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古代「毒藥之王」,聞一下就中毒,但農民卻用它餵豬發財
我國的植被資源豐富,高山平原上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等植物數不勝數。在這其中,大部分植物都是溫和無害的,而一小部分植物,卻因為含有劇烈的有毒物質,而成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毒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一種開著黃色花朵的植物,據說神農嘗百草最後吃到的毒草就是它,因為吃了一片它的葉子斷腸而死,因此古人叫它「斷腸草」。其毒性堪比砒霜,又容易採摘,曾是古代的「毒藥之王」。
別看它的毒性很烈,它的名字卻非常美,名叫「鉤吻」。不過別被這個名字蒙蔽了,你若真的去「吻」它,那性命可能會被它「鉤走」,因為它可是一個「蛇蠍美人」。鉤吻開著形似金銀花的艷麗黃色花朵,花期在5-11月,這期間正好與金銀花的開花時間重合。有一些對它不了解的人,曾經將它誤認成金銀花摘回家煮水喝,最後導致了中毒住院,服用過量的甚至導致死亡。其實在我國古代的多部醫書典籍中對它有過詳細記載,其中《本草綱目(拾遺)》中就多次提到它。
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鉤吻)合香,焚之,令人昏迷。」焚燒鉤吻後飄出的煙霧,聞一下都會令人中毒昏迷,可見毒性之強。此外鉤吻的花粉也有毒性,建議在野外看到了不要去聞它。在現代的研究分析中發現,鉤吻之所以含有劇毒,是因為它含有多種鉤吻鹼,誤食後會破壞人體的消化、血液循環、呼吸系統。一般吃10片嫩葉就會引起比較強烈的中毒反應,所以在野外看到了別覺得它好看就去摘它,如果不小心誤食,儘快去醫院就診。
雖然鉤吻有毒,但它卻是一種中草藥,主要功效是殺蟲止癢、破積拔毒,在古代常用作外用藥,治療皮膚病、關節炎。由於鉤吻毒性大,如今用得比較少,但是在南方地區,它卻有一種特殊的用途,那就是餵養家畜、家禽。它對與豬、羊、牛、雞等動物不僅有驅蟲的功效,還可以使動物增加食慾,促使它們長膘。所以華南沿海一帶的農民非常喜愛它,在養豬場會依據一定的比例小劑量(不超過0.2%)添加鉤吻,可使動物增重率大大提高,同時節省飼料。
這種做法在古代也有,在《本草綱目》中記錄:「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者致死,而羊食其則大肥」。有不少農民因此養豬、養羊節約了不少成本,靠它發了財,因此當地農民也叫鉤吻為「豬人蔘」。朋友們,你們認識這種美麗的「鉤吻」嗎?


※它是7月野菜之王,吃葉不吃果,含鈣量遠超牛奶,少有人吃過
※這水果連皮都可以吃,比果肉更甜,維C是荔枝的5倍,北方很少見
TAG:禾木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