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很多類似於《我不是葯神》中的「救命葯」會產自於印度,因為這個超級「賊」的印度人

很多類似於《我不是葯神》中的「救命葯」會產自於印度,因為這個超級「賊」的印度人

《我不是葯神》,剛剛上映就異常火爆。為什麼?影片戳中了國人最無奈也無法迴避的大病致貧的痛點。對於特殊的救命葯,國內幾乎沒有研發能力,進口救命葯貴得可怕。

原來,印度不僅有神油,還有神葯。看似落後的印度,竟然是全球製藥工業的超級天才盜版國家。

1947年,印度剛獨立,一個超雞賊的印度人發現了一個簡單的賺錢方法,這個人就是印度著名葯企蘭博西(Ranbaxy )的創始人,號稱印度葯界之王的巴伊·莫漢·辛格。

據統計,全國腫瘤患者平均治療花費在10萬左右,這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對於那些需要移植、並發感染的血液腫瘤病人來說,費用可以超過100萬。 這樣高昂的醫藥費,越來越多的人被逼出了一招:去印度看病買葯。

這些人發現,在印度看病買葯的價格跟中國簡直天差地別:劑量、安全性、效力、作用、質量以及適應症上完全相同的葯,但均價只有中國的20%—40%!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很多救命葯產自印度,葯價又這樣低呢?

70年前,印度剛剛獨立,整個醫藥市場的80%都被跨國公司藥廠控制著,99%的專利葯掌握在這些公司手中,市場上的葯價高到可怕。

印度,這個當時還非常貧窮的國家,看到遍地看不起病吃不起葯的印度百姓,有了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那就是讓全世界的病人都能吃得起葯!

在當時的總理英迪拉·甘地女士的主導下,印度重新修訂了《專利法》:對本國研發的食品、藥品只授予工藝專利,不授予產品專利。 這還不夠,她還要求整個印度,要堅定不移地執行「藥物強制許可制度」。 「專利殺死病人」。這樣的專利法,應該是印度僅有的吧。

在一般國家,大部分藥品,在二十年的專利期內,除了原研企業,其它企業都不能進行生產。而在印度,只要大家覺得原研葯略貴,人們買不起,就可以無視專利,隨便仿製。 有了這條規定,印度在製藥行業算是徹底開了掛!

一種葯二十年的專利期,等到專利期滿,大家可以開始仿的時候,你發現人家印度已經仿了十幾年了。 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度的製藥工藝比中國強至少10年! 歐美: 一邊罵印度流氓,一邊靠印度葯救人。 全球1/5的仿製葯產自印度,而印度產的仿製葯,大約有一半漂過了印度洋,漂向了全世界。

那麼,「假藥」的藥效到底怎麼樣? 在印度,仿製葯也要求必須進行臨床測試。

印度的做法應該不能簡單的用對還是錯來下結論。我們真的可以把救命的藥品簡單的視為商品嗎?醫療用品能不能完全放在商品經濟的邏輯下去考量?

為了讓更多的病人能吃得起救命葯,我們期待有更好的辦法出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小八歌 的精彩文章:

TAG:娛樂小八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