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自信應考WTO:國際籃球賽怎能為中國專設籃筐!

中國自信應考WTO:國際籃球賽怎能為中國專設籃筐!

7月11~13日,中國在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總部迎接兩年一次的「大考」:從當地時間上午10點開始,WTO開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第七次審議會議,而在WTO秘書處撰寫的193頁的《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中,開篇即指出:「中國經濟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位日內瓦貿易官員方面獲悉,中方由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帶領著一支囊括14個中國政府機構共30人在內的團隊參加了上述審議會議,中國常駐WTO代表、大使張向晨也參加了會議。

王受文在開場致辭中指出,他承認當下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並呼籲WTO所有成員堅決捍衛其基本原則和核心價值觀,即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特殊待遇和針對發展中國家成員的差別待遇,並「堅決抵制貿易霸凌主義、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

「我們強烈呼籲打破上訴機構成員遴選程序的僵局,並解決232調查和301調查等單邊主義行動對WTO所構成的系統性威脅。」王受文指出。

不過,在此次會議上,美方等WTO代表對中方做出了一些指責,稱中方是重商主義者。對於某些世貿組織成員的「不適應」,張向晨此前在《人民日報》的撰文中寫道,「我記得當年在進行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時,中方曾提出,某些世貿規則過於嚴苛,中國難以做到。對方回答,你們參加的是一場國際籃球比賽,籃筐不會為你們而降低。如今,卻有人提出要專門為中國設置籃筐的高度,真是時移世易,難以預料。」

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從量和質兩個維度都還有漫長的發展道路要走,但毫無疑問,中國需要對世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和多邊貿易體制與時俱進的改革作出更大貢獻,包括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張向晨指出,至於有人硬扣給中國的幾頂大帽子,什麼國家資本主義和重商主義者、政府干預和市場扭曲者、有組織的知識產權盜竊者,等等,我們當然會敬謝不敏。

中國總共收到1963個問題

按照WTO協議,所有的WTO成員都要面臨貿易政策審議,目前中國的貿易政策審議為兩年一次。WTO的貿易政策審議是與多邊談判、爭端解決並列的WTO三大功能之一。通常,世貿組織秘書處會向成員事前提供其撰寫的《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和中國政府提交的《政策聲明》兩份報告,而各成員可以在審議會議正式召開之前進行書面提問,中方則對此予以回答。

中方在上述審議會議上通報說,到7月10日為止,已收到來自42個WTO成員共1963份書面問題;目前中方已經回答了33名成員在本次會議前兩周提交的1627個問題,並正在處理6月28日之後提交的其他問題。

此前中國商務部在一次例行發布會上指出,上述問題涉及降低關稅、擴大外資准入、國有企業改革、補貼政策、產能過剩、知識產權保護等諸多領域。

在7月11日正式舉行的中國貿易政策審議中,除中方代表之外,其他世貿成員也有代表參會,此次在7月11日做過發言的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和日本等成員,其具體發言內容為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評論。

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政府提交的23頁的《政策聲明》報告中看到,中方再次重申了對市場逐步開放的承諾,並表示中方支持開放、透明、包容性且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系。

據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此次中方的審議會議主席由來自貝南的駐WTO大使埃洛·勞魯(Eloi Laourou)主持,他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在過去幾年一直在緩和調整,而中方更加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而非增長量本身。

勞魯還強調,自上次審議(2016年)以來,中國對其貿易和投資政策措施均進行了各種改革,其中就包括修訂「外商投資指導產業目錄」和擴大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中方還在繼續努力改革海關手續,目前中國約有三分之一的進口已經可以通過單一窗口進行報關。

第一財經記者也拿到了WTO秘書處的《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在其中,WTO方面對中方的經濟增長、貿易政策和每個產業板塊的貿易政策都做出了詳細分析。

WTO在這份報告中認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將以每年約7%的增長率實現經濟增長;同時,中國經濟實現了從投資到消費、從外部需求到內部需求,以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的增長再平衡。

WTO指出,在貿易政策審議期間,中國的消費佔增長的三分之二左右。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在2015年首次超過50%。在服務業內,電子商務銷售和旅遊服務進口尤為強勁。相比之下,商品貿易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有所下降。收入不平等和貧困水平也均在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在貿易政策審議期間收縮。2016年,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相當於中國GDP的1.8%,其大幅降低的原因緣於商品貿易順差減少。2017年,中國經常賬戶盈餘相當於中國GDP的1.3%。與此同時,在貿易政策審議期間,中國的服務貿易赤字仍在繼續擴大。

WTO在上述報告中指出,中國的商品貿易額(進出口相加)從2015年佔中國GDP的33.5%下降到2016年的31.2%,其中在2016年,出口和進口均有所下降。出口繼續由製造業主導,佔2016年商品出口總額的93.7%。同時製造業也是最大的進口類別,約佔進口的65%。2017年,商品貿易額佔到中國GDP的32.3%。

以2016年(數據可用的最近一年)為例,中國主要商品出口的目的地是美國、歐盟、中國香港、日本和韓國,上述國家和地區佔中國對外出口總量的約60%。中國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則是歐盟、韓國、美國、日本以及東盟國家等。

此外,WTO在上述報告中指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接受國之一。中國香港地區為最大的投資者,佔FDI流入的80%以上;其次是英屬維爾京群島、新加坡和開曼群島。投資流入的主要接受者是製造業、房地產、租賃和商業服務,以及批發和零售貿易。

中國也同時是一個重要的海外投資者,對外直接投資呈上升趨勢多年,不過這種增長並不像外資對華直接投資的增長那樣明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地是中國香港、美國、開曼群島和英屬維爾京群島,投資的主要部門是租賃、商業服務、銀行、製造業與批發和零售業。

重申對外開放、反對貿易霸凌主義

上述日內瓦貿易官員透露,在會議上王受文指出,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其中方式包括自願和持續降低進口關稅。

譬如,機動車輛的最惠國稅率已經從25%降至15%,汽車零部件的最惠國稅率也從25%降至6%。

而在外國投資者的市場准入問題上,即在外資金融機構投資中國銀行等諸多方面,王受文也為與會的WTO代表帶去了最新消息。

曾經參與中國入世談判的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入世以來,中國一直在進行改革,「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

近年來,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

周世儉表示,還可以看到中方將大幅降低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服裝鞋帽、廚房、體育健身用品、家用電器、養殖類、捕撈類水產品、化妝品等各種消費品的關稅,同時將在金融、製造業、農業等多個領域減少對外國投資的限制,大幅放寬市場准入,這些措施都有利於擴大國內消費,促進我國繼續向以國內消費為主要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

上述日內瓦貿易官員透露,在7月11日,共有21個駐WTO代表發表了對中國貿易審議報告的評論,大部分國家都承認中國在其經濟和貿易政策現代化方面所做出的成績,並希望中國可以持續地進行改革並維持開放政策。

不過,在會議上美方代表對中國發表了批評。

歐盟的發言則透出對中國的肯定之意。歐盟指出,此次貿易政策審議是在多邊貿易體系經受壓力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舉行的。在此背景下,歐盟聽到中國在其報告中闡述中方作為WTO價值觀的堅定捍衛者的這一概念,被「深深觸動」。

歐盟表示,希望中國可以幫助找到當前貿易問題的多邊解決方案,填補貿易規則手冊中的空白,特別是在補貼方面。

歐盟代表還說,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歐盟期待著繼續與中國合作,共同承擔責任,不僅要保障而且要加強多邊貿易體制。

歐盟歡迎中國最近宣布進一步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經濟的措施,其中包括降低關稅,取消一些股權上限並開放金融業。歐盟指出,相信這些措施將迅速有效地實施,不過也還是有進一步開放的空間和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董明珠布局未來,2000億懸念待解
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向好,盈利拐點正在到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