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領跑教育 AI 行業,你需要做對哪些事情?

專訪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領跑教育 AI 行業,你需要做對哪些事情?

雷鋒網按:春秋時期,子路和冉有向老師孔子請教,聽到正確意見後是否應該立即照辦。孔子告訴冉有可立即照辦,卻讓子路先請示一下父母。學生公西華不解,孔子解釋說,冉有為人謙讓應多加鼓勵,子路輕率剛猛需慎重行事,故對二者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然而直到今天都沒有實現。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教師資源——尤其是優秀教師資源非常稀缺。一方面,優秀教師的培養周期十分漫長,需要不斷實踐和積累經驗;另一方面,教師的時間、精力有限,再優秀的教師也無法同時對幾十名學生因材施教。

長期以來,這一直是無解的難題。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應用帶來了轉機,許多國內外企業正在嘗試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教育領域,乂學教育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教育AI不只是工具

迄今為止,國內先後已經有40多家在線教育機構宣布推出AI教育產品,其中大部分機構的產品主要集中在AI題庫、AI作業和AI測評等細分領域,沒有觸及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學。

不可否認,這些工具型的產品也很出色,它們解決了教育的便利性和可獲得性問題。以AI批改作業為例,AI可以將教師從繁重的批改任務中解放出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於教學工作。但工具型產品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師資力量不足、個性化教育缺失的問題。乂學教育不滿足於做一款工具,它有著更為宏大的願景。

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介紹,乂學教育的目標是打造一款類似IBM沃森和AlphaGo的應用,它可以模仿人類的行為特點和決策能力,替代真人教師完成個性化的教學工作。

目前,乂學教育已經將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技術應用在K12教育領域,成功開發了國內第一個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以高級演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引擎「松鼠AI」。

一套完整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系統包含測、教、學、練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個性化教學的第一步是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構建學生畫像。乂學教育的松鼠AI智適應學習系統包含一套先進的知識漏洞診斷體系,僅需通過少量試題就能快速、精準地診斷出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過去學生需要不斷「刷題」來彌補知識漏洞,這種做法無異於大海撈針,80%都是無用功。基於學生畫像,松鼠AI智適應學習系統可以精準地向學生推薦學習內容,做到哪裡不會學哪裡。

這套系統甚至還能預測學生是否有能力掌握某些知識點,以及掌握這些知識點需要多長時間,從而找出對該學生幫助最大的知識點,制定整體的學習規劃。比如一位初三學生馬上就要中考了,剩餘的時間不足以讓他掌握所有知識點。如果所有知識點都過一遍,很可能是蜻蜓點水,一個都掌握不好。這時系統就會選擇戰略性放棄,推薦學生優先學習分值高、易掌握的知識點,將分數最大化。

AI+教育 Vs 教育+AI

教育是一個深耕細作的活兒,涉及許多的點和面。

人工智慧智適應學習系統不像智能手機,拿起來摸一摸、用一用,很快就能知道它好不好。教育像投資,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看到成效,因此「小步快跑、迅速迭代」的策略對教育產品並不適用。

設計一款教育AI產品必須格外細緻,既要保證技術也要保證內容和體驗。在國外,演算法、AI引擎、教學系統和內容都是相對獨立的領域,有專門的公司在深耕。而乂學教育的產品卻涵蓋了所有這些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閉環。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把戰線拉得如此之長似乎並不明智也十分艱難。但正所謂「非常之人,方能立非常之功」,只有打破常規才能開闢新的天地。

崔煒向雷鋒網介紹,乂學教育的目標是打造一個類似iOS的生態系統。只有把所有環節都整合進生態里,才能把控每一個細節,將產品和體驗做到最好。這正是過去十年iPhone大獲成功的秘訣。

在松鼠AI智適應學習系統的眾多環節中,內容研發是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環。學生畫像再精準,學習規劃再縝密,如果沒有高質量的內容供學生學習,彌補知識薄弱環節,也無異於搭建空中樓閣。

內容研發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崔煒介紹,乂學教育光在初中產品的研發投入超過了一億元。未來乂學教育還會不斷加大投入,研髮針對小學和高中的產品,滿足所有年齡層學生的需求,形成全學科覆蓋。

教育AI領域的玩家不在少數,但大多數公司都把重心放在了技術上。它們通常是先有了AI技術——比如圖像識別技術,然後再思考如何將這項技術應用於教育場景。這是「AI+教育」的做法,只能錦上添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乂學教育的做法是『教育+AI』,即立足教育場景,瞄準個性化教育缺失和教師資源短缺兩大痛點,探索如何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解決。」崔煒對雷鋒網說道。


掘金萬億級市場

智適應教育發軔於國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崔煒回國之前也一直在國外從事相關工作,他切身感受到,人工智慧教育在西方國家起步雖早,但發展始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西方國家人口基數小,難以形成市場規模;另一方面,教育觀念的差異導致西方國家對課外補習的需求不夠剛硬。

而國內坐擁人口紅利,是人工智慧教育發展的絕佳土壤。滴滴和美團外賣的崛起就是這種人口紅利效應的最佳體現。共享出行和外賣等商業形態最初也誕生於國外,引入國內後迅速發展起來。以Uber為例,Uber進入中國前已經是一家獨角獸級別的公司了,但在國內人口紅利的「餵食」下,滴滴迅速崛起並完成反超。同樣的故事也將在教育AI領域上演。

國內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是西方國家無法比擬的。受儒家思想和科舉制度等傳統文化影響,「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在中國家長心中根深蒂固。班課填鴨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在學校「吃不飽」或「消化不了」,家長只好向各種補習班和輔導班尋求幫助。相關統計顯示,教育已經成了東方家庭除房子以外的第二大支出,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可想而知。

與打車、外賣市場不同的是,教育是一個相對碎片化的市場,很難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換言之,教育市場的競爭環境更加寬鬆,不大可能出現滴滴、美團式的燒錢大戰。

乂學教育率先打開局面後,越來越多企業嗅到商機,開始進入人工智慧教育市場。崔煒對此並不擔心,他表示,「這恰恰驗證了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中國的教育市場規模高達幾萬億,未來將誕生幾十家百億市值的公司,每個競爭者都機會。」

他以教育機構為例,中國擁有20000多家培訓機構,新東方和好未來作為兩大龍頭,只佔據了不到5%的市場份額。

因此,對於乂學教育來說,生存和發展並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它究竟能成長為一頭多大的獨角獸。


線上、線下雙重布局

經過四年的發展,乂學教育已經形成To C和To B兩大類業務,線上、線下全面覆蓋。其中To C業務包括乂學在線和線下直營;To B業務指面向全國招募合作校長,建立線下學習中心。

崔煒向雷鋒網介紹,學生通過互聯網即可學習松鼠AI的全部優質內容,與真人教師在線一對一直播互動。但他認為,學習還應該有儀式感。就像喝咖啡一樣,點咖啡外賣非常方便,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到咖啡店去喝咖啡,感受現場的氛圍。因此,除了線上產品,乂學教育松鼠AI還在全國20多個省份的100多個城市開設了700多家線下學習中心。

乂學教育松鼠AI的線下學習中心不同於一般培訓機構,它採用輕鬆、活潑又富有科技感的設計,為學生營造出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裡,學生可以從課堂嚴肅、緊張的氣氛中解脫出來,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學習。在學習中心,學生也可以面對面互相交流和幫助,還有真人老師進行耐心細緻的輔導。

松鼠AI的學習中心分直營、合作兩種模式。其中北上廣深地區採用直營模式,非北上廣深地區則採用合作的模式。

崔煒表示,松鼠AI希望通過AI解決教育的公平性問題,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純線上的產品看不見、摸不著,很難讓家長、孩子直觀感受到,如果有一家線下學習中心,就更容易贏得家長和孩子的信賴。


品牌、產品全面升級

今年6月20日,乂學教育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松鼠AI」智適應教育品牌,標誌著乂學教育的發展步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發布會上,創始人栗浩洋總結了乂學教育過去在AI智適應教育領域取得的五大成果:

一、超納米級的知識點拆分。比如,把初中的知識點從原本的5000個拆分至3萬個。在松鼠AI系統輔助之下,學生的學習就可以按圖索驥,如同使用GPS定位一樣,很容易找尋到目標。

二、對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進行拆分。乂學教育的目標是建立可定義、可測量、可傳授的學習能力模型。利用松鼠AI系統,後進生也可以學習到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包括直覺判斷能力、三分理論法等等,從而真正掌握受益終生的學習能力。

三、全球首創非關聯性知識點的關聯概率。乂學教育在AI演算法上取得重大突破,所創的非關聯性知識點的關聯概念演算法,可以通過識別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和間接關聯性,讓智能系統用更少量的題目測試獲得更精準的判斷。

四、在全球最早提出錯因重構知識地圖概念。以往,人們對於錯誤的原因可能歸結為粗心、審題不清等大致的幾個類型;而在乂學教育看來,只有將其歸結到某個知識點的謬誤上才具有價值,為此乂學教育做了大量的努力。

五、對抗模型。在未來松鼠AI智適應系統的對抗模型中,學生與老師在系統里是模擬的,像AlphaGo二代一樣,通過自我對抗來超越、迭代。

「松鼠AI」品牌的推出具象化了乂學教育的發展方向,它不僅標誌著乂學教育正在逐漸打破傳統教育的藩籬,還預兆著其已經開始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制定AI智適應教育行業標準。未來,乂學教育究竟能成長為一頭多麼龐大的獨角獸,我們且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發推,稱特斯拉將在 8 月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功能
看中邊緣雲潛力 Fastly本周火速推出WAF等三方面創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