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urface Go:微軟的浪子回頭

Surface Go:微軟的浪子回頭

2018年7月10日,和3年前Surface 3沒有發布會的低調上市一樣,微軟推出了Surface Go,一款依然被定位於廉價、教育領域的入門級別設備。

Surface Go

依然是10英寸PixelSense顯示屏,解析度為1800*1200(217PPI),Surface標誌性的3:2屏幕比例,對比度為1500:1。尺寸上為245*175*8.3mm,重量為522g。擁有可以最大165度開合角的背部支架。配有一個USB-C介面、一個3.5mm耳機插口、一個Surface Connect介面、一個microSD存儲卡介面。

硬體配置上,均採用Intel Pentium Gold 4415Y處理器。低配採用4GB內存和64GB的硬碟(eMMC),其他配置為8GB內存和128GB或256GB硬碟(SSD)。

機身設計更為圓潤,邊框和邊角處理更圓滑。機身沒有風扇和散熱口,於Surface 3一樣靠被動散熱。

處理器是2017年中發布的Pentium 4415Y,為第七代「Kaby Lake」系列的產品,性能低於Pentium 4415U。這款產品為雙核四線程處理器,基礎頻率為1.6GHz。內置Intel HD 615顯卡。

目前市場上除了Surface Go之外也沒有別的採用相同CPU的產品,所以其性能和發熱表現也只能等具體上手才能判斷。從微軟專門找人寫的文章來看,其圖形性能比當年Haswell的Core i5 4300U還快30%。

續航時間理論為9小時視頻播放,微軟並未提供電池容量。配備了生物設別的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前置500萬像素攝像頭,後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基本是能用的範圍。

機器依然支持把筆吸附在左側邊緣,支持現有的4096壓感手寫筆。

與Surface 3簡單做一下參數對比:

從尺寸和重量上簡單對比,可以知道Surface Go更進一步壓縮了體積以增強便攜性,在重量上也進一步降低了。雖然在之前的新聞報道中Panay並不認為Surface Go是Surface 3的繼任者,不過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個曾經被微軟放棄很久的設備。

當然尺寸上的差異也註定了無法使用Surface 3的鍵盤蓋,乖乖買新配件吧!

Surface Go的鍵盤蓋配件

此外,Surface Go默認搭載的是Windows 10 S,也就是只能夠通過微軟應用商城下載應用的「廢物」系統。不過依然可以免費升級到完整版本的Windows 10。

雖然很多人對於Surface 3好評有加,但是微軟顯然對於Surface 3並不滿意。微軟在產品分類上非常謹慎,堅決不允許兩個產品線出現絲毫的重疊。在性能上,Surface 3與Surface Pro 3拉開了非常大的差別,但是在尺寸和便攜性上,微軟認為Surface 3的10.8英寸屏幕與Surface Pro 3的12英寸屏幕差別並不是特別大。所以之後微軟並沒有推出Surface 3的繼任者。

Surface 3

在Intel的CPU中,由於微軟在Surface Pro產品線的最低配置都配備了Core M系列處理器,還是M系列最低定位的M3系列,導致註定Surface 3的繼任者無法使用Core M這款Intel專門為無風扇使用場景設計的CPU。在Atom徹底被Intel拋棄之後,微軟似乎也沒有更合適的選擇了,Pentium系列的CPU自然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同時,微軟進一步壓縮設備尺寸,在尺寸上進一步拉開與Surface Pro產品線的差別,從而增強產品特徵,防止產品線互相打架。

在售價上,國行預期最低配置裸機價格為2988元。但是沒有鍵盤蓋沒有手寫筆的Surface是不能用的,加上大約在700元左右售價的鍵盤蓋和700元左右的,最低配置依然要4500元左右。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最低配置基本沒法用的,4GB內存即使運行Windows 10系統本身也捉襟見肘了。按照低配2988元裸機售價,8GB內存128GB硬碟的配置價格大概在4200元左右,加上鍵盤蓋和手寫筆大概在5600元左右。看似性價比依然不是特別高,畢竟配件實在是太貴了……

Surface Go

在美國,入門級別的教育市場基本被Chromebook統治了。得益於低廉的價格Chromebook在很多學校成為了課堂教學很好的選擇。當然,蘋果也沒有閑著,iPad在教育領域所佔分量也越來越大,蘋果2018年的iPad更新,直接目的就是用相對低廉的價格爭奪教育市場。誠然,無論在哪個領域,擁有Windows系統的Surface設備本應該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其並不低廉的價格讓其競爭力並沒有太大優勢。

撇開美國不說,大洋彼岸的中國在「智慧教育」或者說數字化教育的路上才剛剛起步。電子書包依然還是大城市少數學校的「特權」,電子課本數量少、質量低,即使是教師教學能力也並不能很好適應高度數字化的教學方式。而這反而是最富有潛力的領域,一個尚未被開發的巨大市場。但是在中國在教育領域的競爭對手就不再是谷歌的Chromebook或者蘋果的iPad了。而是一眾Android平板廠商和Windows平板廠商。與之相比,Surface Go雖然在做工、質量甚至使用體驗上都會略勝一籌,但是價格依然是其最大的制約因素。

但總而言之,微軟重啟Surface 3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微軟也的確在小尺寸平板電腦領域需要一款產品。美中不足的是喜歡擠牙膏的Intel依然沒有發布第八代的Pentium移動處理器,所以在2018年中旬微軟也只能提供一款Kaby Lake架構的處理器。這也算是吹毛求疵了,畢竟這款產品的賣點不在性能上。

在課堂教學上,Surface Go較弱的性能就可以忽略了。PDF、Word、幻燈片瀏覽,網頁和簡單的演示、教學應用使用,相信根本不是什麼問題。設置簡單的編程任務也完全足夠應付,譬如如今在國內如火如荼的「機器人課程」,樹莓派、Arduino編程也不在話下。畫畫、互動教學等領域也性能足夠。除了遊戲和視頻剪輯,基本上小初高的教學應用不成問題。

在中國教育市場上,微軟不僅僅要多跑跑學校,更可以和一些專業的教育內容、智慧教育建設廠商合作,擴大Surface在課堂教育中的佔有率。私以為,用Surface之類的Windows平板充當課堂教學工具才真正不是在坑學生花冤枉錢。畢竟對於孩子來說,Windows可謂「無所不能」,教育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讓學生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么?

Surface Go

因此Surface Go面向的市場群體應該是「批量採購」為主的企業、教育、政府部門等。統一採購,統一裝備,統一部署應用。

而對於個人用戶而言,Surface Go就非常適合那些天天要拿著筆記本到處跑的人。在Surface 3時代,自己一直在使用Lumia 800手機。那時候購買火車票只能通過12306網站,而這個網站只能用IE瀏覽器下單。在自己外地工作的到處跑的日子裡,Surface 3真的非常方便。自己用一個文件袋就把Surface 3連同鍵盤蓋、手寫筆、電源全部囊括,帶著出門也絲毫不覺得有什麼負擔。同時如果在擁擠的綠皮車上拿出來也不過多佔用空間,非常受用。這也是為什麼自己對Surface 3戀戀不捨的原因。

可是同樣自己也要忍受Surface 3帶來的孱弱性能。作為一個碼農,自己公司當時使用的是Eclipse開發J2EE的系統。無論是運行Eclipse還是調試運行程序,Surface 3都力不從心了。所以在一段時間中,自己攜帶了筆記本和Surface 3,把Surface 3純粹作為iPad的替代品。

但隨著Surface Go這種小尺寸平板最終塵埃落定,微軟在之前畫過的另一張大餅:Windows 10 on ARM,又開始愈發前景迷離了。聯想、華碩、惠普老實巴交地響應微乳號召推出了基於高通驍龍835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平板二合一設備等,但是微軟卻似乎不再過多提及此事了。基於國外的評測來看,雖然微軟的確做到了在ARM架構上運行x86程序(只能是32位的程序),但是其速度和體驗都非常不盡人意。Windows 10 on ARM更多像一個聽起來很美好的實驗項目。

最後不得不吐槽一下,已經8102年了,為什麼Surface Go屏幕邊框依然還是停泊休伯利安號最好的港灣?當然很多人又會跳出來說iPad也是這麼寬……

極致的移動性,是多少人的菜呢?

不過假期觀望的大學生小夥伴們可以先蓋棺定論了,Surface Go顯然更適合那些不怎麼打遊戲文科生,偏向於輕度應用。或者作為iPad的替代也非常不錯。

依然是如果真的用來幹活和玩遊戲,還是推薦在有一個啥都能幹的主力機的情況下,在用Surface Go作為移動臨時辦公的補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ugix 的精彩文章:

小電腦未來的大賭註:微軟Surface Go
因為Note8,我進了電容手寫筆的坑

TAG:Augi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