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又去北約踢館 歐洲:談錢傷感情

特朗普又去北約踢館 歐洲:談錢傷感情

美國總統特朗普11日抵達比利時出席為期兩天的北約峰會。

從啟程赴歐之前,到抵達布魯塞爾之後,特朗普接連就軍費問題批評歐洲國家,稱美國為北約承擔的軍費過多。

分析人士認為,美歐雙方就軍費開支等問題的一系列分歧可能動搖美歐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降低互信;但也要看到,這些矛盾依然屬於西方陣營「內部問題」,雙方合作有歷史傳統、共同價值、利益勾連,難以輕易割裂。


美國喊「錢」 歐洲喊「團結」

11日抵達布魯塞爾後,特朗普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共見記者時「直言不諱」表示,他對北約盟國的批評已讓這些國家大幅提高了防務開支,但這些增長仍不夠,美國付出仍然太多、其他國家付出仍然太少。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預計北約峰會上各方會就防務開支展開「開放且直率」的討論。

其實,就在啟程前往布魯塞爾前,特朗普還屢屢就防務開支向盟國發難。他說,美國對北約貢獻良多,承擔了至少70%的開支,而歐洲國家付出太少,自己此次將和這些國家「商量出解決辦法」。

特朗普給出的標準是:到2024年,各國防務開支要佔到本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但到目前為止,29個北約國家中,包括美國在內只有5個國家達到這個標準。

2017年5月2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在北約新總部大樓交接儀式上講話。

在峰會開始前,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對特朗普的批評進行了回擊。他說,美國沒有比歐洲更好的盟友,金錢很重要,但真正的團結更為重要。

「交鋒」在所難免 重點看誰讓步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盟研究會副會長丁純認為,特朗普上台後一系列「退群」行動、催要北約「保護費」、與俄羅斯走近等,都在威脅動搖二戰後以美歐合作為基礎建立的國際秩序。

他認為,這種個人意志的「不可預測性」可能影響長期戰略目標,動搖美歐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降低雙方之間互信。

但總的來說,美歐矛盾仍只是西方陣營「內部問題」,並未實質性改變、顛覆美歐關係基本格局。

至於雙方在此次北約峰會期間可能的「交鋒」,無非也是權衡利弊,看誰在哪方面多做點讓步。

一個「甩包袱」 一個要獨立

跨大西洋關係是戰後數十年來美歐雙方竭力維護的外交支柱。然而,這一屆美國政府似乎不太認這個理,總是高呼美國如何為盟國犧牲,做足「甩包袱」的姿態。

而對歐洲而言,美方一系列「反建制」的舉措,正逐步蠶食西方價值觀或意識形態,歐洲也不得不更為頻繁、更為大聲地喊出「歐洲不靠美國、獨立行走」的口號。

可以預料,這一屆北約峰會,除了是美歐雙方就防務開支爭吵的舞台,更將是兩種不同觀點交鋒的戰場。

背景鏈接

2017年3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左)舉行會談。新華社/法新

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已多次在防務開支上對北約盟國施壓。

美國媒體《紐約時報》7月2日報道說,特朗普6月曾給德國、比利時、挪威、加拿大等北約國家領導人寫信,促其增加防務開支。他在信中威脅說,如果各國仍不行動,美國或將考慮收縮其在全球的軍力部署以作為「回應」。

據報道,特朗普給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信件語氣尤為嚴厲。他指責德國自己沒達到防務開支佔GDP2%的標準,損害了北約安全,給其他國家「帶了個壞頭」。

2014年,北約成員國在威爾士峰會上同意停止削減並逐步增加防務開支,在10年內達到GDP佔比2%的指標。

-END-

文字:沈敏 朱東陽 劉晨 馮玉婧

編輯:王豐豐 孫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暑期出境游避險指南
機不可失!救援隊開始救泰國受困少年足球隊出洞 最快11小時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