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泰國沉船事件:「人禍比天災更可怕。而你褻瀆生命的樣子很醜。」

泰國沉船事件:「人禍比天災更可怕。而你褻瀆生命的樣子很醜。」

這是你打開的第

6篇文章

文 / 西米

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看這個新聞的時候,我潸然淚下。

2018年7月5日,因泰國兩艘遊船在返回普吉島途中遇到特大暴風雨,船隻沉沒,8名男孩,5名女孩,10名成年男性,18名成年女性,還有3名遇難者尚未打撈起無法判定性別。總共44人遇難,仍有4人失蹤,75位幸運兒獲救。(因寫文章和發文章的時間不同,數據如有不對以實時數據為準)。

GIF

這本來,該是一場開心的旅行,是四個大學生的畢業旅行,是一對夫妻的蜜月旅行,是一家五口的家庭狂歡。可到了最後,卻被這洶湧的海水刷得支離破碎。像是一場夢,一場活生生的噩夢。

「從你身邊漂過去的除了屍體還是屍體」

-湖南,女,譚昕妍,25歲,職業幼師-

事件發生的時候,她被沖向了海里。她奮進全力游著,企圖在這茫茫的海水中尋找到一個活人陪她一起游。「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就這麼死了,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傷心的,這讓我一直堅持了下來。」

可她卻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但是從你身邊漂過去的除了屍體還是屍體,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對你說話。」

那種無助,那種絕望像是撕扯著我們的喉嚨,讓我們無法發聲。可最後,只能含著淚,往前走,往前游。如果那個時候哪怕有一個人、有一個物,讓她知道,她還活著,可以活著,那該多好。

可是沒有,一個都沒有。

那些從她眼前活生生漂過的,曾經鮮活的,有過體溫的,都已經不再了。

「把一輩子的泳都游完了,再也不會玩這種極限項目了,以前覺得挺好玩的,但是見過死亡之後,才會發現生命原來這麼渺小。」她輕輕得說。可這樣的極限項目,卻從來不存在著。

「她還那麼小,他們三個人留下一個,我死了,無所謂。」

-浙江金華,男,鄭蘭慶,57歲-

「你不要拉我。」是妻子的這句話。

那時,巨浪不斷,船隻顛簸得,鄭蘭慶的妻子沒站穩摔倒, 磕破了膝蓋,隨後,往下跳的時候,他想去拉妻子的手,妻子說:「你不要拉我」。

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等他死裡逃生後,將面對的是一袋子「舊物」和再也回不來的親人。他打開緊緊拽住的袋子,慢慢的數著:

這是我外孫女的衣服,我想給她(的遺體)穿。

這乒乓球是她喜歡玩的,我想把她放進去,她天天玩這個乒乓球;

這個是我女兒的,只留下這點了;

這個是我老婆的衣服;

……

他像個無助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就剩下他一個人了?為什麼只能剩下他一個人?他多希望:「他們三個人留下一個,我死了,無所謂。

那都是年輕的生命啊。他的女兒、女婿是阿里巴巴的員工,三十歲才有了這麼一個小孫女,連一聲「媽媽」都還沒來得及學會念,就要走了。

可他沒有辦法,他能做的就是處理後事。為了擔心遠在祖國的爺爺奶奶無法接受,打電話告訴這個背痛的消息前,還特意提前等好了救護車。久久無聲,滿滿淚水。

我們的生命,當面對天災的時候,是懦弱的,是渺小的,無路可退,無力可爭,就連最終幸免於難,都不知道到底是上帝的恩惠,還是上帝的懲罰。

可這真的是天災嗎?

你笑著的樣子真丑,你褻瀆生命的樣子更丑

出事之後,泰國副總理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稱遊客「不顧警告執意出海」,並進一步笑稱「這是中國人害中國人。」

是的,從船隻抖動,風浪捲起的三十分鐘,沒有一個人因為生命的本能而自救?是的,當救生衣存在,可以活命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因為渴望生命而穿上?更沒有人一個人,在漂浮不定的海面上產生恐懼!

螻蟻尚且知道偷生,人卻不知道要活命?更何況你綠旗掀起,直至登船已久,動蕩已生,救生已脫,方知遇事,何等可怕?甚至連要一個親友的屍體,都要人窮盡證據去證明。

真正可怕的是,你推卸責任,不理事實,笑談生命。

其實,天災不可怕。因為,沒有一個人能躲得過。說句更實在點的,每個人生命的有限,本來也就是天災的一種。但它給了我們有限的生命的同時,也給了我們無限的愛。

這些愛里,有來自親人的,愛人的,朋友的,甚至是陌生人的。正因為這些,所以我們才能生而活。可這並意味著,你能褻瀆生命,枉稱天災。

2011年的時候,駐清邁領事館曾稱:外國遊客車禍死亡率,泰國高居第二位。2017年的時候,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2017旅遊與競爭力報告,分析全球136個國家旅遊狀況,排名出2017年全球旅遊最危險的20個國家,泰國被列為第19名,入榜「最危險的20個旅遊目的地」之一。

毫無安全的水上活動設施+毫無規則的交通騎行+毫無責任感的事前處理、事後推脫責任感卻成就了泰國旅遊業的發達,這真是極大的諷刺啊。

我不介意大家不去泰國,畢竟命是你自己的。

我也不鄙視泰國人,因為人總有好的。

但是,說實話,你褻瀆生命的樣子很醜。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潤如玉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溫潤如玉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