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上層壓迫太深,列強入侵時這些百姓卻幫著聯軍殺貪官
原標題:因被上層壓迫太深,列強入侵時這些百姓卻幫著聯軍殺貪官
大清王朝,大批滿族從塞外遷移入關,為了解決滿族在京定居生計問題,同時也讓漢族百姓分清何主何客的關係,大清朝廷發布了圈地令。所謂的圈地令,就是官員們指定地區範圍,屬於那片地區的漢族居民就必須遷出,否則輕則槍棒攆出,重則滅門全家,說就是說,地盤是我們滿族家的,我們想占哪就占哪。大批民眾牽兒帶老被攆出,有妻孥丑者攜去,顏明善攜不能攜(長的漂亮的婦女就被扣下)。而朝廷還美其名曰:凡民間房產有為滿洲圈佔、兌換他處者,俱視其田產美惡,速行補給,務令均平。條律說得冠冕堂皇,實則是赤裸裸的掠奪霸佔。這些滿人用通地盡圈牧馬、雞、犬、驢、羊,被通民眾卻無地可播種,但仍得照簿議租,這是毫無人性赤裸裸的剝削。
之後嘗到好處的八旗貴族、官兵又借口土地瘠薄,不斷新圈撥換。這樣越圈越廣,僅一次圈佔的畿輔四十一縣沃地就多達九十九萬三千七百零七晌,以後成百是千倍加圈。他們慾壑難填,侵佔了大片土地和大批勞動力,過著衣租食稅的生活,滿洲貴族個個食得肥頭大耳。八旗貴族還授予庄頭及低等品級的官員頂戴,讓其管轄莊園內的農奴,這樣層層管制以賺享源源不絕的剝削收入。很多親清兵還依滿族的勢力,進行民族歧視和武力威迫,他們濫殺無辜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很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毫無任何民主權利,豬狗般的苟延殘喘,一方面要上邀朝廷巨額的稅收,另一方面受到民族歧視和無辜屠殺。
除了圈地,清朝的民族壓迫政策還有剃髮,易服,投充。1645清廷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強迫各族人民改易滿服,如此迫使各地百姓投充到旗下名符其實的為奴。
鴉片戰爭以後,大清朝在與帝國主義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軟弱無能的清朝列強簽定了屈辱賣國的《辛丑條約》,從此帝國主義的勢力深入中國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和政治統治。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只保自己小命不顧國家和民族利益,公然奉行「量中華之財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投降政策,徹底成為帝國主義馴服的工具,大清也成為了「洋人朝廷」,一個腐朽的賣國專制政府把中國淪為帝國主義殖民地。
實際上,所謂的八國聯軍不過18000多人,在他們攻打北京城時,偌大的北京城僅五個多小時就宣告淪陷了。
列強入軍和八旗兵進行交鋒那時,數萬當地居民卻夾岸相迎,他們希望這些外侵略者幫他們殺了這些狼心狗肺的官兵。當清朝海軍與英軍作戰時,戰船被擊中,清朝官兵落水時,圍觀的居民非但不出手援救,反而紛紛發出噓聲,當有人舉手歡呼時,群聲沸騰。還有更可笑的是,當英法聯軍攻城時,當地百姓竟還為其送水送飯幫忙架梯了,嚴然把列強當作了外來親戚了 。
更有大量百姓和侵略者合作,他們為侵略者提供食水、擔負物資、指引道路,只要外國人能幫他們趕走八旗兵,他們什麼都願意,可見老百姓對腐敗的統治者有多麼恨之入骨!
老百姓深知大清氣數已盡,改朝換代已經是必然,誰取代誰他們不關心,他們希望的是能過上不被壓迫,不被剝削的生活,只要對人民好的朝庭那就是好朝庭,可事實上,張三做皇帝李四推翻張三,王五又推李四,百姓照樣受欺壓盤剝!只是欺壓深淺不同而已,上層專制者是主,他們千方百計利益最大化,百姓是奴仍舊是下層弱勢。故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TAG:晚楓流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