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見識別樣的醫院別樣的就診

見識別樣的醫院別樣的就診

見識,讓你有比較;比較,讓你分優差。

1、

在國內,我最怕去的地方是醫院。這不僅是因為去醫院,意味著你身體抱恙,更因為那個地方人滿為患。即便一點點小小的不適,只要去一次醫院,就要花去你半天或一天的時間,而且你必須在嘈雜的人群中排無數次長長的隊伍,才能完成從挂號、就診、檢查、付費、配藥等一系列事情。

相信國人都有這個體會。

所以,我體檢報告上註明要隨訪的項目,也常常是視若無睹,從來沒有去醫院複查過。也許我這樣做不是明智之舉,可我實在不願意在醫院裡繁瑣地在人群中跑來跑去做各種檢查。

我始終覺得,在那樣的環境中,無病之人都會讓你覺得待不下去,何況是身患疾病的人,身在其中真的是一種煎熬。

記得四月份我與朋友陪同一個人檢查腿部是否骨折。患者先去了急診,醫生看過以後讓去放射科拍片子,拍完片子回到急診部等待片子傳過來。片子看過以後,醫生又讓去做CT,於是再一次來到放射科。好在是急診,由護工陪護去做檢查,所以有優先的待遇,不用排隊。

可就是這樣來回兩次檢查,我與朋友在等待過程中都感到壓抑、胸悶,忍不住跑到門診大廳的通風口去站著。

因為在那放射科的走廊里,站的站,坐的坐,擠滿了人。也不知是不是都是患者。四月的天氣,醫院還沒有開放空調,狹窄的走廊里充溢著令人窒息的氣味,讓人感到呼吸都不夠通暢。

不誇張的說,這樣的環境里呆上一天,沒病也要憋出病來了。

2、

7月2日那天,我家禾寶上嘴唇有一個類似潰瘍的白點,可能是疼痛的關係,她吃飯時顯得很不耐煩,飯量也減少了。原本晚上自己躺在小床上,吸個奶嘴就慢慢睡著了,可是那天奶嘴也不願意吸了,自然睡眠也收到了影響。

媳婦詢問了一下禾寶的家庭保健醫生,保健醫生看了以後,初步認定是潰瘍,建議去醫院看看。

第二天,媳婦帶禾寶去醫院,我一同前往。

汽車行駛十多分鐘,媳婦把車停在了馬路邊的一個停車場里,下車後用兒童車推著禾寶來到路邊的幾幢樓前。

我詢問媳婦,才得知這就是醫院。

醫院是開放式的,沒有圍牆沒有大門,我連醫院的牌子也沒見到,更沒有看到安保。

走進醫院的其中一棟樓,靜悄悄的,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位於我左側的一個櫥櫃,裡面放置著各種出售的飲料。看我們在尋找電梯,有一個清潔工模樣的男子就熱情地上前告訴我們,其中一邊的電梯壞了,讓我們換乘另一邊的電梯上樓。

上樓後領號挂號,前面只有一人,也許是我們去的比較早,病人不多。

掛完號,就去兒科看病。走廊里有三三兩兩的人,都是母親或父親帶著孩子,但是過道里依舊靜靜的,牆上與周邊的一些布置,很兒童化。

就診前先要預檢,護士幫著測測體溫,稱稱體重,詢問孩子的一些情況,然後就到休息室去候診。

孩子的休息室里,沿牆邊圍著一圈大椅子,是共父母坐的;屋子中央放著一些小桌子、小椅子,是共孩子坐的。除此以外,一面牆上嵌著一個小電視機,正播放著動畫片。而屋子裡面,散落擺放著各種玩具,供候診的孩子玩耍。

禾寶在媽媽的陪伴下,一會兒抬頭看看電視,一會兒玩玩玩具。在這樣陌生的環境里,一點也不感到緊張,害怕、煩躁。

看病的醫生會來休息室叫號,隨後病人跟隨醫生去診療室。

3、

如果說起去醫院看病的流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在國內,我可以這麼說,無論什麼病,無論什麼科室,過程大致是相同的。當你剛坐下把病歷遞到醫生跟前,還沒有把自己的不適、癥狀講述完畢,醫生就說,去做個檢查吧。

接下來,就給你開出幾張檢查的單子,一般很少有隻給開一張單子的。檢查的項目包括:驗血、B超、尿檢、心電圖、拍片、CT、核磁共振……諸如此類,一大堆。

有時,覺得自己就是有點感冒,醫生給配點葯就完了。可是,不行!要配藥,先檢查。

於是,你必須拿著一張張單子到各個科室去做檢查,而所有的病人幾乎都是這樣,所以每個檢查的地方都排著長隊,你需耐心等待。

幾個長隊排下來,病還未看好,半天時間卻過去了。這看病的過程就是醫療儀器檢查的過程。

醫生呢,就根據儀器檢查的指標數據給你判定病情,開出藥方,做出診斷。

那天給禾寶看病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醫生,我們跟隨她來到就診室,裡面陳設簡單,除了一張桌子,三把椅子(女醫生坐一把,桌子對面兩把,應該是病人坐的吧。),右邊靠牆有一個櫥櫃,近門口靠牆放著一個就醫看診檢查的簡易床,桌邊一個垃圾桶。

進門以後,先是醫生與媳婦一通對話,法語我自然聽不懂,但是我能理解那是醫生在詢問禾寶情況,媳婦在講述禾寶的病症。完了以後,醫生就起身給禾寶檢查。

我突然感覺,法國醫生看病似乎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樣子,我記憶中自己小時候看病就是這樣的:醫生拿著一個聽筒聽診,取一個舌板壓住舌頭看看口腔、看看舌苔;再用一個小手電筒看看耳朵。這些完了以後,讓禾寶躺在床上,用手慢慢按壓腹部,看看孩子的反應。

任何靠儀器檢查的項目一個都不做,醫生開始開處方,然後就完事了。當然,禾寶這次只是口腔潰瘍。可你不知道的是,前些日子,禾寶在托幼所感染了兩個病毒疹子,醫生除了讓禾寶在有燒時吃點退燒藥,竟然什麼葯也沒用,而是靠她自身的抗疫能力,等著疹子慢慢退去。

我們走出醫院時,我覺得這樣看病真是太簡單了。讓人感覺這醫生看病是不是不走心?

媳婦說:這裡的醫生「心都挺大的」,一般的病症他們都說沒事的,有時配些葯,有時連葯都不配。禾寶從小到大,除了剛出生時手指滴血查驗過一次血常規,平時看病都是什麼也不驗的。感冒發燒也就吃點退燒藥,其它一些小毛小病不是靠物理治療,就是全憑孩子自己的抵抗力挨過去。

而且這裡的醫院都不管配藥,看完病,我們拿著醫生開的處方要去外面的藥店配藥。這裡的藥店店員都是藥劑師,不像我們那裡的大藥房,好多都是臨時聘用的退休、下崗人員。藥劑師懂得一些病理知識,即便你不去醫院看病,身患微恙去買個葯,不明白也可諮詢。

陪同禾寶去了一次醫院,讓我深切感受到這裡的醫院布置上非常人性化,給兒童一個舒適、放鬆的環境,就診時注重與病人溝通,而不是一味地靠儀器檢查,在用藥上謹慎不濫,注重人體自身免疫力的提升。

總之,與國內,與我曾經見識過的市區、鄉鎮醫院相比,大相徑庭。

雖說我們中國人多,但是醫院嘈雜如菜市場的局面真希望日後有所改觀。

用我筆,寫我心。

作者簡介:雲舒丫丫,60後退休教師,奶奶級寫手一枚。書寫生活中的人事,講述幻想中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客夢 的精彩文章:

TAG:紅塵客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