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刷《我不是葯神》,孩子突然提問,第二天跟他講了這7個道理!

二刷《我不是葯神》,孩子突然提問,第二天跟他講了這7個道理!

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容不得丁點馬虎,尤其是在孩子樹立世界觀的年紀里,作為家長,總得多操一份心,幫助他過濾一些糟粕知識,比如看電影,家長可以先看一遍,要是覺得對孩子有益,才帶他去二刷。

最近幾天《我不是葯神》火遍大街小巷,朋友圈也被刷屏,看了點映的我,在孩子正式放假後,第一時間約他去了電影院。

和去年《戰狼2》的熱血燃燒不同,《我不是葯神》更多的是一種無能為力,孩子回家路上久久沉默不言,到家後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家不富裕,會不會連電影都看不起?

這與我的初衷不相符,我原先以為,孩子會站在「生命」或者「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沒想到卻是直接將金錢和自己的享受掛鉤。

所以我組織了一夜的語言,第二天,跟他講了這7個道理。

1、世界上總會有個人,會為你奮不顧身!

電影里有個悲劇人物呂受益,他為人父為人夫,可厄運偏偏降臨在他身上。他掙扎過,好不容易有了一絲希望,能看到孩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那一瞬間,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就是父愛。

大多數的父愛,是沉默的,但父親對孩子的愛,從未減少分毫,他會為孩子,奮不顧身!相信你以後,也會如此,可是別忘了,父親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有什麼重大抉擇,最好聽一聽父親的意見。

2、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電影里,大家都在求活,用完存款賣掉房子,不停的妥協不停的忍讓,唯獨彭浩,一心求死。當他駕車離開時,其實已經定下了他的結局。

彭浩床邊的那張火車票,無聲的告訴我們,他是想要明天的,不過意外先來,再美好的明天也成了過往雲煙。

所以我們要幸福當下,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3、做人要有良知,要知錯能改!

電影里的張長林,是一個純粹的假藥販子,他的底線是假藥吃不死人,可在所有人看來,他缺少了做人的基本良知。

他賣假藥找托,賣仿製葯加價。這樣的人,自然得不到群眾的擁護,但在最後關頭,他的人格得到了救贖,在減刑的巨大誘惑面前,打死不開口。

人這一生,誰沒得錯呢?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4、人生要心存希望!

信上帝的劉牧師,卻被上帝給拋棄了,他有改變信仰嗎?沒有!他一直在用自己的信仰,給同病相憐的病友一絲希望。

God bless you!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有低谷,但在低谷期,要一直相信希望的存在,並為之努力。

5、自己所堅持的,也有可能不被他人理解!

警察曹斌是一個矛盾結合體,他想堅持警察的本分,可病友們確實吃不起正版葯,該不該把販運仿製葯的抓起來?

他抓了兩次,第一次抓到數十個病人,第二次害死了彭浩。

然而赤裸裸的現實擺在曹斌面前,他所堅持的,根本不被人理解。那又該怎麼辦呢?電影告訴我們,選擇權在你自身,你問問自己,覺得是對的,就去做。

6、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電影里有個單親媽媽劉思慧,為了女兒,可以做任何事,可要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看,她的某些做法,確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你總有一天會長大,可能會覺得爸媽的某些做法,丟了你的臉。不過,這就是生活呀,不要只看表面的「且行」,更要體驗背後的「且珍惜」。

7、見義勇為可以有,但要量力而行!

主角程勇,開始賣葯是圖錢,後來才是為了救人,直到那一刻,他在電影里的光輝,才正式散發出來。

孩子,你現在的人生,當然達不到這種高度。但是你在學習生活中,也許會碰到需要你見義勇為的事情,到了那時候,你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力量,究竟可不可以扭轉局面,如果不可以,趕緊去求助警察叔叔!

孩子聽完後,若有所思,然後抱起他的存錢罐,小心翼翼的出去了。回來後,存錢罐空空如也,他看著我堅定的說:「我長大後,要當醫生」

我點點頭,挺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尚書談 的精彩文章:

TAG:尚書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