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個樁·不得不說延續至今的儒家傳奇

三個樁·不得不說延續至今的儒家傳奇

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想必都是大家能耳熟能詳事情,但是百家都有哪百家?是真的正正好好一百家么?從百家出現至今已有兩千的歷史,為何儒家一直都能受到歷朝歷代的推崇呢?諸子百家的故事,今天從儒家開始說起。

儒家,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孔子肖像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對於孔子的生平,大家多少都能說個一二三出來,但是在詳細一些的,恐怕就知之甚少了。小編也特意上網上查了一些資料,今天分享給大家。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父親叔梁紇在六十六的時候娶了孔子的生母不滿二十歲的顏徵。

孔子雖生於世家,又是一代聖人。但觀其一生的政治生涯都是坎坷的,失敗的。三歲時父親病逝,而後又被主母趕出家族,從小只能過著清貧的日子。雖勵志於作學問,卻無人賞識,至三十歲時仍一事無成。直到三十歲結識齊景公,才被重用。但在齊國卻受齊人排擠,甚至有性命之威,無奈逃回魯國。直到公元前504年,孔子才重新出仕,任魯國小司空,公元前499年,升為大司寇,魯國大治。這也是孔子的政治巔峰,但由於政治爭鬥,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這一年,孔子55歲。一直到73歲時,孔子患病不愈而卒於魯地。

孔子周遊列國

孔子的一生是坎坷的,身邊的親人,學生於自己先亡。但孔子的一生終是偉大的。其道德思想、政治思想、經濟思想、教育思想、美學思想、史學思想、人生觀念,影響著一代代人,受益了一代代人。

司馬遷: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與七十二門徒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近代社會經歷了空前的民族災難和巨大的社會變革,制約和影響著思想文化領域裡的鬥爭。圍繞如何評價孔子及其儒學的爭論,不僅有學術意義,而且反映了各個不同階級、階層的政治、經濟利益。

洪秀全及其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不但以物質武器批判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秩序,而且從思想上衝擊了一切束縛人民的繩索。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他並未完全擺脫儒家綱常思想的影響。

早期改良派目睹當時中國嚴重的民族危機,關心時政,熱心西學,提出了「器變道不變」的「中體西用」思維模式。

甲午戰爭後,面臨列強瓜分中國的危局,資產階級維新派倡導變法運動。

資產階級革命派展開了猛烈的批判,並發動革命與改良之辯,深化了近代評孔運動。

辛亥革命後在意識形態領域裡出現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使當時一些資產階級民主激進分子認識到,資產階級共和制度未能建立,其根本原因在於沒有觸動舊思想、舊道德。

五四以後,圍繞評孔問題的爭論仍一直繼續,最後由毛澤東作了科學的總結,提出:「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並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對於中國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於推進中國的新文化。」並強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

聖人的偉大是我一凡人無法用言語所表達的,但仍願以粗鄙文字述說小編的崇仰之情。

(本文摘自網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轉摘請註明出處,侵權請聯繫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個樁 的精彩文章:

TAG:三個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