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百家網貸平台倒閉 宜人貸離「敗局」還有多遠?

近百家網貸平台倒閉 宜人貸離「敗局」還有多遠?

網貸行業的倒閉潮仍在持續,且開始向一些規模較大的平台波及。

7月9日,深圳錢爸爸、杭州PP基金均在官網掛出停止運營的公告,稱受監管政策收緊、備案延期、投資人恐慌擠兌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平台出現回款延遲現象,平台將暫停運營。官網數據顯示,兩家平台的累計交易規模加起來超過700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深圳市錢爸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註冊資本1億元,累計交易總額325億元。截至2018年6月,平台尚有借款餘額12.77億元,涉及借款人近3000人。

筆者注意到,由平安銀行存管這一信息,被錢爸爸放在官網的顯眼位置,此外,網站首頁還有7月9日開始復投加息的活動。

錢爸爸官網公告稱,隨著近年來國家宏觀經濟的下滑,互聯網金融政策的收緊及備案延期,行業大規模負面爆發等問題,已對互聯網行業造成了結構性的危機,整體環境下借款人還款意願逐步下降,也讓很多投資人產生緊張情緒,大量用戶集中申請提現造成平台出款工作量增大積壓,這直接導致了近期平台部分出借者回款延遲的現象。

據了解,目前寶安區經偵部門已經介入調查錢爸爸。此前,早在2016年12月、2017年9月,錢爸爸因為違法廣告法,對產品收益進行違規宣傳,被福田局稽查大隊先後罰款11萬元、10萬元。

同一天,PP基金也在官網掛出清盤公告。稱由於近期行業環境持續動蕩,監管政策持續趨緊,運營成本持續增加,市場信心受到打擊,經公司股東會審慎決定,平台停止運營網貸業務,平台停止充值和提現。

PP基金還同時公告了兌付方案,第一期兌付2%,第二期兌付3%,第三期兌付5%,2018年年底前兌付25%,預計2020年6月完成全部兌付。

PP基金的運營主體成立於2014年10月,註冊資本6000萬元,累計交易規模382.2億元,累計投資用戶超過80萬,多為浙江、江蘇、山東的用戶,其中「80後」用戶佔比超過77%。平台運營數據顯示,2018年5月平台新增投資額12.53億元。2017年6月,平台與晉商銀行簽訂銀行存管協議。

網貸行業的接連「爆雷」,引發投資人極度恐慌,據不完全統計,僅6月份就有40多家平台發生倒閉、無法兌付、高管跑路等惡性事件,如善林金融、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較有影響的大平台。進入7月份,仍有新的平台加入「爆雷」隊伍之中。

於是,宜人貸這樣的一線平台會不會有問題,成為投資者普遍關注的話題。從數據上來看: 業績下滑、壞賬率增高、投訴量巨增……宜人貸或許將逐漸走上下坡路!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業績是最能全面反映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標準。而宜人貸公布的財報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宜人貸總凈營收為人民幣15.927億元,凈利潤為人民幣2.789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21%。而去年同期,宜人貸一季度凈利潤增長166%,比較而言,今年凈利潤增速同比下降高達187%,降幅十分明顯,這反映出宜人貸的盈利能力衰退。

最近幾年,互聯網金融行業歷經了從萌芽到野蠻發展、再到合規,看似越來越完善的背後,其實還是存在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中,逾期率和壞賬率一直是投資者最關注的指標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互聯網金融平台的風控能力和資產狀況。但很多平台公布的逾期率和壞賬率並超出了業界想像。

比如在逾期率方面,截至2018年3月31日,宜人貸2018年一季度60-89天借款的逾期率為1.3%,比2017年同期環比增長近一倍;壞賬率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宜人貸2015年發放貸款的累計凈壞賬率為9.7%,2016年發放貸款的累計凈壞賬率為5.9%。

表面來看,宜人貸呈現的數據相對不錯,但有些深藏的「隱患」已經開始顯現,並在資本市場得到了顯現。財報發布後,宜人貸股價暴跌,年內累計跌幅已超48%,市值已跌破15億美元。

中金公司評論認為,宜人貸未能擺脫2017年12月至2018年一季度的行業性質資產質量惡化,其質保計劃的準備金率由2017年Q4的8.5%上調至2018年Q1的11%。專註於大額、長期貸款的宜人貸在此輪信貸風波下或面臨更大的回款壓力。

筆者深入考究得出,宜人貸業績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互聯網金融市場整體大環境疲軟;其二,宜人貸的運營模式比較陳舊,大數據等科技因素髮揮作用小(靠收取服務費為生,服務費佔據主營收入80%還多);其三,管理及服務水平簡單粗暴,尤其是對待借款用戶而言,根本毫無隱私可言,逾期一天還款,公司及親友就能接到催收電話。

據相關消息,宜人貸存在收取「砍頭息」的情況。簡單的舉例來說就是,在平台借貸10萬,年息2分的話,貸款人實際只能拿到8萬元,2萬元的服務費是開始就被扣除掉了,而還款依舊要還10萬元。宜人貸收取的前期服務費到底有多高?

從官網數據來看,2017年第四季度,宜人貸實收借款人前期服務費23.77億元,同比增62%,占同期實收服務費的80.74%。這與民間高息借貸的手法極其類似,這種收費方式其實也是在鑽國家金融監管政策的漏洞。傳統老舊的運營模式,即便有高科技包裝的外殼,業績肯定也難以維持高速發展。

再來看借款用戶構成,宜人貸將借款人分為四個信用等級:A、B、C、D。其中,A類的信用等級最高,D類的信用等級最低。D類借款人的貸款利率最高,發生違約的可能性也很高。年報顯示,宜人貸D類用戶已經連續三年超過7成,其所促成的3年期借款到期後的累計凈壞賬率超過9%,潛在風險巨大,這也是壞賬率增高及業績下滑的一大原因。

如果D類借款人的違約率繼續上升,且沒有投資者繼續將資金借給宜人貸,那麼宜人貸的資金鏈就會斷裂,所以宜人貸不僅業績增長乏力,其運作模式害存在巨大財務風險。此外,面對新形勢新環境,宜人貸的新業務及新客戶開發工作並不給力,這也影響了宜人貸未來的業績走向。

在用戶方面,宜人貸的投訴量也在猛增,甚至還被用戶集體投訴。逾期罰金過高、侵犯隱私、暴力催收、高利率是投訴人給宜人貸打上的標籤。

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宜人貸,其實在管理及運營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隨著國家監管新規的落地,以及用戶的日趨理智,宜人貸面對的經營壓力會越來越大。究竟宜人貸離「敗局」還有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網貸平台何去何從?

據網貸之家數據,2018年5月,網貸綜合收益率為9.68%,較4月小幅上漲0.04個百分點。收益上升一方面是由於平均借款期限拉長。同時,也是市場資金面偏緊的結果。為什麼會偏緊呢?因為很多謹慎的投資人已經開始撤離互聯網金融平台了。

網貸行業月度成交額,從2017年同期的約2500億元,逐漸回調。今年2月以來,月成交額都低於2000億元。

長期來看,網貸成交量大概率還會保持下行趨勢,這很大程度與行業中不少大平台的頻頻「爆雷」相關。另一方面,監管機構為了控制風險,也收緊了互金平台管理的敞口。例如北京,最近出台新規,要求網貸機構不得增長業務規模、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違規存量業務必須壓降

投資人應該明白,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在選擇網貸產品時,對高回報的理財產品,需要保持高度清醒,明白收益和風險是等價的。

同道財經

解讀經濟現狀 瞭望發展趨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道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同道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