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疑難罕見腦血管病診治論壇

疑難罕見腦血管病診治論壇

中國卒中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2018(CSA&TISC2018)於6月29日-7月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疑難罕見腦血管病診治論壇是今年的熱點論壇之一,全場座無虛席,連會場外的屏幕前也圍滿了求知若渴的參會醫生。專家大咖們深入剖析了多種疑難罕見腦血管病的病例並分享了相關臨床診治經驗,現場氣氛異常火爆。在此我們精選了一部分精彩內容與大家分享。

遺傳代謝病相關腦血管病

(趙玉英教授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

遺傳代謝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s)是神經內科的少見病種之一,是對遺傳性生化代謝缺陷病的總稱,是指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所必須的某些多肽或蛋白構成的酶、受體或跨膜轉運載體及其輔因子發生遺傳缺陷而導致的疾病。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的趙玉英教授為我們分享了一些遺傳代謝病相關的腦血管病病例。

Pompe病及病例分享

Pompe病,即糖原累積病Ⅱ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Ⅱ),亦稱酸性麥芽糖酶缺陷病,是由於編碼酸性α一糖苷酶(acid α glucosidase,GAA;即酸性麥芽糖酶)的基因缺陷所致,因GAA活性降低導致溶酶體內的糖原分解障礙並沉積於以心肌、肝臟和骨骼肌為主的組織器官中,從而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根據發病年齡、受累器官和病情進展情況的不同,該病臨床可分為嬰兒型和晚髮型兩大類。趙教授指出,青年卒中患者,伴有肢帶肌無力或高肌酸激酶血症時,要考慮晚髮型Pompe病的可能。

所示病例中患者為26歲女性,頭暈、行走不穩,伴飲水嗆咳及左上肢麻木無力15天。行顱腦影像學檢查發現,腦橋陳舊性出血,側腦室周圍及腦深部白質多發缺血變性灶,顱腦CT血管成像(CTA)顯示有多處動脈串珠樣狹窄。

患者哥哥自幼體質較弱,經常腹瀉,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14歲時「扭傷後」出現脊柱側彎,半年前有發作性眩暈及行走不穩。顱腦影像學檢查顯示左側小腦梗死,側腦室周圍及腦深部白質多發缺血變性灶,顱腦CTA顯示腦動脈多處狹窄與後循環系統多發動脈瘤。

該患者強直脊柱、中軸肌萎縮,患者哥哥脊柱側彎。

患者全血白細胞GAA酶活性測定結果為每毫克蛋白0.36 nmol/h;患者哥哥皮膚成纖維細胞GAA酶活性測定結果為每毫克蛋白0.4 nmol/h,均明顯低於正常值。GAA基因檢測結果發現,這兩例患者的GAA第9號外顯子均存在自1388位點19個鹼基的雜合缺失突變。

根據這兩例患者的臨床表現、骨骼肌病理和GAA活性測定結果,最終診斷為晚髮型Pompe病。

Danon病及病例分享

Danon病最初由Danon在1981年描述為伴有GAA酶活性正常的溶酶體糖原貯積病,為X連鎖顯性遺傳性空泡性心肌病和骨骼肌病:

致病基因位於Xq24,編碼溶酶體相關膜蛋白(LAMP-2)。

特徵性臨床表現:近端骨骼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智能發育遲滯三聯征。

病理特徵:空泡性肌病,為具有獨特肌膜特徵和乙醯膽鹼酯酶(AchE)活性的自噬性空泡,伴糖原累積,但GAA活性正常。

動脈的中層平滑肌也存在空泡變性及過度自噬,導致平滑肌細胞增殖、動脈中層增厚,動脈狹窄,會導致缺血性卒中、心肌缺血和腎臟損害等。

病例來源於2018年Sci Rep.等人的文獻報告,2例患者為母子關係,母親在47歲時出現發作性左側肢體癱瘓,顱腦MRA示多動脈狹窄,無常見CVD高危因素,查體發現肥厚性心肌病,未再深究。50歲時,其16歲兒子因智能減退、肌無力及肥厚性心肌病診斷Danon病。Danon病母子死後屍檢發現腦動脈、冠狀動脈及腎小球動脈的中層增厚、平滑肌細胞增生。作者在Danon小鼠中發現了同樣的改變,Danon病可以出現年齡依賴性的動脈中層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和肥厚。

最後,趙教授指出,臨床實踐中對不明原因卒中人群要特別留意一些細節,包括一些特殊的體貌體味、血脂、乳酸、血尿酸、有無伴隨疾病、近親婚育史及家族史等,要考慮到患IEMs的可能性,包括Pompe病、Danon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類脂蛋白沉積症、卟啉病等。

中國卒中學會學術年會(CSA)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TIS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三種食物會讓血管慢慢變「窄」,你已經吃了不少
血管堵了別發愁,多吃這幾種食物,血管垃圾排乾淨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