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泰坦」項目機密被竊,折射蘋果自動駕駛之路不平坦

「泰坦」項目機密被竊,折射蘋果自動駕駛之路不平坦

摘要:幾經波折之後,蘋果只能收縮戰線,委曲求全。而能否借大眾儘快將其自動駕駛軟體和感測器讓市場「買單」,能否打造產生正向現金流的商業模式,一切還待時間驗證。

集微網消息,今天的微信被低調進行自動駕駛研發的蘋果以及國內新造車勢力小鵬汽車刷屏,而當事人是前蘋果自動駕駛部門硬體工程師張曉浪(Xiaolang Zhang)。他於今年 5 月離開蘋果並加盟小鵬汽車矽谷分部從事自動駕駛開發工作。由於懷疑其在離職前大量截取了蘋果自動駕駛項目的數據,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北加州地區法院正式以竊取商業機密罪對張曉浪提起訴訟。這是繼Waymo和Uber、百度和景馳之後,又一起自動駕駛領域竊取商業機密事件。目前小鵬汽車方面已對此事發表聲明,並表示已經按照規定封存了張曉浪的電腦和辦公用品,將繼續積極配合關於此事的相關調查,並遵循當地相關部門的處理辦法。此事後續如何還待調查取證,但蘋果此舉卻讓業界對其自動駕駛的歷程與布局重曝聚光燈下。

蘋果陣營

蘋果公司被傳聞許久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名為「泰坦」。雖然蘋果這個項目的開發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蘋果在歷經幾次起浮之後,為該項目進行的研究和開發細節卻一直對外保密。

而此次事件將蘋果推上風口浪尖,受理此事的美國法院成為了一個最大的信源。從其發布的刑事訴訟報告上了解到,蘋果目前有大約 3.7% 的員工參與到自動駕駛項目的研究,從事該項目的員工人數已達5000人。蘋果表示,在這些員工中,有約2700 名「項目核心員工」,這些人可以訪問某些特定的資料庫。

聯繫到此前了解到的信息,蘋果已經獲得了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牌照,其自動駕駛原型車業已曝光。最近,蘋果自動駕駛部門還挖來了從谷歌拆分出去的自動駕駛公司 Waymo 的一位高管。而6月,蘋果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已增長到62輛車。相比之下,Waymo在加州公路上只有51輛自動駕駛車輛。

蘋果自動駕駛車隊在迅速壯大,但在自動駕駛領域,蘋果能創造多大的奇蹟呢?

曲折發展

畢竟,與蘋果研發智能手機「光環加持」的效應相比,蘋果的自動駕駛項目顯然相對落寞幾多。

蘋果自動駕駛起步於2014年。當時雄心勃勃計劃用強如 iPhone 的車型直接顛覆整個行業,甚至有意領導新的交通革命。但很快發現,造車並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簡單,設計和製造一個基礎零部件都問題多多。因此,蘋果在美國南部建造汽車製造廠房獨立生產電動車的夢破滅,它決定換個方向,與合作夥伴一起造車。

這是順理成章的選擇,畢竟單打獨鬥面臨難度過大和資金緊張的風險,與傳統車企合作,可發揮雙方最大優勢,減少研發資金投入和時間,大幅降低風險。但在一開始,固執的蘋果還是決定將車輛的設計權攥在手中。在幾經波折之後,蘋果的要求也不斷變化,姿態變得越來越低。在歷經與麥格鈉-斯泰爾合作終結,與寶馬、賓士的合作告吹,與日產、邁凱倫的談判都無疾而終之後,蘋果只能收縮戰線,委曲求全,只要求合作夥伴用自己的感測器和軟體改造現有車型了。

在去年蘋果終於與大眾搭上了線,聯手製造用於僱員通勤用途的蘋果無人駕駛班車。根據協議,大眾最新款T6貨車將被改裝為蘋果自動駕駛穿梭車。

但顯然,這家德國巨頭並非蘋果最初的理想人選,但時過境遷,蘋果在現實面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蘋果已經4歲的自動駕駛團隊幾易發展方向,可謂是在掙扎中艱難前進。而蘋果能否借大眾儘快將其自動駕駛軟體和感測器讓市場「買單」,能否打造產生正向現金流的商業模式,一切還待時間驗證。

最終贏家

反觀這些商業機密竊取的事件,其實反映的是自動駕駛技術和人才的爭奪。

如今的自動駕駛領域,高管的挖角、工程師的跳槽、信息的竊取已然司空見慣。這些現象導致的後果只能是同質化,這顯然不利於行業的有序發展。在可創造無數落地場景的自動駕駛領域,扎紮實實做技術創新才是真正產生價值的途徑。

而自動駕駛領域的贏家究竟會是誰?如今,自動駕駛的賽道上老將新兵齊齊湧入,資金、技術、人才全面比拼,堪稱一場豪華的競賽。然而,贏家會是首先實現市場化的公司嗎?還是首先讓自動駕駛技術價格變得親民的公司?在這一賽道上,終點線到底在哪裡還尚未確定,也因而蘊含無窮的變數。

在這些變數面前,蘋果究竟還有多少機會再塑昔日的輝煌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兆易創新17億收購思立微,思立微承諾指紋晶元保持中國前三
英特爾新CEO斯萬無心「戀戰」,未來戰略何去何從?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