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利益天秤所側重時,「偉大」才被逼顯現出來——《我不是葯神》的觀後感
GIF
原本沖著《動物世界》的安利跑電影院的,後來因為表妹說《我不是葯神》正在做特價點映,才19.9元一張票,於是毫無原則地爬到新牆頭。
僥倖心理下,發現了這部不可直視的好電影,以至於看完之後就迫不及待地跟別人安利,說它將是國產商業電影之光。
△作者朋友圈截圖
開始還以為這是一部喜劇,妄想笑出豬叫的我最後出來哭成豬頭,也是蠻為難自己的。
豆瓣影評上一路高歌的評分,看得出口碑炸裂,良心推薦各位有空就去電影院看看,為我們山爭哥哥爭口氣,保住這部難得的上佳影片。
△你一票,我一票,山爭哥哥C位出道
△豆瓣短評
今天我想聊聊,這部電影里核心聊到的一個事情——窮病。
製藥集團通過長時間的養研發團隊得到的專利藥物,拿著短短十幾年的專利權,如果不是靠買葯賺錢,難道憑藉一口歐氣懸壺濟世嗎?病人要生存,難道科研不需要發展、研發團隊不需要生存?當利益天秤傾向製藥集團的時候,意味著病患付出更高的代價。
然而窮病患卻卡在了價格上,那麼一條利益鏈走不通,自然有窮對策——廉價仿製葯。
△《我不是葯神》電影截圖
你說仿製葯可不可恨?
好比一個原創作家,嘔心瀝血好幾年寫出十萬字著作,卻被人輕巧用寫作軟體一搬,還搬出個熱門了,你說可氣不可氣?
原著作家尚可頂著壓力討個著作權,但製藥集團去追討自己的專利權的時候,因為仿製葯的另一端連接著病患的生命,討與不討,兩條路都堵死了。
——討,得對得起付出的成本、研發的團隊、運轉的集團;
——不討,被絕大多數病患的求生道德觀所壓制,成為「偉大」的公益集團,否則就是一個罪大惡極的反派大Boss。
我想這部電影裡面非要挑刺的話,就是編劇和導演將製藥集團單純地放在了反派的位置上,成為眾矢之的。
電影藉助一個病患的嘴,說出了所有病患的心聲:
我還想活著,我不想死。
但他們因為患病所需的藥物,把房子吃沒了,把家也吃垮了,也曾想過死,但對生的本能的渴望,卻時刻提醒著自己。
△《我不是葯神》電影截圖
因為仿製葯便宜且藥效與正版相同,於是病患們成為了藥販的庇護傘。
但裡面也有一幕:
程勇將代理權交給另一個職業藥販之後,仿製葯被新藥販壟斷,於是價格一路飆升,眼看著原本5000元一盒的仿製葯漲到20000元一盒,患者們的臨界值一點一點提升,最後被突破後,職業藥販被病患匿名舉報了。
曾經的保護傘,卻變成了致命的利刃,你說多戲劇。
而從這裡,我想起了一個名詞——「割韭菜」。但仔細想想,有時候「窮」是真的一貧如洗,但有時候,也有可能只是因為「窮怕了」而已。
電影主角程勇在頓悟了「棄利濟世」之後開始散發神性光芒,遊走在法律邊緣不斷試探,當一個人認同了自己所做事情的意義,才會擁有促使自己不斷堅持的動力。
△《我不是葯神》電影截圖
他的偉大,不僅在於個人將好友的死背負在自己身上、把其他患者的希望背負在身上,更是聽到了一個群體的訴求,並付諸行動,意圖撥平利益天秤,迫使國家組織通過合理干預而達到各方的平衡。
事實上,這是一個社會系的龐大問題,裡面錯綜複雜的結構和BUG都需要一大批人力的投入和修正,但正因為矛盾的存在,才不斷促進社會朝著螺旋上升的方向發展。
終將是會越來越好的,給未來一點希望吧!
-END-
往期專訪回顧
《年近30歲第一代90後》
希望你能抽空,
去電影院感受一下這部電影的內涵,
或許你能有更多收穫,
祝好~
Never mind,
麻煩記住我是怪誕偽少女團仔就好。
GIF
▼
我們是最親愛的蛇精病院的活潑病友們,
你有葯嗎?
【貓科樹洞】公眾號


TAG:貓科樹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