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安全感不夠的人,千萬別錯過這篇文章

安全感不夠的人,千萬別錯過這篇文章

《真相》

by 潘升

如果你害怕深淵

那就鼓起勇氣去凝望

當你看清楚的那一刻

你便不再恐懼

歡迎再一次來到冷愛原創專欄,本文是【情緒專題系列】的第7篇。

自情緒的產生、發展以及如何穩定情緒之後,我們對內疚、後悔、憤怒、焦慮這4個情緒展開了討論(點擊藍色字體可跳轉)。

今天,繼續深入解析一種特別的情緒:恐懼。

我們為什麼會恐懼?

文章開頭的這首小詩是我寫的,主題就是恐懼。

這種情緒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

小時候,我在一個農村的小鎮讀完了小學與初中。在那個地方有很多關於恐懼的回憶,令我終身難忘。

例如,校園凌霸事件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初中,層出不窮。

在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我走在路上,兩個高年級的學生忽然把我攔下來勒索財物;然後和幾個小夥伴相約去爬山,在山腳下又遇到了這兩個學生來欺負我們。

而此事過後,我的小夥伴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哥哥,然後他哥哥就來到我們學校當眾把那兩個人叫出來暴打了一頓。

無論是最初被欺負,還是後來那個哥哥來學校報復,這整個過程都讓少年的我感到非常恐懼。

自此之後,那個同學的哥哥替他立威了,於是他就開始欺負別人。

這樣的行為想來也很難受,也許每一個施暴的人,都可能曾經是暴力的受害者,否則他不會學到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的模板。

後來,我離開了那個小鎮,考上了我們那裡最好的高中之一,在那裡我終於擺脫了暴力的環境。

那是一個全寄宿制的學校,而且管理很嚴格,但是我一點都不反感,感覺校園生活很幸福。

而我感到幸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發現這個學校的老師從來都不打學生。

這簡直令我無法置信,在那之前的人生,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所有的老師都使用暴力,輕則體罰,重則直接暴打。

我到現在都記得那種剛剛讀高中的感覺,那種住到宿舍里,終於完全幸福與安全的感覺。

第一次,我徹底獲得了安全感,因為我終於擁有了免於恐懼的自由和權利。

以上是我的個人成長經歷中與恐懼有關的最初記憶,以及它最終消失的歷程。

我也曾經問過我的粉絲們,在親密關係中,哪些時刻會感到恐懼?

我收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不愛我」或者「離開我」、「遇到暴力」或者是「遇到脅迫」,「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以及「父母吵架」等等……

其實這些時刻,跟我感到恐懼的時刻是類似的,因為恐懼就是來自於不安全。

一個人的安全感,來源於這個人的能力是否能夠應對需要解決的事件。

如果可以應對的話,就不會感到害怕。但是當超出應對能力的時候,往往就會感到不安全,然後就會感到恐懼。

例如,「父母吵架」令孩子恐懼的過程就是這樣的。

孩子依戀於父母,所以當孩子看到父母吵架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是一件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件,所以就沒有安全感,進而感到恐懼。

雖然這個感覺是不健康的,但是作為孩子是不知道的。

也正因為家庭暴力是具備傳播性的(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暴力是會互相學習和感染的),在情感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家庭暴力的例子,其實這些家暴的案例就是這樣傳染的。

通常使用暴力的人,都是曾經被家暴的人。

這種人,他們的內在是不安全的,甚至是充滿了恐懼的。

所以當他們在語言或其他方面上被碾壓的時候,他們因為內在感到恐懼,並感到生氣,於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則是選擇用自己的憤怒甚至訴諸暴力,去掩蓋自己的脆弱。

這些暴力不僅傷害了家人,也傷害了自己。因為在這樣的家庭里,所有人都沒有安全感,深陷於恐懼之中。

恐懼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上面講的是恐懼來自於不安全,對於這種恐懼,我可以送給你一個隱喻。

有些人在洗澡的時候會感到害怕,尤其是閉上眼睛,而水流不斷接觸身體的時候。

我個人的經驗是,這時候睜開眼睛看見四周,你就不害怕了。

其實,任何一種恐懼都是如此,我們恐懼是因為我們看不見。

而當我們睜開眼睛看見、用勇氣迎接挑戰的時候,我們就不再恐懼了。

所以,從積極面來說,恐懼也是一種不斷讓我們前進的力量,因為每一次恐懼都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力量的真實邊界在哪裡。

而當你可以跨越這次新的挑戰,就代表你的能力又得到了新的提升和成長。

這就是恐懼對我們的積極影響。

舉例來說,我就曾經因為這種恐懼的積極影響而受益。

以前,我很害怕衝突,很害怕讓別人不高興,所以很害怕對別人說「不」。

前幾年,有個朋友新店開業,他知道我是作家,就希望我給他寫一篇文章。

而我其實並不是很想寫,但因為大家都是好朋友,我害怕他會因為我的拒絕而不高興,因此傷害我們的關係,於是就勉強答應下來。

當然,可以預見的事情是,因為不情願,所以拖延了很久。

當他再次來問我是否已經完成文章的時候,我就隨便寫了一篇應付過去了,其實這種應付使得彼此都不高興。

所以,自從那次之後我就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

當任何人詢問我能否做一件事,我不願意的話,我就拒絕。

因為那次害怕的經歷,讓我知道了我能力的邊界在哪裡。

這個過程是很難的,因為我會擔心別人不再愛我,不再喜歡我。

但是再困難,我也要學會覺察這種害怕,因為這樣我可以拒絕進一步對彼此的傷害。

當然,恐懼也不都是積極的。

有一個概念叫做「反脆弱」,也就是那些打不死我們的,會讓我們更堅強;那些無法摧毀我們的,會讓我們更強大。

但是,如果持續的恐懼是會傷害我們的。

假設,我們一直不能夠迎接挑戰,不能夠面對恐懼,於是我們將會長期處在恐懼的壓力之下,既沒有面對它,也沒有找到有效方法讓自己免於恐懼,那這樣的情緒就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論是一直處在害怕一個人,還是害怕一件事當中,這種壓力可能在一開始就只是個小傷害,然而慢慢地會最終造成大的傷害。

如果累積達到讓你無法承受的地步,你就會進入到一個很不健康的狀態中,你會被這個恐懼摧毀,人的情緒就會爆炸。

所以我的經驗是,雖然適當的恐懼讓我們清楚邊界和能力,但是長期的持續的恐懼會壓垮我們。

就像一次家暴,我們可以去解決;但是長期生活在家暴影響下的人們,會最終被壓垮。

以上我們分析了恐懼的來源和影響,接下來,我們分享一下怎樣面對和處理恐懼。

恐懼的時候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覺察到情緒。

我們要意識到情緒的存在,要知道自己在恐懼當中。

其次,我們要接受。

恐懼情緒是一個人在生存的狀態中的正常反應。

然後,我們要分辨。

自己的情緒是否在正常的軌道上,還是已經偏離?

因為恐懼的情緒很難單一存在,這裡面可能還混雜著其他的情緒。

最後,我們要在理解它的基礎上,把它表達出來。

而做到表達之後,我們則會面對它,並再考慮如何處理它,而有的時候則是不需要處理的。

有時候,我們發現自己的恐懼情緒已經不適當,已經分辨出來是偏離了。

那麼,我們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你轉化恐懼這種情緒:

1、與人連接。

和一個很好的朋友聊天,把恐懼的感受表達出來。

2、放鬆身心。

用一個可以讓自己身體放鬆的方法,來讓自己可以面對,身體的放鬆會更容易讓自己的情緒得到釋放。

例如積極的運動、深度的按摩等等。

3、自我觀察。

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沒有深入理解的時候,我們都是處於逃避的狀態,我們會選擇用防禦的情緒來把真實情緒壓制下去。

如果我們可以體會和觀察情緒,它就會和我們的經驗聯繫起來,從而去分辨哪些情緒是健康的,哪些情緒是不健康的。

其實恐懼這種情緒本身不存在好與壞,只有適當與否。

如果是一個小小的問題都會讓人很恐懼的話,那這個恐懼就是不正常的,這可能是把很多情緒都放在了一個很小的事情當中了。

所以對此,用一小段時間去面對並將它調整到正常態,並且明白情緒是自己的一部分,最後再把它表達出來就好了。

很多恐懼情緒的背後,連帶其他的情緒。比如:

「我害怕是因為我感到不公平。」

「我害怕是因為我感到不安全。」

「我害怕是因為我感到悲哀。」

「我害怕是因為我有憤怒在裡面。」

……

所以說,情緒是很難單一存在的。

而當我們發現這個情緒是不適當的,那麼它就是需要被轉化的。而這種轉化,第一步是覺察它,第二步是接受它,第三步是分辨它,第四步是表達它。

這就是我們能夠真正處理不恰當情緒的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我們要接受情緒,學會面對。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從今往後可以直面恐懼。也希望你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感謝你,下次再見。

原題:《情緒專題七:恐懼》

原創:潘升

督導:陳俊雄(Albert Chan) // 美國婚姻家庭治療協會(AAMFT)認證督導,曾師從情緒聚焦療法(EFT)創始人萊斯利·格林伯格(Leslie Greenberg)

插畫|申鎮,花鎮情感視覺設計師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花鎮」許可,不得用作商業用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愛 的精彩文章:

想讓關係更親密,你要學會的3種溝通方式
我們結婚了,他父母還給他安排相親!

TAG:冷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