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謝發印:詩何為

謝發印:詩何為

根據山東詩歌雜誌社研究意見,將7月定為本刊理論研究月,今日起,詩觀察欄目陸續推出"詩何為"討論,歡迎各位詩友來稿。

詩何為

謝發印

「詩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對詩的作用、價值最振奮人心的回答和實踐。五經以《詩經》為首一直理所宜然。這讓人想通了「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現象。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教居功至偉。

眼下,教育界似乎也在大刮「西風」。詩教彷彿不再風行神州了。在各種思潮大行於世,詩教這一傳統的聲音,顯得分外弱小。可以說,它與時下一個X流演員穿衣、撒嬌的影響,亦是雲泥之別。偶讀《對抗語文》一書,作者葉開主張在為孩子選擇兒童讀物時,如果在把握不了兒童讀物現狀、遴選不出高水準作品的情況下,那就索性擁抱中華民族的經典。詩,就是經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信然,巍峨的中華文明,足以證明:詩,可以真正地教化人。

「詩三百,一言以弊之,思無邪(《論語》)。」詩思無邪:童心,好奇心,透明心,玲瓏心,抵心而出之言,自是容易熏染人,達細雨潤物之效。

歌德這樣說過:「如果詩人只複述歷史家的記載,哪還要詩人幹什麼呢?詩人必須比歷史家走得遠些,寫得更好些。」他指出詩不僅可以記載,不僅停留在客觀真實的層面上,還會比歷史家更為主觀、佔據更多情感厚度和思想高度。這樣,抒情、記事、記時、寓理、蘊思都能較之其它走得遠,寫得更好。我想,正是這個原因,古羅馬賀拉斯鄭重告誡後人:

「詩是人類的啟蒙老師。」

「神鳥給詩人看了一卷燒焦了的東西。對其說:別害怕,這正是你的作品!它沒有時代精神,也沒有反時代精神;因此,必須被燒掉。不過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因這它具有朝霞的一些特性(尼采)。」本人習詩年余,沒寫出個「名堂」,就湊熱鬧大談「詩何為」;滿紙儘是販賣、兜售之言。但是,我想這篇短文之於我,具有了朝霞的特性——在這個文學邊緣化的時代,更加堅定地讓詩為我啟蒙!儘管我已經不小了。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謝發印,四川巴中人,山村小學教師。閑暇時喜愛文字,偶有詩文散見於報刊 。

組稿編輯 禾刀 排版編輯 安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東詩歌 的精彩文章:

詩策劃 端午:屈原

TAG:山東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