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約往事:「軍事申根區」和黑歷史

北約往事:「軍事申根區」和黑歷史

Hitler Chief of Staff Adolf Heusinger served as Chairman of the NATO Military Committee from 1961 to 1964. .

北約領導人「無邊界」歐洲,速食麵對俄羅斯進攻可以快速調動坦克和部隊

北約領導人周三(7月11日)將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討論安全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去。他們主要討論面對俄羅斯進攻如何快速調動坦克和部隊,以及北約成員國分擔北約軍費的問題。

特朗普抱怨歐洲成員國出錢太少,可能就美國的跟班英國投入的國防費用達到了佔GDP2%的標準。

另外,據料北約領導人還會簽署一個「流動承諾」文件,方便軍隊調動。目前要在歐洲陸地調動軍隊需要40天時間才能得到許可。新建議旨在讓北約成員國把這個過程減少到5天

北約27個成員國當中渲染俄羅斯威脅,要求美軍更多介入的,主要是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這次愛沙尼亞國防部長尤里?盧伊克(Juri Luik)說,如果是提前計劃好的訓練演習,取得許可不是問題。但是程序延誤會嚴重影響北約面對真實危機作出反應,例如在歐洲遇到俄羅斯入侵的情況下。

這位波羅的海國家的國防部長說,希望能夠簽訂一個機動性承諾,在危急時刻這很重要。

面對俄羅斯進攻可以快速調動坦克和部隊

荷蘭的女防長則乾脆建議成立「軍事申根區」,也就是在北約成員國調動軍隊不必經過申請手續,隨意調動軍隊。

但明白人一看,這種做法的含義早就超出了防務,能夠影響主權國家政治了。

這有點像冷戰期間的「勃列日涅夫主義」,即華約國家為了保證意識形態和集體安全,可以出兵干涉集團其他成員國。

軍事申根區如果建成了,北約,其實也就是美國,可以隨意調動軍隊去不聽話的北約成員國,干涉那裡的政治,比如對眼下不太聽話的匈牙利等國。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華約組織」隨之解散,但華約的軍事對立集團北約仍然存在,而且不斷東擴,逼近了俄羅斯邊界。

雖然如此,評論說,即使俄羅斯部隊撤出東歐,但北約歐洲部隊面對俄羅斯陸軍裝甲部隊,仍然不堪一擊,因為俄羅斯在部隊人數,裝甲(阿馬塔坦克),導彈,電磁武器等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

下面順帶揭點北約的黑歷史:

曾經擔任過希特勒總參謀長的阿道夫·豪辛格(Adoif Heusinger,1897-1982),後來擔任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

阿道夫·豪辛格自1915年加入德軍候補軍官,經歷了魏瑪時期,希特勒時期,以及後來的聯邦德國。

二戰當中1941年阿道夫·豪辛格被提升少將,1943年升中將,1944年6月起任副總參謀長,1944 年7 月一度實際主持陸軍總參謀部的工作。

他在謀殺希特勒七·二0事件中受輕傷,受牽連被捕,一度被蓋世太保短期關押。

1945至1948年阿道夫·豪辛格成為戰俘,戰爭主犯訴訟中擔當證人。

1950年起擔任聯邦政府的軍事顧問,1952年為勃蘭克部門的軍事專家,1955年以中將銜加入聯邦國防軍,1955年11月起擔任軍事領導委員會主席,1957年聯邦國防部軍隊處處長,聯邦國防軍總監,

1961年任北約駐華盛頓常務軍事委員會主席,1964年退役,後任德國基盟黨的軍事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怕麻煩的女人,大多缺少幸福感
你一輩子走不出失戀陰影,只能說你不了解什麼是失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