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趣歷史:不務正業的他卻一字千金

趣歷史:不務正業的他卻一字千金

原標題:趣歷史:不務正業的他卻一字千金



影視劇中的宋徽宗


趙佶(公元1082年~公元1135年),即宋徽宗,是宋神宗第11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位25年,政治上無能,任用佞臣;生活上腐敗,大量耗費民力;宣和七年(1125)與其子欽宗一起被俘,直至死於金人囚牢。


雖說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在藝術上是有作為的,宋徽宗對於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於書畫藝術的提倡和創作,以及對於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有突出貢獻的。


影視劇中的宋徽宗


宋徽宗在位期間,他設立了培養畫學生的學校——畫學,將畫畫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以招攬天下畫家。通過考核入翰林圖畫院(即宣和畫院)者,授予畫學正、藝學、待詔、祗侯、供奉、畫學生等名目。當時,畫家的地位顯著提高,在服飾和俸祿方面都比其他藝人要好。


畫學、畫院培養了一大批丹青之才,如王希孟、張擇端、李唐等。這些男人們為宋徽宗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消遣,他們的滔滔才情在時光的打磨下光輝不減,驚艷千年


【王希孟】


得徽宗親授畫藝的早逝天才



王希孟


有一個人,生於中國山水畫的黃金時期,宋徽宗親授其畫藝,十八歲完成曠世奇畫《千里江山圖》,位列古代「十大名畫」之一。但此後他便杳無音信,直至英年早逝。在畫史上幾乎找不到他的身影,這個人就是王希孟。


| 千 里 江 山 圖 里 的 山 |




王希孟的故事,要從他的時代說開去。


王希孟生活在北宋後期,那時的國力已如強弩之末,但是文化生活卻異常發達。這既是「重文抑武」國策的結果,也有賴於一個人的推動,他就是書畫皇帝宋徽宗。


| 千 里 江 山 圖 里 的 水 |





宋徽宗愛畫,大力發展翰林圖畫院,一時間畫院人才濟濟。為了持續性提高翰林圖畫院的藝術功力,宋徽宗建立了「畫學」,也就是皇家繪畫學校。王希孟是畫學中的一員學徒,後來被「召入禁中文書庫」,也就是宋代的中央檔案館。值得注意的是,他並未進入翰林圖畫院,也許是因為未能通過考試。

| 千 里 江 山 圖 里 的 建築、漁船 |







可能是為了改變命運,王希孟「數以畫獻,未甚工」,屢屢向宋徽宗呈現畫作,但作品都不是很優秀。不過宋徽宗可不是平凡的人,他獨具慧眼,認為「其性可教」,於是找來王希孟,「親授其法」,不到半年的時間,王希孟力戒欠工緻之弊,獻上高頭大卷《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為大青綠設色絹本,染天染水,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氣勢遼闊超凡。


宋徽宗收到此圖,頗為嘉許,將之賞賜給了蔡京,於是才有了蔡京的題跋,使今人了解王希孟極為簡略的身世。獻畫那年,他還只有十八歲,此後,王希孟在畫壇便銷聲匿跡了。


蔡京的題跋


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或體質羸弱,王希孟二十多歲就夭亡了,他沒有享受足夠長的人生。即使如此,他十八歲就能完成曠世名畫也足以令人驚嘆了!也許是上天給了他天賦,同時也設定了他的生命目的:創作《千里江山圖》,圖成則命已。



那麼,王希孟留給後人的《千里江山圖》到底是怎樣一幅傳世之作,引得現如今的藝術愛好者不惜排上5、6個小時隊去故宮觀摩呢?


《千里江山圖》的開闊,開闊得非常具體,每個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畫,都有很多詳確動人的細節。隋唐至北宋,只有這一幅畫,能夠收納這麼多自成格局的景別,不枝蔓,不繁雜,卻清秀逼人。而這股雄心和細心,也許只屬於十八歲的少年。


下面,請跟隨我細細品味,感受藝術的魅力:


這是一幅近12米的長卷,畫中的群山岡巒連綿不絕,江河湖水煙波浩渺,山嶺、坡岸、水際,點綴亭台樓閣、村舍長橋。捕魚、駛船、行旅、飛鳥描繪精細,意態生動景物繁多,氣象萬千。設色勻凈清麗,於青綠中間以赭色,富有變化和裝飾性,整幅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


附:《千里江山圖》高清長卷(請將手機橫過來欣賞)




本圖文資料和圖片來源於網路。如觸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會及時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玩包包集團 的精彩文章:

唐夫人說:包包與女人的強關係 (三)

TAG:香港玩包包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