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經典】五次中東戰爭和中東安全框架的確立

【經典】五次中東戰爭和中東安全框架的確立

原標題:【經典】五次中東戰爭和中東安全框架的確立


作者:昊天經緯


五次中東戰爭和中東安全框架的確立


標題一、近代,中東國家的建國史:


標題二、二戰結束後英國的全球戰略調整:

標題三、第一次中東戰爭:


標題四、二戰後國際博弈形勢的總體概述:


標題五、第二次中東戰爭:


標題六、第三次中東戰爭:


標題七、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東安全框架的建立:


標題八、伊朗伊斯蘭革命、什葉派之弧:


標題九、第五次中東戰爭:;黎巴嫩真主黨的建立


標題一、近代,中東國家的建國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中東大部分領土都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土耳其人已經在這裡經營了近500年的時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9月英法俄簽署了合作協約組成協約國;1029日,奧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國主導的同盟國,從而站在了英法的對立面。

注釋:土耳其加入德國主導的同盟國與「幾百年來,奧斯曼帝國與俄國之間一直在爭奪黑海、克里米亞的控制權」有關。


在英法的支持下,位於伊斯蘭教聖城麥加的哈希姆家族(即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代)領導了阿拉伯大起義,最終將土耳其人趕出了中東。


一戰前,哈希姆家族與英國人達成協議:推翻土耳其的統治後,英國人承諾阿拉伯人建立獨立的國家,由哈希姆家族的長子費薩爾一世統治大敘利亞地區(即包含今天的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五個地區),次子阿卜杜拉通知「兩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


協約國勝利在望之際,英國人變卦了,他們覺得巴勒斯坦的地緣位置太過重要,它是歐亞非大陸的交匯點,同時也是英國勢力從埃及(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向中東方向滲透的橋頭堡。


事實上早在1915年英、法、俄三國就達成了瓜分土耳其領土的秘密協定。根據協定,敘利亞(當時敘利亞和黎巴嫩尚未分家)法國伊拉克巴勒斯坦埃及英國;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給俄國。


191711月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代表政府發表《貝爾福宣言》,聲稱「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之家,並為達到此目的而竭盡努力」。這是英國第一次將猶太勢力引進中東,英國人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引進猶太勢力來平衡阿拉伯世界的力量,從而在中東方向建立英國人主導的力量均衡,其二是切斷中東阿拉伯與埃及之間的聯繫,從而穩固英國在埃及的殖民統治。


一戰結束後,敘利亞(當時敘利亞和黎巴嫩尚未分家)成為法國的殖民地,大巴勒斯坦地區(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約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由於戰前英國人與阿拉伯人之間有協議。英國人從大巴勒斯坦地區割出來一片「外約旦」給了阿拉伯人。


這片土地與先前英阿雙方協議縮水太多,阿拉伯人就將「外約旦」調換給了「阿卜杜拉」,而將「兩河流域的伊拉克」調換給了戰功更加顯赫,或者說勢力更加大「費薩爾一世」。。我們看到今天「約旦國王」就是上述這個「阿卜杜拉的後代」。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同盟國(法國)在為了拉攏大敘利亞地區對抗德國,英法承認敘利亞宣布獨立。但敘利亞被刻意安排成了2個獨立的國家:敘利亞和黎巴嫩。


深受英國大陸均衡政策的影響,法國也在這兩個國家分別扶持了少數派掌權,敘利亞的阿拉維派(巴沙爾所在的什葉派)和黎巴嫩的馬龍派(信仰最原始的基督教),法國的想法是以後這兩個少數派政權依靠法國才能穩定國內政局,自己依然可以在大敘利亞地區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上述內容就是今天敘利亞和黎巴嫩這兩個國家的來歷。

為了參加1943年的議會選舉,敘利亞的哲學家阿弗拉克和比特魯等人組建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後來這個黨派傳入伊拉克後更名為伊拉克複興黨,並於1963年取得政權,薩達姆成為這個黨最後一任總書記。


英法承認敘利亞獨立的目的是為了阻止德軍從埃及沿巴勒斯坦、敘利亞、高加索進入蘇聯,從而與正面進攻蘇聯的部隊回合,從而在伏爾加河一線對蘇軍形成合圍。


(注釋:上述內容是德軍北非戰場的核心戰略目標之一)


在英國發布《貝爾福宣言》從而容許猶太人移民巴基斯坦後,全世界各地的在《舊約·聖經》的感召下不斷的往巴勒斯坦地區移民,最終於1948年宣布獨立,這也最終引發了前後「五次中東戰爭」。


原先居住在這塊地方上的巴勒斯坦人經過長期的鬥爭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哈馬斯(主張徹底消滅以色列)和法塔赫(主張與以色列和談)的兩個大派別。


四、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哈希姆家族的勢力離開麥加分別約旦與伊拉克,1924年,沙特家族在英國人的幫助下趁機奪取了哈希姆家族的祖地——麥加和麥地那實在的地區,從而建立了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


標題二、二戰結束後英國的全球戰略調整:


二戰中英國儘管是戰勝國,但二戰慘烈是廝殺過程使得英國的綜合國力大大衰弱。二戰中崛起的新型勢力(美國和蘇聯)急需打破西歐幾百年來一直主導世界格局的模式。


英國人敏感的捕捉到了這些種信號,在國際格局即將風雲突變的當下,英國開始主動調整其全球戰略:鑒於英國的綜合國家日漸式弱,而已經崛起的新型勢力(美國和蘇聯)必將挑戰英國在全球的地緣政治利益,從而確立新的世界格局。


鑒於此,英國人首先對其「中東戰略」和「南亞戰略」做出重大調整。

1、中東戰略調整:中東方向最具地緣價值的的蘇伊士運河是英國繼續發揮全球影響力的重要籌碼,為此,英國在巴勒斯坦地區有意識的引進猶太人。其設計初衷是:在中東培養猶太勢力來與阿拉伯勢力造成對立後,英國通過居中調節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矛盾來繼續主導中東局勢;同時,利用巴勒斯坦的地緣優勢切斷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與埃及的阿拉伯人聯合。


早在19422月,二戰尚未結束時英國就將巴基斯坦問題提交給了聯大,1945年聯合國成立,19479月聯合國就英國提交的巴基斯坦問題成立專門的委員會研究解決方案,194711月聯合國表決通過了委員會研究的《巴以分治決議》」。


值得一提的時,英國對這個方案投了「棄權票」,目的當然是為了同時不得罪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畢竟英國以後還想做「調停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矛盾的『中間調解人』」,所以要公平。


2、南亞戰略調整:194764日英國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著名的《蒙巴頓方案》,即所謂的「印巴分治方案」:方案聲明將在1947815日通過將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方式來實現印度的獨立。


英國人提出這個方案的目的是通過在南亞製造一對矛盾體(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矛盾),然後英國以中間調解人的角色出現在南亞,從而對保持英國在南亞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時,方案中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這成為後來印巴戰爭的導火索,也是英國為將來插手南亞事務埋下的伏筆: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相安無事,則英國在南亞事務上就喪失話語權了,相反如果印巴之間矛盾重重,則英國就可以以調停人的角色繼續在南亞發揮影響力。


標題三、第一次中東戰爭:


一、巴以分治決議:


19479月,聯合國成立專門委員會對英國提交的巴勒斯坦問題制定出解決方案;19471129日,聯合國大會對方案進行表決,最終方案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通過《巴勒斯坦將來處理分治計劃問題的<181號決議>》。


方案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於1948514日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阿拉伯國面積1.1萬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約旦河以西地區和加沙地區;猶太國面積1.4萬平方公里,包括地中海沿岸以色列已經實際控制的地區(這一地帶有特拉維夫、海法等城市)、加利利地區猶太人在沼澤中開墾出的部分土地、內蓋夫沙漠;使耶路撒冷市成為聯合國在國際政權下的獨立主體,由聯合國管理。

下圖為1947年《巴勒斯坦將來處理分治計劃問題的<181號決議>》劃分的版圖:



二、第一次中東戰爭的背景:


這個方案將阿拉伯國和猶太國的國土「碎片化」,本身就為將來的衝突埋下了伏筆,而


美國和蘇聯成為推動這個方案在聯合國通過的最大推手,其目的是為了將來深度介入中東局勢。


1948514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1948514日下午4點,在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本-古里安宣告以色列國成立。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通過廣播收聽了獨立儀式後,無數人激動流淚、失聲痛哭。


-古里安擔任臨時政府總理,並在隨後的議會選舉中成為正式總理兼國防部長


然後就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815日,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要將新生的猶太國扼殺在搖籃中。


三、第一次中東戰爭的過程:


()、參戰的阿拉伯各國各懷目的:埃及想要打通與中東阿拉伯半島之間的地緣聯繫;約旦想要吞併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伊拉克的費薩爾王室參戰是想讓哈希姆家族得到的英國一戰前許諾的土地;敘利亞想打通往埃及的地緣通道。

()、阿拉伯軍團發起第一次攻擊


1、埃及的軍隊兵分兩路,5000人的主力部隊沿著地中海沿岸直撲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維夫;另外一隻部隊越過加沙地帶直撲耶路撒冷。


北線沿海岸公路攻擊特拉維夫的埃及軍隊遭到以色列軍隊在特拉維夫外圍的拚命抵抗,雙方的戰事一度陷入焦灼,但特拉維夫始終再沒受到埃軍攻擊。


2、敘利亞軍隊向加利利湖出擊,攻擊約旦河兩岸的猶太居民點,並在加利利湖南端這一地區同以軍激戰。


3、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軍團的精銳部隊,他一心想奪取這個阿拉伯世界的聖城,所以戰爭一開始,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就直撲耶路撒冷。


4、黎巴嫩軍隊攻佔了馬勒基亞邊防哨所,與以色列反覆爭奪後。黎軍攻佔此地,並堅守到戰爭結束。


阿拉伯進攻路線示意圖:



()、第一次停火協議:


戰爭初期,阿拉伯軍隊勢如破竹,而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

剛剛建國的以色列國家各職能機構並沒有完全正常運行,軍隊根本無法抵擋蓄謀已久的阿拉伯諸國軍隊的進攻,眼看即將就要遭受滅頂之災的以色列向緊急向聯合國求援。


就在開戰後的第三天,518日美國代表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建議安理會命令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代表也要求安理會立即表決,美國和蘇聯都不願意看到中東戰爭就這樣結束,從而失去迅速插手中東事務的機會,於是在各方的壓力下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以色列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的停火時間來武裝自己:動員全民參戰,從而使得以色列軍隊人數迅速由開戰時的3萬多人增長到近8萬人。同時以色列美國、法國、英國、捷克採購了大量武器裝備。


反觀阿拉伯聯軍這邊,停火期間僅僅進行了駐軍地域內的調整。


()、以色列軍隊的攻擊


194879日,四周的停火時間結束後,阿拉伯聯軍本以為能夠迅速將以色列徹底趕出中東。


但得到大量武器裝備、人員補充的以色列軍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以色列速向阿拉伯諸軍發動了進攻,並一口氣奪取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整個阿拉伯世界都傻眼了。


715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命令雙方停火。


()、以色列軍隊的第二次進攻至戰爭結束


1015日,阿以第二次停火時間結束後,以色列再次迅速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以軍先後發動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從而將阿拉伯軍隊徹底趕出了巴勒斯坦。

19493月,第一次中東戰爭基本結束。


三、戰爭影響:


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以色列佔領了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的大片土地,比聯合國《巴勒斯坦將來處理分治計劃問題的<181號決議>》劃分的土地多出6700多平方公里。


大量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聯合國所規定的阿拉伯國家未能建立,戰爭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英之間的矛盾。


從此,中東陷入無窮無盡的戰亂。


標題四、二戰後國際博弈總體形勢概述:


一、美國和蘇聯博弈主戰場的轉移:


1947年美國開始實施「歐洲復興計劃」,即所謂的馬歇爾計劃。美國實施該計劃的目的是企圖通過這一計劃實現從經濟金融層面主導西歐(正如蘇聯控制東歐一樣),從而讓經濟復興後的西歐為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事實上美國能取得冷戰的勝利確實與西歐復興後共同對付蘇聯分不開。


馬歇爾計劃的另一個功能是:美國對西歐援助造成的造成東歐衛星國國家對蘇聯的「離心力」,從而增加蘇聯整合東歐的難度。


19493月,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美國、蘇聯、英國懷著不同的目的成功的將猶太人安插到中東阿拉伯世界的心臟地帶,從而為將來插手中東事務埋下了伏筆。

1947年開始,美國通過實施馬歇爾計劃來逐步實現從經濟金融層面主導歐洲的計劃;1949年開始,美國通過在西歐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來逐步實現從政治軍事層面來主導歐洲的計劃,同時通過政治軍事層面來給蘇聯施加壓力。


北約的成立直接促使蘇聯引爆了「朝鮮戰爭」,美國和蘇聯將博弈的重心轉移到東亞的朝鮮戰場,從而暫時無暇顧及中東方向。


朝鮮戰爭過程中美國通過簽署《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成功的構建了「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從而讓東北亞局勢暫時達到「力量均衡」,這種均衡讓美國和蘇聯在東北亞沒有了「繼續發揮」的空間(再發揮就會是「雙輸」的局面),美國和蘇聯在東北亞方向上的博弈暫時告一段落。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和蘇聯的博弈又再次轉移到中東方向。


朝鮮戰爭期間,1952年蘇聯支持埃及納塞爾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埃及法魯克君主王朝後,新建立埃及共和國完全倒向蘇聯。


19552月,美國幕後操縱在中東方向成立《巴格達條約》,這個軍事同盟條約簽約國有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其目的是構建一條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喜馬拉雅山脈的地緣鎖鏈,這是一條美國構建的阻斷蘇聯往中東方向滲透影響力的鎖鏈。


1955年,蘇聯成功的構建華沙條約組織,從而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展開集團博弈。


華約集團和北約集團正式展開博弈前先利用第二種中東戰爭將英法的勢力趕出中東,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的最根本的原因。


下面我們分開詳細說明上述內容。


二、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19477月正式啟動,1951年結束。


計劃實施期間,美國通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向西歐總共提供了130億美元的各種援助。該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從經濟金融層面來控制西歐,從而讓經濟復興後的西歐為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


歐洲大國(法德軸心)清楚的知道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的戰略企圖,歐洲大國此時也意識到歐洲近百年內鬥已經使歐洲離開了世界博弈的中心,為了避免徹底淪落為美國的馬仔,歐洲大國(法德軸心)開始摒棄前嫌、精誠合作:1951年馬歇爾計劃結束後,歐洲(法德軸心)19514月開始組建的歐洲煤鋼共同體,從而開啟了「統一歐洲」的進程,經過60年的艱難發展,歐洲煤鋼共同體最終演變為今天的歐盟、歐元區,從而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政治符號。


而今時今日,「美國資本利益以實質性轉移歐洲的方式完成『歐美合體』」的「可能性」(注意用詞)已經讓歐洲再次看到了世界博弈中心重回歐洲的希望。


美國在歐洲開展馬歇爾計劃後,時任蘇聯領導人的斯大林看到該計劃會嚴重威脅到蘇聯對於東歐的整合和控制。194915日至8日,蘇聯與東歐六國(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這就是蘇聯版的「馬歇爾計劃」。


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194944日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決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年824日各國完成批准手續,該組織正式成立。該組織後來成為美國主導全球局勢的「三大安全框架」之一。


美國成立該組織的目的:


(1)、利用蘇聯對歐洲大陸的軍事威脅,美國整合歐洲方向上的軍事力量,形成統一的指揮體系,從而與蘇聯在東歐一線形成軍事對峙,以達成壓制蘇聯的目的。


(2)美國控制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盟的防務體系,從而在軍事層面控制歐洲大陸為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


美國在西歐成功的實施馬歇爾計劃,讓蘇聯在控制東歐衛星國方向壓力倍增,為了防止東歐的衛星國反水,蘇聯在戰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划行將完成之前推出對東歐的經濟扶持計劃,此時蘇聯還沒有從二戰造成的破壞中恢復過來,該計劃增加了蘇聯的負擔。


針對蘇聯19491月推出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蘇版馬歇爾計劃」,美國於4月正式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而從政治軍事層面對蘇聯對東歐的整合和控制施加壓力。


此時,蘇聯的綜合勢力(工業體系的完整性、軍事體系的完整性、地緣結構的完整性、產業鏈的布局未完成、第一枚原子彈剛剛試爆)尚不具備組建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分庭抗禮的對抗集團,如果蘇聯不採取非常措施,極有可能會被北約集團在東歐方向上拖垮(先讓東歐衛星國反水、再威脅蘇聯本土)


蘇聯為了彌補與北約集團之間的力量失衡,在東北亞方向策划了朝鮮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與朝鮮戰爭後美國的大部分軍事能力被壓制在朝鮮半島長達三年之久,此舉大大緩解了北約集團在東歐方向給蘇聯施加的壓力,從而讓蘇聯爭取到了完成「戰後兩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就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不久,蘇聯組建了與「北約集團」分庭抗禮的「華約集團」。


1949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席基於「將中國本身作為籌碼來調節美蘇兩級博弈始終保持力量均衡——兩級博弈中,聯合弱方對抗強者」考慮,從而加入了蘇聯陣營。


1950214日中國和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同年41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0年,該條約最終於1980年被中蘇兩國廢止(當時正是中國完成外交轉向的時候)


19506月,蘇聯策劃的朝鮮戰爭爆發,同年1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並與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展開作戰。


朝鮮戰爭歷時三年,但是從19517月至戰爭結束(1953727),志願軍和聯合國軍打打停停,50%以上的時間都是在停戰談判中度過的。


談判如此艱難的根本原因是「蘇聯的全球戰略需要中國在東北亞拖住『美軍——北約』的主力,從而給蘇聯緩解北約在東歐方向施加的壓力、蘇聯經濟的恢復(實施五年計劃)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注釋:二戰中蘇聯的亞洲部分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反而借戰爭的機會快速實現了工業化,二戰後蘇聯從軸心國得到大量技術、人才、戰爭賠款、工業原材料等。蘇聯需要通過五年計劃將這些戰爭紅利轉換為了生產力,從而1946年到1955年蘇聯完成了兩個5年計劃,恢復了二戰造成的破壞,建立了僅次於美國的工業體系、軍工體系,這也為後來的「華約集團」的建立奠定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195335日斯大林逝世成了中美結束朝鮮戰爭的契機,同年727日,中()美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


四、「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建立


朝鮮戰爭進行到如火如荼的階段,美國為了拉攏和控制日本,於195198日日在舊金山簽署《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條約規定美國有權在日本國內及其周圍駐紮陸海空軍;根據日本政府的請求美軍可以鎮壓日本發生的暴動和騷亂。


朝鮮戰爭過程中,日本成為了美國率領的聯合國軍的後勤供應基地,龐大的物資需求直接激活二戰後陷入一片廢墟的日本經濟,為7080年代日本創造的經濟奇蹟打下了工業基礎。客觀上,日本再一次藉助中國崛起。


19537月朝鮮戰爭結束。


195388日在美國和韓國在漢城草簽《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541117日生效,無限期有效。


條約內容主要包括:締約任何一方認為一方的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到外來的武裝進攻的威脅時,應進行共同磋商,並將單獨或聯合地以自助和互助的辦法,保持並發展適當方法以制止武裝進攻;雙方認為在太平洋地區對締約任何一方目前或以後各自行政控制下的領土的進攻,都將危及它自己的和平與安全,它們將按照其憲法程序採取行動以對付共同危險;韓國給予美國在其領土以內及其周圍部署陸空海軍部隊的權利。


1951年美日簽訂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和54年生效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共同構成了美國主導全球局勢的「三大安全框架」之一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至此,東亞的力量格局基本達到了一種「力量均勢」。2015年的今天,這個力量均勢因為中國綜合勢力的突飛猛進而面臨被徹底打破的情況。


五、中東方向上博弈:


1952723日,朝鮮戰爭期間,納塞爾領導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埃及法魯克君主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國,這次軍事政變最大的幕後推手就是蘇聯,而新建立的埃及共和國也倒向蘇聯。


納賽爾致力於聯合阿拉伯世界走向統一聯邦,從而擺脫西方對阿拉伯的控制,納賽爾計劃先把埃及建成一個富強的國家,為此埃及採用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並啟動包括阿斯旺大壩在內的很多基礎建設;再消滅以色列,從而收回巴勒斯坦的領土;最後建立統一的大阿拉伯聯邦。


19582月埃及和敘利亞合併,成立統一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就是納塞爾統一阿拉伯的範本(埃敘於1961年解散合併)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建立極大的鼓舞了阿拉伯世界聯合的決心,19587月在蘇聯的支持下,伊拉克卡賽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從而推翻伊拉克親美的費薩爾王朝,新建立的伊拉克共和國立刻與納賽爾領導的埃及建立友好關係,並且對納賽爾的路線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外交政策也倒向蘇聯。


1955224日,美國主導的《巴格達條約》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簽訂,這是一個由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參加的軍事合作同盟,目的是封鎖蘇聯向中東地區的滲透影響力,同時防止以蘇聯扶持的埃及總統納賽爾為旗幟的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的蔓延。


巴格達條約組織形成了一條「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的防止蘇聯往中東方向滲透的鎖鏈。


伊拉克的費薩爾王朝一直奉行親西方的政策,但1958731日伊拉克「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從而推翻親美的費薩爾王朝後,新成立的伊拉克共和國宣告退出美國主導的巴格達條約組織,並與蘇聯和埃及建立友好關係。


伊拉克推出巴格達條約後,19598月巴格達條約組織更名為「中央條約組織」,直至1979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朗親美的巴列維王朝後宣布解散。


六、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


朝鮮戰爭結束後,1955514日蘇聯主導的華沙條約組織成立,從而正式拉開了美蘇爭霸的序幕。美國和蘇聯此時將主戰場從東亞轉移到中東,此時英國和法國依然主導著中東局勢,美國和蘇聯在中東博弈的前提是先要把英法的勢力從中東趕出去,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的背景。


標題五、第二次中東戰爭:


一、蘇伊士運河的歷史


1869年蘇伊士運河在法國人的主導下修築通航,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貫通埃及東部的狹長等待,連接地中海紅海


蘇伊士運行開通前,亞洲直達歐洲的船隻只能通過繞行南非好望角後穿越大西洋北上進入歐洲。蘇伊士運行的開通大大縮短了歐亞兩洲的運輸距離,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882年,英國派兵佔領蘇伊士運行並在運河區建立了英國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英國和埃及(法魯克王朝)1936年簽署《英埃條約》,埃及承認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二戰後掀起的民族獨立浪潮


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迅速崛起,而歐洲諸國的勢力受到很大削弱。為進一步從老牌帝國手裡爭奪勢力範圍,美國和蘇聯採取煽動、支持英法殖民的民族獨立運動,從而為蘇聯和美國將影響力深度介入這些殖民地打開空間,這就是二戰後民族獨立運動出現高潮的根本原因,埃及獨立就發生在這種背景下。


1952723日,納塞爾領導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埃及法魯克君主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國,剛剛成立的埃及軍政府要求英國從埃及撤軍,並與195410月與英國簽定撤軍協議(協議並沒有要求英國放棄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1956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後。726日,納塞爾領導埃及政府突然宣布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埃及,理由是埃及需要用運河的盈利來籌集建造阿斯旺大壩的費用。


蘇伊士運河是中東地區最有價值的地緣板塊,英國絕不可能這麼輕易的放棄。


英法首先想到用外交層面來解決問題:就在埃及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後一個月,英法召集22個親信國家在倫敦舉行關於「蘇伊士運河國際管制」會議,企圖通過國際輿論的壓力迫使埃及放棄對蘇伊士運行的控制權,但這次會議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9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13日,,美國和蘇聯在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蘇伊士運河國際管理」制度提案。


外交層面努力失敗後,英法決定訴諸於武力。


鑒於埃及與以色列之間的關係: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埃及拒絕以色列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和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從而對色列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對此以色列一直懷恨在心。


法國邀請以色列加入對埃及的軍事行動(此時,法國與以色列私正在展開核方面的合作,核武器成為第三次中東戰爭的誘因,後面將會詳細闡述這部分內容)


195610月,英法以三國制定了作戰計劃:以色列在西奈半島發動佯攻以吸引埃及主力部隊運動到西奈半島,英法從位於紅海和地中海周邊的軍事基地(塞普勒斯、亞丁、航空母艦)出動飛機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地中海一側登陸,向蘇伊士運河區域進攻,切斷還在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主力的退路,並與以色列完成對埃及軍隊主力完成圍殲。


英法許諾戰後有埃及的西奈半島歸以色列,蘇伊士運河區域歸英法。


三、戰鬥經過:


1、以色列的攻擊


按照英法以制定的作戰計劃,19561029日,以色列202傘兵旅的3000余主力向埃及西奈半島的米特拉山口突進,從而正式拉開了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序幕。


此後,以色列先後總共派遣了北中南三路大軍向蘇伊士運河推進,造成以色列將大規模進攻埃及的假象。


面對以色列的進犯,埃及總統納塞爾調遣大批埃及軍隊主力越過蘇伊士運河進入西奈半島準備大規模反擊以色列的進攻。


埃及正落入「英法以設計的的圈套」中。


2、英法向埃及發出最後通牒


正當大批埃及軍隊主力開赴西奈半島並與以軍大規模交戰之際,19561030日下午6點,英法兩國借口保護運河航運,向埃及和以色列發出「最後通牒」,通牒要求「.兩國政府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兩國軍隊相互後撤,埃及軍撤至蘇伊士運河西岸,以色列軍撤至運河以東;埃以兩國政府同意英法聯軍為隔離兩國軍隊和保障一切國家船舶在運河航行而暫時佔領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城」(注釋:這些都是控制蘇伊士運河兩端和中間的重要港口)


以色列按照早已和英法商量好的接受最後通牒要求。納賽爾則在當天深夜加以拒絕。遭埃及拒絕後,英法空軍於1031日下午對埃及的機場、軍事設施、港口、重要城


(開羅、塞得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等)進行了瘋狂的轟炸,同時對已經前出到西奈半島與以軍作戰的的埃及主力進行了空襲。


直至此時,埃及領導層終於識破了英法以三國的戰略計劃。


在英法空襲開始後,埃及總統納塞爾馬上命令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巡迴回撤到蘇伊士運河區駐防,防止英法佔領運河區,並使西奈部隊受到兩面夾擊的危險。112日凌晨埃軍主力已撤出西奈半島並進駐蘇伊士運河區。


115日,埃及軍隊撤防後,以軍戰略亞喀巴灣西岸重鎮沙姆沙伊赫,從而得到打破了埃及對亞喀巴灣的封鎖。以色列達到了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


3、埃軍軍隊與英法之間的保衛運河戰


111日起,英法空軍對蘇伊士運河入海口的塞得港進行連續轟炸。115日拂曉,英法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傘兵,並迅速佔領了機場。


116日,2.2萬名海軍陸戰隊隊員開始登陸。6日深夜,英法登陸部隊沿蘇伊士運河南下,企圖一舉佔領運河區,但遭到埃軍抵抗。


就在英法聯軍即將南下控制蘇伊士運河區域之際,蘇聯和美國對英法發出了戰爭警告。


三、美國和蘇聯對英法施壓:


蘇聯警告以色列的在埃及的軍事行動「將使以色列是否能繼續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發生問題」,此舉致使以色列馬上向聯合國有關方面表示接受一切停火建議而不帶任何附加條件。


同時,蘇聯威脅英國和法國「如果擁有各種現代化毀滅性武器的更強大的國家向英國和法國進攻的話,那麼英法兩國會處於何種境地呢?」。這裡「現代化毀滅性武器」顯然是指核武器。


面對蘇聯的核威脅,英法急忙向北約集團尋求安全保證。美國從北約內部的團結和自身在阿拉伯世界裡的影響(如果美國袒護英法,則將有更多的阿拉伯國家倒向蘇聯)的雙重因素考慮下,要求英國在12小時內停火,同時美國保證當蘇聯進攻歐洲時,北約將提供安全保護。


在強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和埃及的在埃及軍民的強烈反抗下,英、法被迫在117日宣布停火,19561122日撤出全部軍隊。第二次中東以英法徹底推出埃及而結束。


在埃及應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峽水面航行和空中飛行權後,以色列軍隊於19573月從西奈撤出全部軍隊,所遺有爭議的加沙地帶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由「聯合國軍」暫時管理。


四、第二次中東戰爭的深遠影響:


第二次中東戰爭的失敗使得英法兩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被迅速瓦解,接下來中東將成為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博弈的主戰場。此後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英法在中東的影響力將被徹底瓦解。


對埃及總統納塞爾來說,雖然埃及在軍事戰略上失敗了,但在政治和經濟層面卻獲得不少:埃及順利的得到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此舉每年將給埃及帶來大量的收入。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旗幟,而納塞爾也以阿拉伯盟主自居,這為納賽爾實現「統一阿拉伯」的夢想奠定了基礎。


下面是第二次中東戰爭中重要的城市,港口、亞喀巴灣、蘇伊士運河的位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反恐視點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的能源地緣政治因素

TAG:反恐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