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深山古剎藏多肉,盡顯空靈清凈之美!

深山古剎藏多肉,盡顯空靈清凈之美!

前言

關注百科 · 遇見美好(微信號:duoroubaike)

正文開始:

感謝作者【張斌】的原創投稿分享

編輯整理:百科君

作者坐標:江蘇省 鹽城市

本文目的地坐標:遼寧省撫順縣青龍寺

觀音菩薩贊

 觀音靈感歌(童音唱誦版)

覺慧兒童合唱團 

00:00/07:36


有一種生活,不爭朝夕,心靜無瀾,陽光很暖,節奏很慢…


有一眾植株,紅得熱烈,綠得妖嬈,粉得媚俗,透得晶瑩。

有一處景緻,空谷幽蘭,禪意蕭瑟,人在畫中,甚至能感到空氣中清新又靜謐的氣息,如果身臨其境,一定更震撼!


怎一個美了得:淡然之洒脫、輕盈之靈氣、靜謐之出俗、唐詩宋詞的意蘊……


理想的世界裡,總會有一個如畫般的世外桃源,有鳥語花香,有多肉相伴,無人世紛擾。


這是哪裡啊,滿廊的多肉?小釋迦?白雲,藍天,青山…寺廟的背景怎麼感覺到那麼觸目沭魂!


深山有古剎,寺好因崗勢,

青山當佛閣,多肉滿僧廊。


這是一個遙遠的,恍若菩提般的肉友的作品。第一眼看到就被打動,簡單的畫面,無從談起的攝影技巧,肅穆的古寺與嬌艷的多肉,頑強的生命與凈化的心靈,絕對的衝突,卻又完美的組合~


徵得大師允許,借圖拿來碼字成文…


希望潦草而成的文字,沒有辜負這靜謐的美景~


撫順青龍寺,地處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撫順東南52公里處的後安鎮境內,地處長白山老龍崗余脈南麓。

一年四季景色怡人。

春天,野谷山花滿壑,布穀 聲聲;

夏天,嘉木秀蔭蔥鬱,泉水丁咚;

秋天,滿山紅葉盡染,飛霞霽虹;

冬天,白雪倚地拍空,素裹乾坤。


置身青龍寺悠遠的鐘聲里,我們寧靜的塵俗被洗禮得如此純粹善美……


《三寶歌》的恢宏激越、《觀音菩薩贊》的悠揚柔和,令人在旋律中感知佛陀的慈悲、佛法的宏深、僧寶的偉大。


山環水繞濃妝淡抹,水墨丹青山剪水裁,給您帶來翠屏十里、風情萬種的原始魅力和天籟韻致……


鳥音的幽遠和浸心的清爽;給予您的是先賢的智慧和經年的感嘆~


奼紫嫣紅的四季,

飛揚的晨鐘暮鼓,

空谷流轉的禪語,

鳥語婉轉於檐後。

如此清靜而唯美,依山畔水,環境優美,溫差適怡,日照正好,可謂養肉得天獨厚之寶地!


六小時以上的光照,讓它們艷之更甚,燦之愈烈!如同上帝遺失人間的調色板!

彷彿被遠古天地塌陷後燃起的天火狠狠地燃燒過,才有了如今這般艷麗到極致的色彩。


凡塵俗世中的每一個驚艷,每一次清歡,或近或遠,或濃或淡,或恩或冤,或冷或暖。


世間萬物總是衝突的,對立的,卻又和諧的,統一的,正如這莊嚴的古寺,與靈動的多肉~都是刻錄在年華里的膠捲,把你的人生成全。


即使是一場空喜歡,如此不堪,如此簡單。也讓你今生豐盈飽滿,了無遺憾。


看到了古寺的靜謐,不過是自己內心的安寧。看到多肉的活力,也不過是自己靈魂的躁動。


師道高深,酷愛養多肉,竭盡追求:"實相真如,離苦得樂;為一切眾生,願得阿耨多羅叄藐三菩提。"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最美麗的恩賜,留一片凈土在心中,步履從容堅定。"


大師經常與多肉交流,〞我心中所想,他們都是知曉的。〞只聞花香,不談悲喜,心中有大海,春暖花自開,心有桃源,何處皆是水雲間。


快樂與超然的種子,無需真正尋一處山水,無需真正遠離喧囂,只要我們的心覓到了桃源的入口。

"歲月枯榮,如是我聞~應作如事觀~感恩它們在最美的年華陪伴我,給我帶來的點滴。"


卍釋迦空林卍語:人生苦短,有夢就去追,珍惜所有,感恩一切,如此無憾,得大自在。


走進大師的盆栽,你的心會為之一振,遂又會為之一暖,那種視覺盛宴,從一縷細葉,到一棵萌物,及至一件造型,在潔雅的寺堂中,以唐詩或宋詞的姿勢,活色生香著。


這樣的盆器配肉肉,已經不僅僅只是美,還有一種空谷幽蘭之淡然洒脫的感覺……意境,把肉肉的美賦予了靈魂……


迴廊中的每一處盆栽,每一尊禪器、每一個場景、每一處小品,既具詩意,似乎又頗具禪意,凝聚著養肉人的心血,也彰顯著大師的審美高度。


佛門凈地搭配上肉肉,樸素、寂靜、謙遜、自然……的格調,如同禪的智慧一樣,可意會不可言傳。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生苦短,有夢就去追,珍惜所有,感恩一切,如此無憾,得大自在!"

釋迦牟尼:「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若無相欠,怎會相見!


靜悠心生,禪語耳邊,低吟,善念一世。


拈花一笑,白雲千載空悠悠。


赤、橙、紅、綠、青、藍、紫,陽光沐浴下的肉肉像彩虹般美麗,


萬流歸宗,百川納海,化導群迷,普攝諸機,接引眾生,同登彼岸,共證菩提。


釋迦空林大師踐行中國禪宗「寓修行於生活」這一積極的入世和出坡的優良傳統。

養多肉勤耕不遂,四點起床,早課,誦經,修法,出坡勞作……光大了修行人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不但展現了其栽育養肉解除身心的固執,更在「動」中捕捉禪定佛心。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愛極了這安靜,愛極了這寂寞,山的寂寞,水的寂寞,禪的寂寞,無論世事經歷了多少滄桑變遷,它們都一如既往地靜默無言。


走近一盆盆五彩斑斕的多肉,我在想,隨著人們審美觀的改變,崇尚綠色自然、反璞歸真意識的提高,這深山古剎的多肉或許將會於詠禪、祀祭之後,成為青龍寺的又一道風景吧!

多肉的文化,需要你我來推廣!好文記得要多分享哦,讓更多人愛上多肉!用植物的力量去影響和治癒我們身邊的人!

讚賞本文

目前公眾號讚賞功能有所調整,以作者微信讚賞碼代替系統讚賞,若您要讚賞作者請直接識別微信讚賞碼,讚賞給本文作者!

廣告ADVERTISEMENT

本篇文章經作者獨家授權微信公眾號:多肉植物百科(ID:duoroubaike),文章內容不代表公眾號觀點和立場!百科已與第三方互聯網版權維權公司簽約,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嚴禁其他平台私自轉載!如發現盜轉,將進行侵權追責!歡迎網友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肉植物百科 的精彩文章:

時光美化了多肉和我的世界!
折騰吧,養肉人!漂亮的軀殼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TAG:多肉植物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