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句詩詞,人生最傷痛莫過於死亡
死亡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是宇宙中用於存在的必然形式。
面對死亡,又該是如何一種態度……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夢微之》
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髮滿頭。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出自宋代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如果能像月輪那樣終身皎潔,我會放棄自身像冰雪般的清涼為你發熱。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出自唐代元稹的《遣悲懷三首·其三》
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緣是多麼虛幻的企望。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
出自宋代周邦彥的《綺寮怨·上馬人扶殘醉》
酒樽前的故友倘若健在,定會想念我,最是關懷動情。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出自唐代張籍的《沒蕃故人》
想祭奠你又懷疑你還活著,此時只能朝著天邊痛哭沈涕。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為薛台悼亡》
夜晚手拉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園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沒有看見任何人。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出自唐代李忱的《吊白居易》
白居易的詩如風一般流行,與行人形影不離,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聽到吟誦白詩的聲音。而聽到吟誦之聲,就會牽動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內心充滿無比悲傷與哀痛。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出自宋代賀鑄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今後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只有經歷過至親生離死別痛楚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和感悟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深切情懷。
人世間有很多事情皆可人為左右,但唯有生死不能預知。古語說得好:「黃泉路上無老少」。
人生就是這樣,舊人離去,新人到來。我們所擁有的是每一天的朝陽和生活的節奏,我們從悲痛中領略了生活的殘酷,領略了生離死別的痛苦,在悲哀中堅強的走下去。
生活中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雨,也許我們習慣了這樣面對,也許一切都很自然,但是對於生老病死、天災人禍,我們卻又有著太多的無助和憂傷。
所以,我很想說的一句話就是:對逝去的親人,請您一路走好!對活著的人們,請你們一定要好好活著!


※陶淵明被稱為完璧的一首詩,是他人生的寫照:人生如夢,何必執著
※這首明代的詩歌,每個人都會認同:無法替代的地方,叫作故鄉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