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路易十六改進一種恐怖刑具,得意洋洋,不料自己做了刑具下的亡魂

路易十六改進一種恐怖刑具,得意洋洋,不料自己做了刑具下的亡魂

路易十六,法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公開處死的國王。有意思的是,路易十六是法國歷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國王。與其他國王不同,路易十六既不貪財,也沉溺於女色,反而天天待在自己的鐵匠房裡,整日研究的愛好,制鎖。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想到明朝有一位皇帝,也痴迷於自己的愛好,他就是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774年5月,路易十六被歷史推上了法蘭西共和國的王座。

此時的法蘭西已經岌岌可危,債台高築,僅每年要償還的利息就佔到了國家財政總收入一半以上。即便如此,路易十六還是沉迷於自己的愛好,整日想著如果製作一把好鎖。

提到路易十六,人們總會把他跟斷頭台聯繫在一起。斷頭台是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處決死刑犯用車裂之刑。這種刑罰非常殘酷,非常殘忍。當時一名叫約瑟夫·伊尼亞斯·約吉坦的議員,在看木偶戲時受到啟發,結果製作了一中新的處死死囚的刑具,斷頭台。

很快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約吉坦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斬刀的刀口很容易卷刃。改進了很多次,都不能解決問題,怎麼辦?

路易十六獲悉後,特別感興趣,立即召見約吉坦等人。經過對約吉坦提供的圖紙仔細研究,提出了解決斬刀容易卷掉的辦法,將斬刀改為三角形。果然,這樣一改進,斷頭台堪稱完美的刑具。

某種程度上來說,斷頭台被後人被記住,要源自路易十六對它的改進。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親自改進斷頭台的路易十六竟然成為了它的犧牲品。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年僅38歲。

在人們印象中,一個國王被送上了斷頭台,一定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路易十六卻不是如此,臨死前不僅保持著尊嚴,還顯得略為善良。最後時刻,路易十六不慌不忙地脫掉身上的衣服,對著圍觀的法國民眾高聲喊道,「我的死是無辜的,我寬恕我的敵人們,我希望我的血會對法蘭西人有益。」

資料顯示,1981年法國總統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斷頭台這種恐怖刑具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參考資料:《法國大革命史》、《斷頭台上的善良國王路易十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袁世凱耗費40萬元重金打造的龍椅,專家準備修復,打開夾層傻眼了
溥儀一生不幸,被人利用了大半輩子,但死前提出的一要求得以實現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