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器換人風潮愈演愈烈,未來教育改革成重中之重

機器換人風潮愈演愈烈,未來教育改革成重中之重

隨著機器人在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器換人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和生存威脅,也給社會行業各界帶了巨大衝擊,未來只有從教育層面深入解決,才能讓機器人的發展從替代人逐漸走向服務人和拓展人。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會促進生產和生活模式的改變,給社會的發展帶來變革。隨著感測技術、識別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的不斷發展,如今人們正在進入一個智能化的時代,而機器人的出現,則又一次帶來了新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機器人應用之風吹遍全球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各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消費水平日益提升,生產上對於效率和自動化的追求愈發明顯,生活中對於便捷和智能化的訴求更加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機器人逐漸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憑藉著自動化、高效化的生產優勢,機器人率先進入到工業製造業領域,伴隨著碼垛、焊接、搬運、分揀、切割等多種工業機器人的出現,其市場應用範圍不斷擴大。之後在智能化的需求之下,機器人逐漸向生活方向滲透,服務機器人日漸走紅,其在家庭、醫療、娛樂、教育等領域擁有巨大消費需求,受到不少國家的重視。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8個國家涉足到機器人的研發應用領域之中,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接近40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比重達到30%,服務與特種機器人比重佔據剩下的70%,一股機器人應用的強勁之風正在各國之間來回吹起。

機器換人給社會帶來不小衝擊

人類對機器人的應用具有一個層次化的目的要求,即從最早的代替人,到服務人,再到拓展人。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如今還處於從代替人到服務人的過渡階段,這也就意味著機器人不僅會給我們帶來好處,更會給我們帶來衝擊。

如今,在工業製造業領域的「機器換人」所帶來的衝擊已經顯現,大量工廠工人和廉價勞動力喪失了就業機會,自動化趨勢之下出現的是人們的就業和生存問題。2016年,牛津大學的教授就曾預測,未來20年,美國和中國將會分別有47%和77%的工作崗位被機器人所帶來的自動化給取代。

針對這個現象,美國CBS電視台甚至出過一個紀錄片,認為正是機器人給美國老工業區的人們帶來了就業壓力和生存危機,特朗普才能以「復興美國」口號收穫這些地區的廣大選票,該片認為如果美國老工業區的機器人採用率下降即使兩個百分點,美國總統的寶座也可能早已易主!

而在醫療、金融、政府、法律等服務領域,伴隨著寫稿機器人、客服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辯論機器人、法律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的出現,人們的工作崗位同樣受到了威脅。如果說工業機器人的出現只是讓部分沒有特長的人被取代,那麼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的出現則是讓所有崗位的人都感受到了威脅。

教育方向或成未來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眾多受影響的領域之中,可能教育是受到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不僅因為行業中的人本身遭受著機器人帶來的崗位威脅,還因為機器人讓未來的教育方向變得需要重新探討。

當前,國家已經發布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等相關政策,從大學專業設置、大學未來定位等高等教育層面,對新一代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的創新發展做出了重大部署。不少高校也相繼開設了相關的教育課程,制定了專業的教學規劃,明確了未來教學目標,各方都在從教育層面對機器人帶來的社會衝擊做出應對。

不過,機器人給教育帶來的影響,不是簡單在學校里開個課程、設個專業就能徹底解決的,教育界需要研究的是,在機器人帶來衝擊之後,整個教育該怎樣去適應智能化後的社會。這還需要學校與政府、企業三方合作共同解決,其中校企合作不僅能資源互補,還能培養實戰型人才,更是未來變革的重中之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全民上網時代:加強網路安全建設急如星火
2018華南國際工業自動化展覽會盛大開幕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