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去北約再赴英國最後會普京,特朗普的「合縱連橫」會成功嗎?

先去北約再赴英國最後會普京,特朗普的「合縱連橫」會成功嗎?

自從特朗普上台後,整個世界似乎都不太平了:懟人和退群成了家常便飯,撕毀前任總統協議更是手到擒來。

這不,隨著北約峰會在布魯塞爾啟幕,特朗普會不會退出北約的聲音也日益鼓噪起來。畢竟在上個月的G7峰會上,大佬聚首剛剛合力上演了一幕「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老特怒噴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後退出了G7聯合聲明。一個月後,老夥伴、新冤家再聚首,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誰心裡都沒底。

在啟程前往布魯塞爾前,特朗普就推特上大發牢騷,稱美國為北約付出的錢比任何國家都多,都變成了各個盟國的「存錢罐」,而美國民眾是一直全款買單的傻瓜。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很明顯,此行歐洲老特就是來要錢的。而且前後手都已經準備好,北約峰會後就是「特普會」,盟友不把老大「伺候」好,轉頭就被拿來與俄羅斯做交易,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大棋局

毫無疑問,特朗普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曾經的美國,統治世界靠兩手:美元和美軍,前者依託於WTO、IMF等美國人一手建立並暗中操縱的國際組織,後者則依託於以北約為首的各種軍事同盟。長期以來,美國靠著這兩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排斥異己、收割羊毛。

但經濟危機的重創,使美國人掌控世界資源的能力大打折扣,貿易組織也好,軍事同盟也罷,似乎都不像原來那麼聽話了,甚至還總背著老大搞一些小動作,這顯然是立志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所不能忍的。

既然難以添磚加瓦,那就索性推倒重建,特朗普的策略就是這麼簡單粗暴。退TPP、退巴黎協定、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退退退的背後,是今天的美國人試圖重現昨日榮光的掙扎。從繞過WTO,悍然發動貿易戰;到撕破臉皮,向北約同盟「催命」要錢;再到陡然轉圜,跟曾經的「敵人」把酒言歡,特朗普按照自己的設想,重塑著美國的戰略布局。

單就此次歐洲之行看,先去北約再赴英國最後會普京,合縱連橫的思路已十分明顯:你們歐洲不是一天到晚嘰嘰歪歪嗎,那就別怪我去會脫歐的英國和你們「最大的敵人」俄羅斯。利用歷史矛盾來實現制衡,通過煽動互斗來「漁翁得利」,這種安排,有著特朗普強大的商人邏輯,最終目的就是實現「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說以前美國人樂於當「世界警察」,四處「攪混水」,那麼現在的策略則更多是「煽風點火+隔岸觀火」,通過製造問題讓別人買單,來保持美國的相對優勢。這何嘗不是一種無奈?日益衰退的國力水平,已不足以支撐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了。

小格局

力不從心難免色厲內荏。

既向對手「使絆子」,又向隊友「甩臉子」,一副與世界為敵的架勢充分說明,美國人能走的棋已經不多了。

「不公平」,是特朗普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作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他說世貿組織的規則「不公平」;作為世界最大的軍火商,他說海外駐軍的軍費攤派「不公平」。就拿北約來說,本是美國人一手締造的軍事同盟,在特朗普眼中,卻成了某種「累贅」:美國在盟友關係中不但得不到責任分擔和利益回報,甚至還付出了貿易逆差這樣的巨大損失。全然忘記了這幫小兄弟出兵出力幫自己打天下時的付出。

出錢出力受損失的都是別人,惟有得利的是自己,這便是當前特朗普處理國際事務的格局;為了一己之私,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失信失約都在所不惜,這便是當前特朗普經營國際關係的策略。「敲竹杠式經濟學」在他這裡被發揮到了極致,而美國也因此愈發失道寡助。

英國《衛報》不久前的一篇報道指出,法國、德國、比利時、英國、丹麥、荷蘭、愛沙尼亞、西班牙、葡萄牙9國簽訂意向書,計劃在歐洲建立一支軍事干預部隊,旨在「面對可能威脅歐洲安全的情況時」迅速開展聯合行動,包括自然災害、危機干預和撤離僑民。對此,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明確表示歡迎。

這可以被視為歐洲謀求軍事獨立的一種探索,也是對美國人愈發窄小外交格局的一種回應。事實說明,特朗普以為他可以用威脅方式使盟友作出讓步,殊不知,「美國靠不住」早已成為一種共識。對別人缺乏起碼的尊重,把當老大搞成潑皮耍無賴,被拋棄的日子還會遠么?

紐約每日新聞(NY Daily News)的一篇分析文章中這樣寫道:

過去七十三年,西方政經聯盟是由曾經打敗納粹德國的國家所領導的,最重要的就是美國。而在過去一年,這種局面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曾經充斥著納粹的德國正奮力引領自由和民主之路,特別是貿易和移民自由,但美國卻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不難想像,已經籠罩在北約峰會上空的陰影將因此更為深重,G7峰會上的尷尬一幕恐怕會重現。北約還是曾經的北約嗎?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台聯繫。

本期編輯:張砥

原創新媒體製作人員:張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觀察 的精彩文章:

美國防長來華首秀,傳統鷹派的他稱這次是「為對話而來」
終於改標中國台灣,轉眼又改回去?「一個中國」立場豈容首鼠兩端

TAG:長安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