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器的鑒別方法和保養方法

玉器的鑒別方法和保養方法

玉器與石器的區別在於質地和加工方式的不同。未經人加工過的天然玉石是玉料,《說文解字》稱:「石之美者謂之玉」,凡美石製品均在玉器的範圍。但美石的玉多為交織結構的透閃石和陽起石,不同於可以敲擊成形的石料。因此古玉器的出現,在於新石器時期晚期的中華古人創造了使用解玉砂琢碾加工玉石的方法。古玉器是人類古代文明裡中華文明所獨有的器物。因古代碾法已經失傳,以加工方式區分,用碾法製作的玉器均為古玉器,而凡使用電動金剛工具等現代技術加工的玉器稱為新玉。中國玉器自史前出現起,即是最高規格的器物,主要用作禮器和配飾。有祭祀天的玉璧,祭祀地的玉琮,有祭祀四方的圭、璋、琥、璜。史前典型的玉器見於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玉器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製成的器物。中國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並不間斷地延續到現在。玉器的出現是遠古石器的延續與創新。

保存:1、勿與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後很容易破裂,有時肉眼雖看不出裂紋,但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損壞,產生了暗裂紋,天長日久就會顯露出來,大大損害其完美性和收藏價值。

2、儘可能避免沾染灰塵、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塵,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著於玉面,可用溫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凈。

3.玉石佩掛件最好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不用時要放妥,以免碰傷。

4、避免與香水、化學藥劑、肥皂或人體汗液接觸。因為玉器接觸太多的汗液後,即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本來的鮮艷色度。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帶之後要用柔弱的布擦凈。

5、玉器陽光暴晒遇熱膨脹,分子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因此更忌接近熱源。勿置陽光長期直射。

6、可用茶水養玉,養玉的方式和養茶寵的方法相似,例如:綠茶養出的玉石光潤、紅茶養出的玉石紅艷、茯茶養出的玉石有對身體有益的益生菌、養出的玉石不易碎裂等。

修復:斷口粘合玉器斷裂 ,在近代也有用粘合法進行修復的。修復得好,甚至能「以次亂正」。 一般來講,玉器破損後考慮到一分為二的修整不合算,不稱意,或者不能重新雕琢,才會想到粘合。

金玉鑲嵌

既是一種傳統工藝,作為一種技巧又被運用到玉器的修復上,例如翡翠、白玉手鐲,原本都是光潔潤圓的整體,只有被撞碰折斷才會出現圓環上包一段金箍。有些損傷的玉器、翡翠飾品,經過鑲嵌,甚至可以達到完美精緻,不露一絲缺陷的程度;它的傷痕、裂痕被華美的雕金外表和金玉統一和諧的組合完全掩蓋。

一分為二

有些玉器碰壞後,設計師、雕刻師總是根據其破損情況,部析它原來的造型,經過一番巧思,然後在原件基礎上巧妙分割,一分為二,把原來的雕件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獨立或關連的小件。這樣的修復,因為一般不作大的捨棄,所以減少或彌補了原來的損失,甚至修復後的玉器價值,有時還不遜於原件。

重新修整

這是以掩飾、彌補玉器破損為前提,而別具匠心進行的重新創作。藝術大師們從長藝術生涯中,創造和積累了多種絕妙的應變補救、重新修整的方法,如「去高補低」、「去肥補瘦」、「以壞補壞」、「以破補破」等等絕技。

缺處添補

玉雕佩掛件不慎跌落,也有不斷裂而只碰缺一小塊的,但畢竟「破相」了。於是人們想到如何為它「整容」,其辦法就是添補。玉雕的填補,一般都用合成樹脂摻滑石粉,塗於缺失部,以塑刻方式修飾。為了使修補部位的顏色與其周圍玉器的顏色相一致,先要用修復玉器的同種、同色原料研磨成粉末,如孔雀石、青金石等;也有用相同顏色的原料調於填料中,然後再填補。

生活常識鑒定方法

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視察法: 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如果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就是真玉。

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放大鏡觀看法: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是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 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另外,如果自己沒有關於玉器的相關知識,或者沒有多大把握在非正規市場上買到好玉,那麼,去看玉、買玉時,最好是帶上懂得看玉的朋友一道,以防吃啞巴虧。

一、從玉器的工藝痕迹鑒定;二、氧化鑒定; 三、凝結物鑒定;四、藝術水平鑒定;五、沁色鑒定; 六、氣味鑒定

一、收藏玉器之前首先應該認真細讀、多讀有關古玉的專著,這些學術著作凝聚著豐富的知識。推薦的書籍有;清末吳大徵所著《古玉圖考》,對古玉的時代、用途、名稱、尺寸均有詳盡說明和考釋,且繪圖精確,頗有參考價值。當代楊伯達主編的《中國美術全集·玉器》、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玉器全集》一至六卷、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國古代玉器》、張廣文的《玉器史話》、香港李英豪的《鑒別古玉》、《民間古玉》、《護身玉》、《保值白玉》。台灣古玉專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鑒定全集》(上、下冊)等。

二、直接接觸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看,應該儘可能多地上手細看各門各類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覺出其中的區別。真古玉器玉質老舊、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漿滋潤。新玉沒有這些感覺。

三、至少宋代就出現仿古玉,當時有人以虹光草偽造雞血沁,清以後造假越來越多,也有前無古人的創造,如"狗玉"、"羊玉"、"風玉"等新品,引人上當。

四、古玉器的仿品、贗品大都採用價格低廉的岫岩玉、獨山玉、藍田玉或其他低質雜玉,這些玉硬度大都低於5.5。和田優質玉料每年產量極少,市場價每公斤已逾十萬元,其硬度為6至6.5,因成本和加工難度高,作偽者極少採用和田白玉。

五、一般小鋼刀硬度為5.5左右,用力戳玉器,仿品、贗品就可以一目了然。

六、市場上已經出現的以玉粉經人工高壓合成的偽玉,顏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鑒別時要特別留心。

七、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銀沁、屍血沁、硃砂沁、銅沁、表面氧化層等,贗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些是火烤的,有些是用化學藥水浸蝕的,弄清楚相真品和贗品在顏色、光澤、厚薄諸方面的差異和區別,

八、玉器表面的雕刻線條斷面不同,有V型,半圓型和U型等,U型是現代機器工特徵。

九、雕刻的線條槽口表面皮殼,在顏色、包漿等方面一致的是真品,線條槽品兩側邊有毛道崩裂現象是現代"機器工"的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改變一生 的精彩文章:

《福祿雙獸耳抱月扁壺》為何乾隆時期藏品如此受市場上藏家的鐘愛

TAG:智慧改變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