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專家盤點俄軍在敘作戰收穫:戰法試驗場+將領集訓班

專家盤點俄軍在敘作戰收穫:戰法試驗場+將領集訓班

原標題:專家盤點俄軍在敘作戰收穫:戰法試驗場+將領集訓班


隨著極端組織武裝式微、敘政府軍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權,以俄羅斯航空部隊為核心的駐敘俄軍開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看來也開始走向尾聲。自2015年發動出兵敘利亞的行動以來,俄軍既以小規模航空兵混成集群和地面特種部隊分隊相組合的方式,以相對小的代價支援了敘利亞政府軍的行動,實現了自身在敘利亞的地緣政治目標;同時,也在頻繁的戰場實踐中收穫了在現代戰場條件下運用航空兵的豐富經驗,使俄軍一線將領和部隊得到了廣泛的鍛煉。


蘇-34戰鬥轟炸機正在從赫梅米姆基地起飛


那麼,俄羅斯自己是如何認知其在敘利亞戰場的經驗的呢?近期,美軍智庫就發布了一篇從俄羅斯的「內部視角」觀察俄軍在敘行動的報告,提出了若干具有參考價值的觀點。


近日,美國海軍研究中心發布了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研究員安東·拉夫羅夫撰寫的題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空中戰役》的報告,從戰事進程、兵力運用和戰法戰術等角度盤點了俄軍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的特點。


報告認為,對俄軍來說,在2015年開始的這次規模並不算大的軍事行動,實際上為俄軍提供了檢驗空天軍「新面貌」改革的成果,以及磨合適應大量的新列裝裝備的寶貴契機。

文章稱,在兩次車臣戰爭和2008年俄格戰爭中,俄航空兵部隊暴露出戰法僵化陳舊,武器過時落後和部隊編成結構不適應現代局部戰爭要求等缺陷。



資料圖:駐敘俄軍的蘇-34戰鬥轟炸機


因此,在2008年開始的「新面貌」改革中,俄軍將空軍/航空兵部隊的轉型和換裝視為「優先事項」。在改革中,俄軍將其航空兵、防空兵和太空反導部隊合併組建出新的空天軍,同時在航空兵部隊中推廣以空防基地為基本戰役-戰術兵團的編成結構。在裝備方面,俄空天軍則列裝了超過350架新型作戰飛機、約1000架各型直升機和數百套防空系統。因此,在出兵敘利亞以前,俄空天軍已經悄然轉型成為一支結構和裝備都頗為新銳的作戰力量。


然而,改革轉型也給俄空天軍帶來一系列新問題。由於其部隊轉型的指導思想並非依據俄軍自身經驗產生,在改革進程中也缺乏實戰的檢驗,因此俄軍在結構和戰法上的轉型是否能夠適應作戰需求,在當時還有很大的未知數。同時,由於此前俄軍遂行的高技術作戰較少,因而對近年快速發展的精確制導武器、電子戰系統與無人機等新質作戰力量的運用也缺乏了解。

此外,俄空天軍龐大的兵力結構以及漸進的換裝進程,使其航空兵部隊長期處於多種新老裝備型號混編的狀態。對新裝備的磨合適應,以及對老舊裝備在現代戰場中的潛力的挖掘,也對俄軍提出嚴峻挑戰。(參考消息網)



駐敘俄軍裝備的蘇-25攻擊機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時報排頭兵 的精彩文章:

俄媒:俄正測試可「殺回馬槍」的機載制導炸彈
超音速和亞音速:兩種戰機進氣道有何區別?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