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庫泄洪,意外衝出2500年前稀世文物,學者看後:中國歷史改寫了

水庫泄洪,意外衝出2500年前稀世文物,學者看後:中國歷史改寫了

上個世紀,美國著名的奧斯汀實驗室被日本學者鹿取一男告上法庭,起因是奧斯汀實驗室的一項專利——「失蠟法」。鹿取一男堅稱:失蠟法不能作為一項專利申請,因為早在2500年前,這項技術就已經被中國人廣泛應用

就在此事發生30多年後,一件稀世文物的出土,確實證明中國古人對失蠟法應用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件稀世文物就是雲紋銅禁

1977年,河南丹江口水庫開閘泄洪。水流裹挾著排山倒海的能量洶湧而下,結果意外地衝出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墓葬。河南省文物局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刻派人對這一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經過考古人員的鑒定,發現這是一座春秋年間的楚國墓穴。根據平底鼎上面的銘文「王子午擇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學者斷定這座墓的主人是楚國令尹子庚。令尹是楚國最高級別的官員,地位僅次於楚王,相當於後世的宰相。

宰相之墓,規模不可謂不宏大。一座2500年前的墓穴,佔地面積竟然達到了10萬平方米,相當於14個足球場那麼大!墓中一共有25座墓葬,單貴族墓就有9個之多。墓中出現了大量春秋時期的陪葬品,經考古隊清點,發現陪葬品竟然達到了6098件之多

在這6098件陪葬品中,就有上文所提到的用失蠟法鑄造的稀世文物——雲紋銅禁。中國一共有7件雲紋銅禁,而這其中最大、最精美的就是這個淅川楚墓出土的銅禁

銅禁究竟為何物?說白了,銅禁就是一個酒案。但是這個酒案又不是普通的酒案,《儀禮·士冠禮》註:「名之為禁者,因為酒戒也。」周朝吸取夏、商因酒而亡的教訓,規定只有在祭祀和敬神之時才能飲酒,平時不能喝酒。而祭祀和敬神的時候,酒杯就要放在銅禁之上。

因為要放好幾個酒杯,銅禁往往都不會太小。這件最大堪稱銅禁之王的雲紋銅禁長103厘米,通高28.8厘米,寬46厘米,重90多公斤。銅禁四周盤龍踞虎,並輔以雕刻的多層雲紋做裝飾,好似空中朵朵雲彩。銅禁身上攀附著12條龍形異獸,寓意著神之警戒

如果你仔細觀察銅禁,就會發現幾處不太明顯的銜接痕迹,這就是失蠟法留下的痕迹。失蠟法就是在蠟上刻模具,先刻小模具,然後將拼成一個大模具。而小模具之間因為融和並不是那麼嚴絲合縫,所以就出現了與周圍迥異的連接痕

拼好模具後,就要往裡面灌注金屬液體了,一般直到清代,失蠟法也主要用來製造銅器。是銅液。因為蠟會隨著高溫融化,蠟模受熱後漸漸融掉,從宏觀上看就是一點點「消失」了,故此名曰失蠟法。因為用失蠟法的模具用一次就會消失,故失蠟法鑄造的器具都是孤品。也正因為如此,用失蠟法鑄造的雲紋銅禁才如此寶貴,並且於2002年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

中國學者在看到雲紋銅禁後,發出感嘆:「中國的歷史要改寫了!」此前很多外國人以為中國人掌握失蠟法應該是宋朝年間的事情,但云紋銅禁的發掘則將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向前推進1100年,所以說雲紋銅禁改寫中國歷史並非虛言。如果考慮到工藝發展所需的時間,失蠟法在中國的應用可能追溯到3000年前

2500年後,失蠟法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迸發出了新的活力。北至內蒙,南到廣東,幾乎所有地方都保留了失蠟法的工藝。抗戰期間,美國一個名叫奧斯汀的工程師來華支援抗戰,偶然發現了中國老百姓竟然在用失蠟法鑄造工藝品。奧斯汀因此獲得啟發,創造出現代熔模鑄造工藝

之後,奧斯汀立刻註冊現代熔模鑄造法的專利,甚至還把失蠟法也註冊為專利。就在他註冊後不久,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學者鹿取一男將奧斯汀告上法庭。最終,奧斯汀有關失蠟法的專利被宣布無效。但是,失蠟法衍生出的現代熔模鑄造工藝卻越來越重要,如今已經可以應用在航空、航天這種高端領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A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三國第一名士,名聲遠超諸葛亮,卻因一句話被曹操滅門
一戰最坑將軍:只憑10個字,害友軍傷亡200萬,遭全英國嫌棄

TAG:小A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