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景古詩文積累及應用

寫景古詩文積累及應用

寫景古詩文積累及應用

一、名句積累

山: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蘇軾《望湖樓醉書》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杜牧《山行》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看高低各不同。

蘇軾《題西林壁》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山外青山樓外樓。

林升《題臨安邸》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

水: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暝》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水光瀲灧liàn yàn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落霞與孤鶩wù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范仲淹《蘇幕遮》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離思》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花草: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晏殊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黃巢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

楊柳枝詞白居易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唐 杜甫

雲雨: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王維《終南別業原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杜甫《望岳》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杜甫《春夜喜雨》

建築: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名園一自邀游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紅樓夢》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馬致遠《秋思》

思考:

每句詩的意思是什麼?可用在什麼樣景色中?

二、寫景詩詞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

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腳,早有蜻蜓立上頭。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竹清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松樹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敕勒歌草

北朝民歌

敕chì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大觀園

曹雪芹《紅樓夢》

銜xián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思考:

這些古詩描繪的是什麼樣的景觀?

三、寫景古文名篇欣賞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岩迭嶂diézhàng,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yù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yǎ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shù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鳴,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沾衣裳chang」。

與朱元思書

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īng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ān飛戾l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kē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桃花源記(片段)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銳大作文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張銳大作文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