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地藏經》大意(9)

「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地藏經》大意(9)

下面我們看到法會雲集的大眾:

【娑婆世界。】

這句話是指我們的大千世界,不是指這一個地球,也不止一個單位世界,單位世界我們講太陽系或者講銀河系,這是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區,他教化的區域。過去許多人都以為經上講的『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這個大千世界,大概是說的我們今天天文學家所講的銀河系,多半都是這個看法。可是我們看到《無量壽經》註解後面,有一篇文章附錄在後面,是黃念祖老居士寫的,他老人家的看法,認為我們今天所講的銀河系只是一個單位世界,就是我們經上講的「一四天下」,是一個單位世界。假如真的銀河系是個單位世界,大千世界有多少個單位世界?我們依照佛經的說明,至少有十億個單位世界,那這個範圍就太大了。今天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還沒有看到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娑婆世界。像這樣的大千世界在太虛空裡面是無量無邊。

【及他方國土。】

就是指其他諸佛的教區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經,是圓教一乘經典,圓中之圓,上自諸佛如來,下至天龍鬼神、惡道眾生,這跟《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有什麼兩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全都包括盡了。一切諸佛如來到了忉利天宮。

【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

顯示這個法會是平等法,跟《無量壽經》完全相同,是平等法門。『天龍鬼神』,這個「天」是指天神,「龍」是畜生,「鬼」這是代表三惡道。這樣一看豈不是十法界統統包括了,上從諸佛,下至地獄眾生,統統包括盡了。所以這個經是圓中之圓,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下面這是舉例,從四天王天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把欲界、色界、無色界全部都包括了,這個不要細說。除此之外還有諸神眾,在三十一面,大家細細看看。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

這樣一句就把盡虛空遍法界統統包括盡了。

【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下面所講的這些是神,神眾無量無邊,只不過是舉幾個例子來做代表而已。『海神、江神、河神』都是屬於水神,我們中國人稱作龍王。比如海島對外的交通在過去唯一的就是船舶,船行在大海當中,非常危險,所以求龍王來保佑,大家拜的媽祖,媽祖就是海龍王,是屬於海神。像長江、黃河這有江神,再小一點有河神。所以要認識媽祖是龍王,是水神,是大者。下面有『樹神』、有『山神』、有『地神』,地神就是城隍、土地,這都是屬於地神。我們在經典裡面所看到的餓鬼道、鬼神道裡面的社會,與我們人間相彷彿,閻羅王就好比是個國家的總統,城隍就好比縣市長,土地就好比是鄉長、里長,是鬼神之小者,管這一個村,管這一個里,那就是土地公。這些神,人在生前有這些習氣,這些氣分,也修一點福德,這都是福德神,死了以後就去當神去了。神是鬼道裡面有身分、有地位,生活環境過得比較好一點的,我們一般叫他多財鬼。鬼有三種,有多財、有少財、有沒有財的,這無財鬼,那就很苦了。這是生前修的有一點福報,死了以後到鬼道裡頭去做鬼神去了。這一些習氣不能有。

像底下有『草木神』,《戒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是樹木的高度超過一個人以上的都有鬼神,有樹神。是因為靈鬼他住在這個地方,依樹木而居住,那就是他的家,不是他成精了,不是的,依附草木。愈是大的樹木,年代久的,依附的精靈愈多。至於草本的花草,那多半都是有一些人非常喜愛的,你生前非常喜愛玫瑰花,死了以後你還是離不開玫瑰花,就當玫瑰花神。喜歡什麼就會變什麼神,這個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大家不要有愛好、不要有嗜好,有嗜好就很麻煩。讀書人喜歡書,死了以後變書神,書神是什麼?書蟲、蛀蟲,牠離不開,這個麻煩!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切萬緣要放下,決定沒有留戀,來生不要去惹這些麻煩。這個地方我只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底下是講的鬼道,全是講的鬼王。這些鬼王,剛才說過了,餓鬼道裡面有福德的,在餓鬼道裡面他有職務,他也管某一部門之事。但是諸位要曉得,鬼能不能禍福人?不能夠。而人之造作善惡,他來處分,是這個意思。就好像我們今天的政府,政府警察,這是執法的人,他能不能賞賜我們?能不能懲罰我們?那不能。我們做好事,他來褒揚;我們做惡事,他來懲罰;我們善惡事都不做,他對我們一點能力都沒有。鬼神亦復如是。所以你不要怕鬼、怕神,只有你自己做了虧心事,你才怕他,世間人做了虧心事怕刑警,你不做虧心事,你怕他幹什麼?鬼神比刑警還要厲害,刑警還可以欺騙他,鬼神沒有辦法欺騙,他有小神通,欺騙不了他,這個是要知道的。

下面這一行經文很重要,這是釋迦牟尼佛問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是菩薩當中智慧第一,曾經是過去七尊佛的老師,顯示他智慧的圓滿。這問文殊菩薩,你看看今天來參加法會的人數,從一切諸佛菩薩一直到天龍鬼神,娑婆世界、他方世界,今天來集會的人數有多少你知不知道?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佛曾經有比喻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那沒法子計算的。今天忉利天宮所集會的人數,絕不亞於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忉利天宮有這麼多人,是十方的人統統到忉利天宮來了。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千劫』是時間之長,來計算,沒有辦法算得出來。為什麼?虛空法界可以說統統都道盡了,顯示出這個法門的圓滿,法門的稱性,是究竟圓滿的性德,才有這個現象。如果不是究竟圓滿的性德,絕對沒有這個現象。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看,這個經的內容確確實實超過了《華嚴》、超過了《法華》。這是看經不能不留意的地方。如果從這些地方疏忽,含糊籠統看過,這裡面的經的好處、利益你決定得不到,你沒有看出它的門道。不但文殊師利不知道出席的大眾數字,佛也說: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當然,佛哪有不知道?佛這個說法是說客氣話,也顯示出這是事實。佛雖然知道,也沒法子說出,說出來我們也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懂?不是我們的境界。

——文據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凈空法師《地藏經》大意講座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地藏經》大意(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楞嚴經》參習(160)
「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地藏經》大意(4)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