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斯拉來了,鯰魚還是鯊魚?

特斯拉來了,鯰魚還是鯊魚?

遲到4年之後,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靴子終於落地。

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將在上海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

與此同時,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也已簽署合作備忘錄,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同步揭牌。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正式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正式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自2018年7月28日起實行。而在此之前,外資車企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只能通過合資形式存在,且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過50%。

而對於掌控欲極強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來說,從計劃在中國建廠開始,自始至終的目標就是謀求獨資。

中國積極擴大開放的姿態,以及上海的綜合優勢,讓馬斯克終於等來了他想要的結果。自此,特斯拉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馬斯克的勝利

事實上,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消息,已經像電視連續劇一樣上演近4年時間,而其與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博弈就在於:獨資or合資?

據媒體報道,上海浦東最早進入特斯拉視野。一位參與初期談判的當事人透露,2014年馬斯克就考慮過在上海浦東建廠,希望共建充電樁、拿造車資質、獲得建廠土地優惠政策等,但不想和當地車企合資。結果當然是沒有談攏。

隨後,特斯拉開始了漫長的全國「海選」,北京、深圳、廣州等各地政府都和特斯拉有過接觸,而「獨資建廠」這一條件始終未變。上海金橋集團、上海電氣、上海臨港等上海本地企業,以及長安、江淮等車企都曾與特斯拉傳過「緋聞」,但均被當事方否認。

2017年6月22日,一張帶有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兩方名牌的疑似現場簽約照片流出,雙方簽署投資建廠協議的消息開始流傳,最終結果仍是不了了之。知情人士透露,當時雙方在獨資建廠等問題上的博弈尚未結束,拉鋸仍在繼續。

轉機出現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宣布, 2018年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今年5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獲得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股東為特斯拉香港有限公司。特斯拉入華進程終於啟動。

之後的6月5日,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特斯拉將在中國建設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工廠,該工廠被命名為「Dreadnought」(無畏戰艦),不僅生產電池,還組裝汽車,可能在生產的車型包括Model 3和跨界車型Model Y。

6月28日,《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布,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正式取消。這一政策對特斯拉來說,無疑是巨大利好。

7月10日,特斯拉在華建廠的消息終於落實。

上海市市長應勇(左)與特斯拉CEO馬斯克握手 圖片來源:上海發布

特斯拉的「中國夢」

可以看出,雖然過程頗為曲折,但特斯拉的「中國夢」始終堅定。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對特斯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數據顯示,中國市場為特斯拉2017年的總營收做出了大約17%的貢獻,在華年銷量估計為1.5萬輛,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而對於特斯拉來說,中國的市場潛力還遠沒有被徹底挖掘。

5月19日,Model 3亮相長沙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另一方面,特斯拉2017年第四季度凈虧損為6.75億美元,2018年第一季度凈虧損為7.85億美元。愈發嚴重的虧損讓特斯拉被投資人「千夫所指」,甚至「被破產」,這其中的關鍵則是產能問題,這也是其急於在華建廠的一大原因。

2017年7月初,第一台Model 3在特斯拉的美國弗里蒙特工廠下線。根據馬斯克當時給出的產能時間表,首批30輛車交付後,特斯拉的生產將按照8月100輛,9月1500輛,再到12月實現每月2萬輛的節奏指數級增長,直到2018年交付完畢。但此後,特斯拉推遲了Model 3的交付時間。

知名汽車評論員田永秋表示:

特斯拉一直在計劃國產,因為Model 3面臨產能問題,急需擴張。此外,特斯拉也需要在中國和歐洲的投資來維持股價。這一系列原因讓其需要儘早在中國建廠。

環境越來越緊迫,加上產能也需要儘快釋放,馬斯克終於坐不住了。而且,攀上上海臨港,也可能解決特斯拉國產對資金的渴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強力支持,「雙積分」政策已正式落地。若特斯拉落地國產,還可通過出售積分來獲得額外「收入」。此前在美國市場,特斯拉就曾靠此收穫頗多。這都將有助於特斯拉早日實現盈利。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我們能省多少錢?

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特斯拉汽車出口到我國需要繳納關稅,現在我國對美國進口車稅率又進行了上調;入華後,特斯拉還需在倉儲、物流等環節上花費大量資源,國產後可降低這些費用。」

那麼,特斯拉國產後,中國消費者到底能省多少錢?

7月6日起,中國正式提高美國整車進口關稅,上漲幅度由15%調整至40%。目前,特斯拉在華銷售Model S和Model X兩款產品,售價最低的Model S 75D價格由71.06萬元,上漲至84.99萬元,漲幅13.93萬元。相比之下,Model X的高配版本漲幅最大,從131.56萬元上漲至157.22萬元,漲幅高達25.66萬元。

儘管在自貿區獨資建廠而非合資建廠,沒有進口關稅減免,但如果按照特斯拉的銷售模式來看,特斯拉依然能獲得很多價格上的優勢,未來有望不再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特斯拉的定價模式:

特斯拉中國售價=美國售價 × 匯率 + 運輸與裝卸費 + 關稅和其他稅 + 增值稅

在中國建廠,首先每輛車就能免掉 3600美元的運輸費,這樣車價先能降低兩萬多。

同時,隨著政策調整,當特斯拉已經上線新國標充電介面並且在未來國產後,又能省下 10% 的購置稅,這樣百萬級別的 Model S 又能省十多萬元。

另外,再加上用國產零件和中國勞動力,特斯拉的生產成本還能下降不少。

「上海的汽車產業鏈完備,人才儲備豐富,對汽車製造業很有吸引力。」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產業發展首席規劃師顧長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上海,臨港有足夠的土地建設工廠,還鄰近碼頭和港口,未來進口零部件等物流都非常方便,如果特斯拉建廠,將大大節省成本。

業內人士估算,特斯拉國產後,最終價格預計將降低1/3,而基礎版Model 3的價格也有望進入30萬元區間。這個價格無疑十分具有競爭力。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不過,這艘「無畏戰艦」的建設速度並不會很快。據接近項目的知情人士透露,簽完協議之後還要大半年時間才能拿地,然後再建廠,「最快也要明年春節後才能開始動工」。

7月10日,在簽署投資協議後,特斯拉發表聲明稱:

我們預期,在得到一切必要的批文和許可以後,將在不遠的將來開始動工。將需要約兩年時間才開始生產汽車,再過兩到三年時間可為中國市場每年生產大約50萬輛車。特斯拉對中國市場深度投入,期待在這裡為客戶生產更多汽車。

今天宣布(在上海建廠)不會影響我們在美國的製造業務,(在美業務)將繼續增長。

狼真的來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截至去年11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47.6萬台,同比增長幅度達到64.4 %。而在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美國,同類車型去年前11月的累計銷量僅為17.4萬台,增長幅度為29.77%。

毋庸諱言,特斯拉以獨資形式殺入中國市場,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不只是一條「鯰魚」,更可能是一條殺傷力巨大的「鯊魚」。

圖片來源:攝圖網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曾表示:「特斯拉一直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對標的樣本,相比於中國品牌純電動車,特斯拉擁有品牌、做工和續航的優勢。」背後的意思不言而喻:一旦特斯拉國產化,不僅將在價格上形成一定優勢,技術層面也會對新興造車勢力形成壓迫姿態。

目前,蔚來、威馬、小鵬等等一大批國內新能源造車企業還在培育期,尚未跨過新產品交付的分水嶺。但接下來,「與狼共舞」的時期即將來臨。

不過,從更高層面來說,全球最優秀的新能源車企都向中國市場聚攏,這也有利於把中國市場變成全球新能源發展的真正主戰場,倒逼本土車企在新技術和新產品上快速迭代。這或許也是危險之中,潛藏的最大機會。

每經實習記者 黃辛旭 每經記者 張韻 綜合環球網、界面、北京商報、虎嗅網、36氪報道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