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對孩子的殺傷力最大,幾乎每個父母都在說
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從小到大,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或多或少地對自家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看那誰誰家的孩子……」
讓許多孩子頭疼不已,甚至會對父母心生不滿。
但其實只有當了父母的人才知道,我們也有自己的苦衷。今天,我就要用我的親身經歷,為無數父母證明!
那一天,風和日麗,春和景明,妞妞媽在小區樓下偶遇鬧鬧媽。
兩人開始相互寒暄——
「喲!妞妞媽,買菜回來啦?」
「是啊,鬧鬧媽,你也剛下班啊?」
可寒暄的話語,因為一句話,拉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帷幕——
「你們家妞妞這次考試考得怎麼樣啊?」
於是,妞妞媽率先出招,但是被鬧鬧媽輕鬆抵擋——
「我家妞妞考得挺好,雖說語文只考了98,但是數學和英語都是滿分!」
「你家妞妞考得不錯啊!」
緊接著,鬧鬧媽緊跟其後,馬上開始反擊——
「我家鬧鬧三科都是滿分,是班裡的第一名。拿回家一沓子獎狀,可是家裡的牆都貼滿了。我這正犯愁呢!」
「你家鬧鬧考得不錯啊!」
我家妞妞就是馬虎,上次市小學生圍棋比賽,就因為馬虎,只拿了第二,獎盃都不夠資格擺上我家的獎盃架。上面都是什麼鋼琴、舞蹈比賽的一等獎獎盃。」
「我家鬧鬧是男孩子,文藝點的東西他不太喜歡,沒事就愛研究機器人什麼的,前幾天,他還去參加了機器人比賽,大獲全勝。」
兩位媽媽都全力出招,希望給對方致命一擊——
「我女兒聽話懂事,每天幫我做家務!」
「我兒子獨立自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女兒唱歌好聽!」
「我兒子是他們班合唱總指揮!」
「我女兒扶老奶奶過馬路!」
「我兒子幫警察抓住了人販子!」
……
幾個回合下來,兩個人不相上下,但也都「身負重傷」,最終我們默契地決定:暫時休戰。
「還是你家鬧鬧爭氣!」
「你家妞妞懂事!」
「哈哈哈……我得回家做飯了,下次再聊!」
「好的,有空上家坐坐啊!」
回家路上,我還覺得不甘心,覺得自己沒發揮好。
「可惡!忘了跟她說妞妞當代表去敬老院的事了……」
回到家,卻看到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孩子。
我想起剛剛在小區樓下,被鬧鬧媽「碾壓」的場景,頓時忍不住開始向孩子嘮叨起來。
「你可別再看電視了,你看看樓下鬧鬧,他這次考試考了滿分。你呢?還有啊,今天的鋼琴練了嗎?人家小琳鋼琴都八級了,你得加油趕上她才行啊……」
孩子在我的嘮叨下,一臉不高興地關上了電視,回到房間去關上了門。
她的這一動作,讓我噤聲。
突然想到了之前朋友跟我說的一番話:
總誇「別人家的孩子」,留給自己孩子的其實是骨子深處的自卑。你以為自己是在用「打擊式教育」激勵孩子,其實是在打擊他的自尊心。
所謂的「打擊式教育」,只有「打擊」,沒有「教育」
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一句「別人家的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
很多一直被打擊的孩子,其實到了最後就會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既然你說我很差,那我努力還有什麼意義?不如就索性差到底!」
孩子也有自尊心,與被打擊相比,他們更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
教育的初衷,不是為了滿足大人的成就感,而應該是幫助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家有女兒奴爸爸日常寵閨女,網友:他們父女兩才是真愛啊!
※這樣愛孩子,還真是「害娃不淺」!
TAG:六一兒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