增,且這種情況下,又讓他的內力積蓄逐日增進。蕭峰與少林五老在天台山道中比試,他用的是降龍二十八掌,少林五老只是知道他降龍二十八掌的掌力,沒有試出其少林派內力,這是在說蕭峰的少林派內力已經失去,蕭峰身上不存在少林派內力,其降龍二十八掌的威力才能凌駕在少林五老修為之上。

不知這樣的邏輯,是否能明白。少林五老心思縝密,自然明白少林內力是怎樣情況,高手過招,身上是什麼內力,一試即明。比如鳩摩智之小無相功內力,虛竹與掃地僧一看即明,這是本家武學,自然一看即明。少林五老則沒有看出蕭峰身上的少林派內功,這是在表明蕭峰身上已經沒有少林派內力,蕭峰身上此時存在的內力只有道家內功,只有這樣,少林五老才在降龍二十八掌之中領悟少林派武學的精進,這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蕭峰身上的少林派內力,應當是某種環節中被抹除。蕭峰純粹用道家內力,才能讓降龍二十八掌充分發揮,並且超過汪劍通的所學。金庸已經言明降龍二十八掌是兼具儒家、道家武學義理,這是在闡明虛竹為何可以兼修降龍二十八掌,這是因為虛竹的身上也是道家武學,所以二者可以順利兼修。既然金庸指明蕭峰的武學和道家有關,無異說蕭峰在正線時間中,其體內的內力也是源自道家武學,而且還是道家高級武學。憑藉這樣的可能性,蕭峰的武學修為則可以與學習過逍遙派高級心法的鳩摩智以及丁春秋較量,並且勝於他們。蕭峰修鍊的內功是全本高級內功,鳩摩智沒有學全,丁春秋則是因神木王鼎功力反噬,所以蕭峰勝得有理由。

通過對道家高級武學的修鍊,蕭峰才得以使用江湖上失傳已經很久的擒龍功,這必然是某種高級武學,一般人憑藉自身功力根本不能使用,只有達到一定等級內力,才可以輕易使用。蕭峰在小說中能使用擒龍功這種武學,則是說明他的內力剛剛達到這一地步,才可以修鍊,也就是說蕭峰在這一年或三年之間修鍊的內力遠超過去二十年修鍊的內功。蕭峰在《天龍八部》中擁有的內力,上限應當略超過鳩摩智。這不是說蕭峰天賦異稟,內力不可能通過天賦異稟獲得,只有天賦異稟之下,修鍊高級武學能一日千里,比常人修鍊進境更快更有效,這才算天賦異稟。

金庸不寫蕭峰怎樣修鍊武學,這是為區分小說中奇遇故事太多。如果仔細分析,蕭峰若沒有奇遇,則修為不會如此年輕就凌駕諸位高手之上,這不符合小說自己建立的邏輯,這裡有至少十年二十年的內力修為的缺失問題,光靠天賦異稟根本圓不上這麼大的漏洞,故此,其修為必然有奇遇在內,蕭峰隱藏了這段修為大增的秘密。

蕭峰被阿紫抱著跳崖,真的死了?不,沒有死。小說結構很明顯,蕭峰是重複蕭遠山的人生。蕭遠山的三十歲以前時光美好,蕭峰的三十歲以前時光美好。蕭遠山跳崖沒死,蕭峰跳崖必然也沒死。金庸在新修版《天龍八部》設置太多的局,我在從前說過慕容博的圖謀天下的局,他自己都並未放棄。同樣,蕭遠山的復仇之路,從他拋出孩子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進行。

小說敘述蕭遠山復仇之路,已經說明蕭遠山知道蕭峰在喬三槐處生長,也知道玄苦、汪劍通教蕭峰武功,這都在蕭遠山掌握之中,蕭遠山要以牙還牙報復,蕭峰是蕭遠山的棋子。蕭遠山在暗地中讓蕭峰順利成為丐幫幫主,這是因為蕭遠山在之前曾抓住過汪劍通,讓汪劍通投降遼國,汪劍通此後被丐幫長老所救,這件事可是發生過,是誰所抓小說沒有寫。蕭遠山是遼國屬珊軍總教頭,門人弟子無數,抓汪劍通的契丹高手,必然是蕭遠山弟子。

蕭遠山想要得到丐幫的勢力為大遼所用,要知道蕭遠山這時的目的是報仇,何況在那之後遼國也多次和大宋發生摩擦,這都暗含蕭遠山在其中的運作關係。慕容博在暗中操作興復大燕國計劃,蕭遠山又不是大宋人,當然不會阻礙慕容博,蕭遠山在雁門關被伏擊一事讓他從與宋為友,轉變為與宋為敵,他一方面要報復大宋人對自己的伏擊,另一方面則是尋找慕容博,防範大遼為慕容博所利用。蕭遠山早已經與耶律洪基定下計策,讓耶律洪基利用與蕭峰結識的關係,讓蕭峰帶兵南下滅宋,這才是蕭遠山的目標之一。

蕭遠山在學習少林派武學的時候已經闡明立場,不是他要搶奪少林派秘籍,是大宋人誣陷他搶奪少林派秘籍,所以他要報復大宋人,就要偷學少林派武學來報復。同樣,他的報仇措施也是如此,一個個殺掉與蕭峰有關的人,是要給蕭峰以破釜沉舟之計,讓蕭峰在大宋不能生存,從而逼迫他回到大遼,在耶律洪基手下聽用。耶律洪基與蕭峰的相識不是偶然,是精心策劃的計謀。耶律洪基本就認識蕭遠山,不可能認不出蕭峰的相貌。而蕭峰與耶律洪基來到大遼,全遼朝堂上下無一人認出蕭峰相貌,這不符合邏輯。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家在欺騙蕭峰,是耶律洪基定下的穩軍之計,留住蕭峰。

蕭峰的經歷,實際是蕭遠山在這三十年中暗中策劃的大計,目的一方面自然是要報仇,另一方面則是讓蕭峰經歷一遍自己的經歷,好讓他徹底成為大宋的對立面。目的的另一方面,是暗中查探慕容博的一切行動,蕭遠山也想利用慕容博的計謀為大遼謀取利益。另外一面,蕭遠山在大宋便於刺探大宋軍情,只有長時間在大宋活動,才可以在大宋方面找到有利於大遼的情報。

這些背後的措施,沒有那樣簡單。所以蕭峰自盡而死,這裡就很難成立。這特別像是一齣戲,什麼戲呢?蕭峰利用雁門關二軍對壘,詐死埋名。當時事情十分倉促,蕭峰表面看已經氣絕,實則可能因為心臟略偏,與黃眉僧一樣,躲開了要害。虛竹又擔心至極,不能仔細檢查,就有阿紫懷抱蕭峰跳崖,這一切根本來不及阻擋。蕭遠山的跳崖即是一種生路,從而造就三十年苦心復仇之路,蕭峰如此簡單赴死,邏輯上則不大可能。蕭峰本是詐死,被阿紫抱下山崖之後,蕭峰會利用下墜之機,與虛竹跳崖那段情節一樣,利用高級武學,逃脫此難。金庸在前邊大量的鋪墊,也肯定是為蕭峰的死造就懸疑性,是以蕭峰的死亡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連環之計太多,在結尾也沒有一一結束完成。雖然歷史上耶律洪基並無攻宋之心,但是小說卻有,雖然歷史上趙煦並無攻遼之實,但是小說寫得卻很具體詳細。因此,宋遼之戰、宋與西夏之戰,才是這一場江湖戲背後重要的部分。蕭峰在這一關鍵時間退出江湖舞台,則是為《天龍八部》結束之後的天下做準備。

慕容博在天下的兵馬還沒有泄露,慕容博也並未把自己兵馬之事說給別人聽。蕭遠山也是如此,蕭遠山沒有跟蕭峰說自己認識耶律洪基,也沒有說究竟為什麼從小就監視蕭峰的成長卻不相認。千萬別把蕭遠山當作莽夫之勇,他是大遼國重臣,怎麼會逞莽夫之勇?他每一步行動都有目標,都有意義。他不把實情全部說給蕭峰聽,正是有用於蕭峰。

大宋皇帝趙煦此時剛剛即位,正是血氣方剛,剛愎自用之時,他與高太后不和,親自下令進攻遼國,所以這雁門關兩軍對壘之事,有趙煦的作用。

「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將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眾將士用命,格斃遼國統軍元帥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宋帝趙煦得表大喜,傳旨關邊,犒賞三軍,自宰相以至樞密使、指揮使以下,均各加官晉爵。趙煦自覺英明神武,遠邁太祖、太宗,連日賜宴朝臣,宮中與后妃歡慶。歌功頌德之聲,洋洋盈耳,慶祝大捷之表,源源而來。」

這樣的描寫,無異在說趙煦是中了蕭遠山的計策,實際雁門關前大戰是多方勢力結果,是宋軍坐收漁翁之利。這樣麻痹大意,正是符合年輕皇帝經驗不足弱點。耶律洪基在各個方面,均在趙煦上風,在這段時期進攻大宋,是大遼國最有利時機,南下進攻大宋,正需要蕭峰這樣的才幹,所以在之前耶律洪基十分看重蕭峰,正是他有帥才,蕭峰擔任丐幫幫主,天下丐幫弟子何止數十萬。蕭峰在這個時候消失於江湖,可以解決自己宋遼歸屬之爭,又可以隱居不問世事,最重要的就是真正調查明白自己的身世問題,解決在雁門關大戰之前的一系列謎題。

蕭峰在山上下墜之後,不久便控制住下落之勢,救下阿紫,然後又救下游坦之,三人借著山崖間生長的大樹,慢慢下落,不久便輕鬆降落谷底。三人一同在谷底養傷,蕭峰雖然身受箭傷,但是蕭峰都躲開內臟器官,所以並未重傷。游坦之眼珠被挖去,傷勢較重,但也在數月間修養慢慢恢復。蕭峰把阿紫、游坦之安頓在遼國,便喬裝在江湖行走。蕭峰要查明三件事情,第一,慕容博的計策。第二,蕭遠山的計策,第三,耶律洪基是否欺騙過自己。過程從略。

這三樣問題他都一一查明。蕭峰根據蕭遠山在少林寺提示,在遼國找到自己的老家,找到了自己的一大幫族人。重新見到耶律洪基之後,耶律洪基也表示之前全部都是蕭遠山和自己定下的計策,一方面麻痹大宋皇帝,另一方面也是為讓蕭峰真能為大遼所用。蕭峰問耶律洪基三十年前雁門關血案之事,耶律洪基表明在那之後蕭遠山也回到大遼與自己見過面,此後這三十年間,二人也有多次聯繫,蕭峰因此知道了事情前因後果。蕭峰懇請耶律洪基不要與大宋一戰,效仿蕭遠山在三十多年前的行為。

二十年後,大遼天祚帝保大二年,完顏阿骨打大舉南侵,攻克大遼中京。此時,蕭峰、阿紫、游坦之以及蕭家族人隱居在南京,大遼國在完顏阿骨打與大宋宋徽宗軍隊聯合夾擊。蕭峰等眼見南京處於危難之際,蕭峰與其弟子耶律大石保護耶律淳即位,稱天錫皇帝,後世稱北遼。游坦之武學驚人,連殺阿骨打部下多名大將,令阿骨打驚為天人。此時,慕容復之子獨孤甲從大理家中逃遁在此,獨孤甲是阿骨打義子,獨孤甲幫助金軍攻擊南京。獨孤甲殺死多位蕭遠山當時傳下的弟子,讓遼軍喪膽。游坦之此時不想濫殺無辜,見獨孤甲武學有舊人淵源,也就放其一馬,遠遠躲開。蕭峰等人埋名已久,不以真實面目示人。游坦之時常待著面具,除親近之人外,別人也不知他是誰。

此時蕭峰與阿紫早已結婚,育有子女若干名,游坦之不願遠離阿紫,是以游坦之時常也與蕭峰、阿紫為伴。待蕭峰與阿紫生下子女之後,游坦之也頗為愛護他們。這一年阿紫想起游坦之學習《神足經》武學,不想此武學失傳,遂央求游坦之把《神足經》傳授其子女,游坦之多年來修鍊有成,武學修為早已遠勝二十年前,他把冰蠶毒掌重新改編,增添招法,詳推義理,創造一門玄冥神掌武學,經《神足經》內力輔助,威力更在降龍二十八掌之上。他把玄冥神掌心法傳授給蕭峰之子,也把《神足經》傳授給他們。阿紫本也有逍遙派武學,這些年修鍊也有較高成就,特別是把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再修鍊之後,也有小成,只是沒有神木王鼎輔助,進展沒有那麼迅速。蕭峰則把他意外得到的道家武學心法傳授給阿紫,阿紫的功力也因此突飛猛進。

蕭峰與耶律大石認為按照目前形勢,此時應該與大宋議和與大金示好,解決大遼之圍,但是大宋君臣誓要奪取燕雲十六州,不肯同意。大宋出兵二十萬,攻打南京。耶律大石率軍迎戰,刺殺大宋數名大將,打敗宋軍,不久天錫皇帝被獨孤甲所殺。一一二三年,耶律大石孤軍在奉聖州龍門壁附近抵抗失敗被俘,被阿骨打逼迫帶路偷襲天祚帝的青冢大營。蕭峰神勇無敵,夜入大金國從容帶領耶律大石逃脫,蕭峰斥責阿骨打背棄兄弟之約攻打大遼,令黎民塗炭。阿骨打慚愧之餘,突然大吐鮮血墜落馬下,蕭峰見之,往日之情現於眼前。蕭峰凌空虛收,站立在阿骨打身後大金國一位大將的頭顱,毫無預兆地離體飛入蕭峰手中,大金國副元帥大驚,立時抬走阿骨打退軍三十里。

天祚帝不滿意耶律大石擅自立帝所為,密令蕭乙薛、坡里括埋伏殺之,可惜被蕭峰掌握,所以耶律大石殺死蕭乙薛、坡里括,帶領大軍向西而去。蕭峰、阿紫、游坦之隨軍西行,消失在耶律大石西征之路上。有人說蕭峰與阿紫帶著孩子生活在高昌,又有人說蕭峰帶著阿紫到了裏海,成為中亞某國國王。子孫綿亘不斷,譜系久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憐幽居 的精彩文章:

TAG:憐幽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