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陽明:蔣介石因為他改一座山名

王陽明:蔣介石因為他改一座山名

台北陽明山,原名「草山」

為一個人改一座山名

宋美齡喜歡法國梧桐

蔣介石就將法國梧桐種滿了整個南京城

崇拜王陽明,就改草山為「陽明山」

蔣介石退守台灣之初住高雄壽山,後移居台北草山的草山賓館。據台灣府志記載:"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

藍天白雲下的陽明山

俗話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對於剛從大陸敗退遷台的他來說,身居草山,豈不更有「落草為寇」之嫌?遂將「草山」改名「陽明山」,寓寄其萬般的感慨和無奈的相思。

比較「正統」的一說,是說蔣介石一生非常敬佩明代有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之稱、同為浙江老鄉的餘姚人王守仁先生

有說蔣介石到台灣之前,先後曾三次到王守仁被貶謫貴州龍場時修身悟道的陽明洞參悟,還讓蔣經國和張學良都學習王陽明的思想。其對王陽明先生的推崇備至可見一斑。

那王陽明究竟有何魅力讓蔣介石為他改一座山名呢?

龍場悟道王陽明

他一生坎坷且傳奇,

童年時貴人語遲,五歲始能語;

青年時屢次落第,格物窮理;

中年時遭人陷害,遠躲僻壤;

復出後挽危局於即倒,拯救明王朝;

老年時教書育人、桃李天下;

一輩子都在同病魔、同精神、同環境、

同自己的「心中賊」搏鬥。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清 焦秉貞《王陽明先生真像》

有人說,中國歷史之中,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一是明代的王陽明,一是清代的曾國藩,一是當代的毛澤東

相比王陽明的用兵之法,流傳給後世更多的是他的思想。王陽明被貶謫之後,絕處逢生,尋一山洞,潛心修學,終龍場悟道

王陽明居住三年的陽明洞

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

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王陽明的心學著作《傳習錄》

心學四決

《王陽明全集》圖文珍藏版

王陽明的畢生思想都寫入了他的著作中,彙集整理後便是《王陽明全集》。它不僅包括《王陽明全集》原典,還以白話敘寫了王陽明坎坷而不凡的一生。為了更好的讓讀者理解王陽明心學,體悟其精妙之處,本書還彙編了他的名言鑒賞和心學大智慧。

以下是《王陽明全集》圖文珍藏版具體介紹

《王陽明全集》圖文珍藏版

原 價:1580.00元/套

全六冊現售¥299

小編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2、7天內可與寄件人協商退貨,15天內仍為您保留換貨的權利;

3、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4、由於快遞原因新疆、西藏地區暫時到不了請不要下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微報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的書法看多了,看看他的畫如何?

TAG:書法微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