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是不良習慣?兒科醫生告訴你該怎麼看待此事
每次和朋友小黎聊天,她都會提到寶寶吃手的問題:
寶寶什麼都好,就是天天吃手,怎麼辦?手指都泡白了。以後會不會戒不掉?
聽說吃手的寶寶長大後牙齒會長歪,真的嗎?
寶寶2周歲了還在吃手,我婆婆每次見她吃手都用力捏她一下,她趕緊放下來。可是不久後又吃起手來。該怎麼戒掉寶寶吃手習慣呢?
寶寶吃手習慣爸爸媽媽應該如何對待呢?這首先要根據寶寶的不同年齡階段來區分。
一、0-1歲寶寶吃手可能更聰明哦
嘴巴是寶寶探索這個世界的最初方式。除了手,寶寶還可能嘗試用嘴巴去嘗試任何他觸手可及的物品。
1、一個小寶寶能穩穩噹噹拿起自己的小手,並精準地塞進自己的嘴巴里,這種手眼綜合動作協調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好事。
2、寶寶吮吸手指,可以促進寶寶觸覺、味覺以及感覺的體驗,是促進寶寶大腦發展的好行為。
3、寶寶其實也需要情感寄託,寶寶通過吃手可以慢慢安撫自己對於陌生且未知的環境的不安情緒。也是寶寶自己情緒調控能力的體現。
4、寶寶萌出新牙前可能伴有不適,需要通過吃手緩解,或是斷奶時寶寶將吮吸需求轉化為吃手。
在口欲期如果粗暴干涉寶寶吃手,寶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可能會使寶寶度過這個階段的時間延長,或者長大之後尋求其它方式替代。
爸爸媽媽要尊重寶寶的需求,並可以溫和巧妙地多用其它玩具來吸引寶寶去抓握。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需要做的,是為寶寶清潔雙手,萌牙前給寶寶他所喜歡的牙膠。
還要注意的一個點是寶寶吃手可能引起口水疹,在嘴巴附近臉上皮膚出現紅疹,爸爸媽媽要注意幫忙孩子把口水擦乾淨,保持皮膚乾燥。
二、一歲以上寶寶的吃手行為可能是情感上得不到滿足或者無聊
有一部分的寶寶,爸爸媽媽去上班了,家裡人沒有真正做到陪伴,孩子感覺到缺乏陪伴,無聊,就會繼續吃手。
還有一些安全感缺乏的孩子或處於分離焦慮的孩子可能的應對方式就是吃手,爸爸媽媽們要去尋找孩子吃手背後的意義再加以處理。
簡單粗暴地指令孩子不能吃手一般是無效的做法。
只有寶寶頻繁的吃手才需要干預,只是偶爾吃手就無需介意。
三、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觀察
爸爸媽媽可以觀察下:
平常對孩子的關注是否不夠;
孩子的需求是否一直得不到滿足;
是否陪伴不足;
家庭關係是否不和諧;
其它任何因素引起的寶寶不安、焦燥等情緒或哭鬧行為
2、接納、陪伴
接納孩子的吃手行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明白事理。過度指責反而容易強化不良習慣,要說服家人一起陪伴孩子慢慢改正吃手習慣。
可以用一些需要用雙手的玩具或活動轉移孩子注意力,或者通過繪本和孩子溝通。
如果寶寶吃手影響了口腔和牙齒的發育,出現牙齒排列變形、手指畸形,建議去口腔科檢查。
看完今天的文章,關於寶寶吃手,您還有什麼疑問嗎?
也歡迎你點贊評論轉發,是給雨滴醫生最大的鼓勵。


※在哪幾種情況下寶爸寶媽不能讓老人帶寶寶,你知道嗎?
※寶寶被蚊子咬了個大包?好心痛,教你一招,馬上止癢!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