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王爺一皇帝合作的一首詩,完美印證唐朝神人李泌的一生

三王爺一皇帝合作的一首詩,完美印證唐朝神人李泌的一生

原標題:三王爺一皇帝合作的一首詩,完美印證唐朝神人李泌的一生


唐肅宗有一次和兒子們以及老朋友李泌在一起吃燒梨。吃到一半,穎王仗著受寵,想吃李泌的梨子,唐肅宗生氣了,說你每天都大魚大肉,先生連米飯都不吃,你爭什麼。


唐肅宗又讓兒子們以今天這場聚會分別作一句詩。穎王作的是「先生年幾許,顏色似童兒。 」信王作的是「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 」益王轉結道「不食千鍾粟,唯餐兩顆梨。」 最後一句由唐肅宗親作,為「天生此間氣,助我化無為。」這首詩就是《燒梨聯句》。


李泌一生的所作所為卻被這首詩所印證。他一生身經四朝,在肅宗、代宗和德宗三個皇帝手下都掌握過大權,地位相當於宰相,既能輔佐皇上轉危為安,又善於功成身退。如安史之亂等危難之時,他鼎力相助,以大智定策平叛賊,居功甚偉。四朝皇帝都對他恩寵有加,奉為師友,親密至極,是名符其實的「帝王之師」。


又如肅宗要封他做宰相,但李泌堅辭不就。儘管如此,但凡國家大事肅宗都先諮詢李泌,對他恩寵的程度無以復加。肅宗一朝,肅宗和李泌「寢則對榻,出則聯鑣」。李泌沒有官職,只穿一身白衣,有「白衣山人」的雅稱。李泌不吃葷腥,在一次宴會上,肅宗便親自燒梨給李泌吃。你看,李泌做臣子做到這個份上,實在是榮寵已極。


安史之亂平定後,宦官李輔國和權臣元載嫉恨李泌,開始在肅宗面前說壞話。李泌便自請隱退。元載和李輔國等人死後,唐代宗和唐德宗兩代皇帝又先後起用李泌。


李泌見德宗急於削藩,弄得人心惶惶,大將李晟、馬燧等人也岌岌可危,便奉勸德宗切勿因讒言而削功臣,他說:「陛下萬一害之,則宿衛之士,方鎮之臣,無不憤怒反厭,恐中外之變復生也。陛下誠不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則天下永無事矣。」唐德宗聽了,深以為然,取消了削藩的念頭,李晟等大臣對李泌也感恩不盡。



李泌身在朝堂,心在山川,天下稍有安定,就退步抽身,遠走隱退。國家有為難之處時,他又挺身而出,為皇上出謀劃策。李泌的進退自如正是他七歲時所詠《方圓動靜》詩要義的最好詮釋,即:行義用智,遊刃有餘,逞才於危世,靜意于山川。李泌的這種詩意人生不得不令後人嘆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 的精彩文章:

人稱「六不總理」,一身傲骨過一生,他真的不是劊子手

TAG:今人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