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00後」浙商銀行平穩回A:年複合增長兩成靠什麼?

「00後」浙商銀行平穩回A:年複合增長兩成靠什麼?

成立於2004年的浙商銀行,雖然屬於銀行屆的「00」後,但這家年輕的股份制銀行在短短几年間,迅速成長。

6月29日晚間,浙商銀行向中國證監會報送首次公開發行A股招股說明書,擬登陸上交所。招股書顯示,2015 年至2017 年,該行的營業收入、歸屬於該行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資產總額等指標呈現兩位數增長,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6.99%、24.62%和22.05%。

從浙商銀行的財報數據來看,在該行經營業績穩步增長的基礎上,該行自身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得到優化。截止到2017年末,該行的各項貸款、存款占資產和負債的比重逐步提升,不良貸款率下降。與迅猛的發展態勢不同,這家「港漂」銀行「回歸」A股的旅程恰恰需要穩健的經營之路。

銀企雙贏: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近年來,在成為最具競爭力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的「兩最」目標下,浙商銀行先後發布「三大平台」服務實體經濟,幫助企業去槓桿的同時,實現了自身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轉型發展。

面對規模和效益的增長,浙商銀行認為經濟新常態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是實體經濟的個體單元,在企業槓桿高企的背景下,作為金融機構的主體,銀行能否有效幫助企業降槓桿、盤活資產從而真正的支持實體經濟顯得尤為重要。

現實操作中,銀行既不能單純的降低利率來「輸血」企業,也不能「一刀切」地減少融資額度。只有深度了解實體經濟實際需求,尤其是企業在生產銷售、內部管理等活動中的真實金融需求,銀行機構才能貼切地摸索出相應的對症方案。

答案往往藏在細節中。浙商銀行在調研中發現,許多企業一方面有大量票據、應收賬款等資產「趴」在賬上,另一方面因缺乏經營性流動資金,不得不向銀行貸款和融資,增加了負債和槓桿。

如何讓企業閑置資產「轉起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而實現「去槓桿、降成本」?對此,浙商銀行藉助互聯網科技文化基因優勢,推出了「池化」和線上化的金融服務模式,構建了池化融資平台、應收款鏈平台、易企銀平台這三大平台。在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同時形成「自然」去槓桿效果,幫助企業盤活其流動資產從而解決企業融資問題。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一方面,浙商銀行池化融資平台服務了大量的實體客戶,截止2017年末,以資產池(票據池)為例,該產品簽約客戶15524戶,較上年末增長64.22%,池內資產餘額2859.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60%。 另一方面,盤活了企業的資產,增加了其資金流動性,也有助於銀行的貸款和存款的增加,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負債結構。

上述三大平台的成績如何,可以通過年報數據來發現。整體來看,截至2017年12月末,浙商銀行企業流動性綜合金融服務共服務實體企業超1.7萬戶,累計提供融資總額超1.3萬億元。

支持實體經濟的行動反映到年報中,則表現為貸款和墊資的增長。截止到2017年末,該行資產總額1.54萬億元,增幅13.43%,其中客戶貸款及墊款凈額增加2061.48億元,增幅46.46%;投資減少541.39億元,同比下降8.16%。從結構上看,客戶貸款及墊款凈額佔總資產的42.29%,是浙商銀行貸款組合的最大組成部分。

浙商銀行表示,在全資產經營戰略全面驅動下,多元化滿足客戶融資需求,兼顧貸款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整,推進貸款結構優化。

從資產端的各項資產佔比變動來看,貸款佔比增加的同時,表示該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的傾斜,並減少了投資、同業資產方面的配置。

另外,從負債端來看,負債總額1.45萬億元,增幅12.40%,其中客戶存款8606.19億元,增幅16.89%。從結構來看,客戶存款比上年末的增長16.89%,占負債總額的59.47%,為最大組成部分。

合規經營:風控保駕護航低不良

去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金融業風險防控的關鍵之年,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2018年,金融監管再次升級,隨著金融安全被提上所未有的高度,合規經營已然成為商業銀行的重中之重。

在優化、調整業務發展模式的同時,銀行的內部管理必須跟上,以適應宏觀環境的變化,這也是浙商銀行開展「內控保駕 合規護航」專項行動的外在動因。

據了解,2017年該行加快推進了涵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積極落實「三三四十」等專項治理行動,以及「內控保駕 合規護航」三年專項行動等特色活動,及時查漏補缺,確保依法合規經營。

而落實監管要求,保持資產質量的穩健,是夯實銀行穩健經營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財報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15%,比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筆者發現,與銀保監會公布的目前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率1.75%相比,浙商銀行資產質量保持了優良水平。

另外,該行2017年末的撥備覆蓋率達到了296.94%,比2016年末提高37.61個百分點,這一項數據遠超同期銀行業撥備覆蓋率181.42%和今年一季度銀行業撥備覆蓋率191.28%。

據了解,從2017年初以來,浙商銀行在全行範圍內開展「內控保駕 合規護航」專項行動,從全面風險管理的視角,對全行內控合規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梳理、查漏補缺,向違規說「不」。

如果把外部檢查比作「汽車年檢」,是被動發現問題;那麼內部自查自糾就是「汽車保養」,是主動揭示問題,防微杜漸,效果更為持久。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沈仁康如是說。

如果說金融服務平台是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一線的「武器」,那麼內控、合規是保證「武器」正常運轉的底層保障。高度複雜多變的宏觀經營環境給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合規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的一種經營能力和一種生存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營報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草皮上滾動的不是足球,是金子!
被美元綁架!香港樓市,將重演1997大崩盤?

TAG: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