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理財,怎麼防止踩雷?

互聯網理財,怎麼防止踩雷?

Price Tag

 Price Tag

Jessie J 

00:00/03:42

最近說起互聯網理財,可謂是人心惶惶。6月份倒閉了80多家P2P公司,對於互聯網理財的不信任導致這個月各大網貸平台的交易量都有所下降。但是相對15年年底的談P2P色變,現在不是行業最黑暗的時期。

很多朋友問我怎麼看?首先來說,任何行業的生命周期都會經歷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階段。從平台數量,成交規模,行業政策的完善來看,互聯網理財目前正處於行業的成長期,正如前些年很火的共享概念一樣,勢必會經歷一段時期的行業洗牌階段。目前的兩千多家的互聯網理財將會減少到幾百家甚至幾十家,剩下一些真正有實力符合監管要求的正規公司。在上一篇文章《互聯網理財,下一步將何去何從?》也提到了對接下來監管政策的預測和判斷。互聯網理財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但是,6月份倒閉或者被查封的公司涉及資金將近1000多億,踩雷的投資者的資金如何追回?什麼時候能追回?能追回多少。參照15年年底查封的e租寶,和從業三年以來接觸到的大大小小踩雷投資者的情況,對能否盡量減少損失,持悲觀態度。

對於投資者,如何在將來的理財過程中減少或者避免踩雷或許是目前相對更關心的事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或許能夠對選擇平台理財有所幫助。

一.互聯網金融有自己的官網協會,不可全信三方測評

在協會官網上有關於各家公司運營的具體數據,包括借款金額,借款人數,投資者人數等關鍵信息都有披露。目前有120機構有平台運營信息。

如果公司打著互聯網金融的旗號卻連互聯網金融協會都沒能加入,那麼堅決不要投資。雖然在6月份暴雷的公司中也有幾家也加入了互聯網金融協會,但是按照這個來判斷能夠初步判斷一家公司的情況,降低踩雷幾率。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會員分為兩個等級,理事會員和常務理事會員。只有經過持續的穩健發展與合規經營,獲得協會的高度認可才能成為常務理事會員。除去一些傳統的金融機構目前成為常務理事會員的公司有:陸金所,網信集團,開鑫貸,宜信集團還有近期加入的玖富和人人貸這幾家公司。附上常務理事名單:http://www.nifa.org.cn/nifa/2955695/2955742/2962639/index.html

很多第三方測評只會選擇和自己有合作的公司進行行業排名和推薦,也會有一些返利平台的推薦活動。第三方測評機構建議更多關注他們對於監管政策的解讀。作為盈利機構並不一定能確保其推薦平台的安全性。比如在7月9日某家第三方網貸評級平台發布了公告,會對於通過其返利鏈接註冊的爆雷平台進行一定程度的人道主義維權補助,送上公告鏈接:https://bbs.wdzj.com/thread-1183394-1-1.html

二.普通人難以判斷理財公司的運營情況,可以通過是否進行多輪融資來把關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很多踩雷平台起初也不一定是想要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而且實際真的捲款成功跑路的公司微乎其微。創始人懷揣著普惠金融的偉大願景卻發現自己缺乏金融公司管理,風控,產品設計的能力,沒有金剛鑽卻攬了瓷器活,最後只能走上了非法集資虛假資產的道路。

普通人只能看到明面的情況,對於平台的安全感或僅限於之前產品成功兌付的投資體驗,但是公司的實際情況可不是普通投資人輕易能夠了解到的。

那麼怎麼能夠判斷一個平台的真實情況呢?通過查詢公司是否有獲得過專業風投公司的投資是個不錯的方法。有一類公司是努力去成長為偉大的公司,也有一類的公司是努力去投資將來會成為行業龍頭的公司。馬雲和孫正義的故事現在成為了投資界最佳的投資案例。

他們的錢可不是說投就投的,在投資之前會對要投資的公司的實力,合規,將來的發展。進駐擬投公司進行詳細的了解,投資之後也會利用自身的管理經驗行業資源去幫助企業的發展。風險投資追求的是回報率,假如平台爆雷相對個人投資者的金額,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金額都是上億的規模。如果領投的公司本身也是實力強的風險投資資本也將大大促進被投平台後續的發展。有被多家排名靠前的風險投資機構進行過多輪投資的平台也能大大降低投資者踩雷的概率。融資信息網上大多直接搜索能夠搜到。

三.平台是否有過金融機構管理的經歷,或者是否有從事相關業務的金融牌照

隨著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的火熱,各個行業的公司紛紛踏入了互聯網金融的創業大軍,想複製過往在其他行業的成功經歷。可是金融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並不是開發一個app想像中那麼簡單。沒有相關的從業經歷也導致了最後的失敗,就像一家企業人事招人的時候也會優先選擇有相關從業經歷的應聘者。最近爆雷的很多平台從發展歷史來看也確實沒有金融經驗。其次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國家政權對金融機構都是有著嚴格要求的金融准入門檻,國內幾大金融集團比如傳統的平安,中信,光大以及近些年發展崛起的先鋒集團,無不靠著手中的金融牌照佔據各個金融業務排名的前列。金融准入門檻預計將成為下一輪行業政策完善的重點。

以上三點希望能夠幫助到投資者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能夠放心的平台。資產能夠穩步保值增值。後續也會多多更新,歡迎關注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曬蘭 的精彩文章:

TAG:曬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