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一顆星星:我的抑鬱症康復記錄-最終篇

尋找一顆星星:我的抑鬱症康復記錄-最終篇

再上路

2017年7月,碩士課程結束,我無縫地開始了工作。

和蔡醫生在一起三個多月後,我就往香港讀書了,一年期間穩定在3周見一面。

畢業後,實在對異地沒信心的我,想都沒有想過要爭取留港工作的機會,在廣州的一個教育機構當注意力訓練和心理輔導的老師。

工作半年,統共12個學生。

半年下來,我也終於知道,實習時督導說的「太認真未必是好」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輔導過程中,我總是太嚴肅,因此孩子們就和我總有距離感。但工作中,沒有了「成績」的壓力,和學生們的相處就輕鬆許多。

工作算不上很辛苦,收入不高不低,我原想就這樣工作兩年,等蔡醫生碩士畢業畢業再行考慮出路,一切以「在一起」為第一目的。

我畢業,正好是蔡醫生上臨床。終於不異地了,但其實他每隔3天就要值一個夜班,正好與我下班時間錯開,為了多一點時間相處,我常在他的科室里和他一起吃飯,坐一會再回家。他在兒科重症監護室工作,值班房的背景聲總是此起彼伏的報警聲。

我很怕那些病重的孩子,看到他們的樣子,就像一朵小花在風雨里瑟瑟發抖。

我選擇攻讀輔導學-青少年方向,正是因為覺得孩子們慢慢長大,會是未來社會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能夠為這些孩子們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出一份力,就像在洪流之中也能推動我所在的這片土地的進步。

蔡醫生學兒科,也是因為相信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就是為我們的未來播下一顆一顆種子。

但事實是,囿於醫學的發展不均衡和經濟條件的差別,醫生並不能為每個孩子都帶去最好的治療方案,只能給出綜合考慮下的最優解。

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我對自己未來的醫療質量很是擔憂,想給自己買份保險。後來手術、拒保、深有感觸而選擇自己進入保險行業,這都是後話了。

但我之所以會在醫生表示最好要繼續維持服藥一段時間的時候去做量表,其實是因為我自己的保單進展不佳,我需要一份證明自己痊癒的醫院報告。

在8月份的時候,沒有畢業的重壓,我停掉了抗焦慮葯,10月,停掉了安眠藥。

從初中開始,我的睡眠就不好,有一點點光和聲音就無法入睡,哪怕加上眼罩和耳塞都需要一個小時以上才能睡著,很容易驚醒,驚醒後基本就不能再睡著了。要停葯時蔡醫生很擔心我,覺得半片安眠藥吃著不痛不癢,也沒有什麼副作用,可以一直吃著。

出乎他意料,停葯後我的睡眠一直挺好的,到現在,甚至是外邊工地裝修,我都能睡熟。至於仍然時不時出現,但已經不會再持續和影響我生活的焦慮,則用一些運動、行為療法來改善。

唯獨抗抑鬱葯,考慮到我總是春季發病(可笑的是,我的人生大事總是在春季發生),一直吃著。

其實我自己感覺我是好了的。

心情平靜,對待工作有熱情也有普通人的偷懶懈怠,會開心,開心時就享受其中,也會難過,允許自己難過一會再繼續加油。一如既往地熱愛博物學和美食,關心路邊的花鳥魚蟲,吃遍了廣州的大小食肆。

非常平凡普通的生活,但生氣勃勃。

這個感覺讓我深切地相信了那句話---「抑鬱的反面不是快樂,是熱情。」

所以毫無懸念地,我在1月底的量表測試中拿到了「無抑鬱癥狀、無焦慮癥狀」的好結果。

但因為入院記錄和痊癒時間太短,我被拒保,已經無法得到任何商業醫療保障了。

至今已經又快半年過去了。

我和蔡醫生最終還是又異地了。

面對新工作和新生活,我仍然很容易著急,容易有被針對感,也更容易焦慮,但所幸一直沒有複發。

抑鬱症的複發率將近50%,一旦複發則更難治癒,這我都知道。

我也更知道身為女性,我會有更多的機會因為生育的激素變化而複發。而保持自己的心情平穩愉悅,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任務。

摘到一顆星星

以前看心理學公眾號,有一個小片段很打動我:一個抑鬱症的女孩兒難以面對早晨,因為太陽又升起了,而她沒有辦法起床,只能痛苦地躲在房間里,覺得早晨實在是太痛苦了,而她的爸爸對她說「那我們就不過早上,我們就過下午和晚上。」

這段話,哪怕到今天依然讓我想到就會掉眼淚。

我的朋友和愛人也是以一樣的態度包容我的,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都沒關係,既不干涉也不評價,只是安安靜靜陪伴我。

康復的過程,就像在黑暗虛無中踱步,給朋友們帶去了多少負面情緒數也數不清,每一個人對我來說都是黑暗中的一顆星星,他們匯聚成河,我才最終見到光。

有位學姐曾經鼓勵我,暫時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那就把人生當成一場遊戲。

你是遊戲的主角,不停地打怪,有時怪物打死了你能獲得一些經驗和獎勵,有時打不過你只能重來或者換一條路,沒有到最後之前,你也不知道大BOSS在哪裡,大獎是什麼,正因為如此,人生才有了期待。

我把對抗抑鬱症看成是摘星星的遊戲,每一個好朋友,每一次好的體驗,都能獲得一顆星星。哪怕我沒力氣打怪了,或者有一些不好的聲音和體驗,我把星星弄丟了,也告訴自己,光和熱就在我的身邊,只要往前走,就能遇到。

前兩篇記錄吸引到了一些朋友向我諮詢抑鬱症的事情,希望,我也能成為你們的小星星?

一 些 話

致病友&不太開心的小可愛們

自測量表的結果,並不能用來判斷自己是否生病,只是醫生的輔助診斷手段,如果有超過2周,持續的心情低落、自卑、興趣喪失,一定要到醫院的心理科和精神科去看看呀。

吃藥的副作用是短暫的,也不存在上癮的問題,抑鬱症是由於大腦里的神經遞質減少引起的,這個減少不是我們的努力就能改變的,所以吃藥才有必要。

抑鬱症的藥物很多,不同組合下需要慢慢嘗試,運氣好就能一次找到合適自己的葯,服藥兩個月就會有效果。運氣有點不好也沒關係,慢慢試,一定可以的。

葯不能停。抑鬱症的藥物如果擅自停止,是會導致病情反覆的,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吃藥。

心理諮詢配合藥物,是最好的。一個好的諮詢師不會評價你的行為更不會讓你「想開點」。如果他說了這些話,那是他的錯。

不需要怪自己不夠好或者不夠努力,因為我知道光是活著和呼吸,都已經是你們的成就了呀。

生活總是很難的,尋求幫助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彷徨、掙扎、退縮、猶豫,這些都沒關係,去做讓自己舒服的事情吧,哪怕是躲起來昏睡也可以,如果能夠在天平偏向「希望」那一側時,做出一點點嘗試,那也已經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堅持作息規律,我想會有用的。

難受了,放心找我聊聊:)

致病人的照料者、家屬伴侶和朋友們

優先照顧自己。我明白長久地面對病人,大量接觸負面情緒,會消耗照料者的能量。這時不必覺得內疚,請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情,給自己放鬆的空間,不要壓垮了自己。

避免評價、指導和比較。你應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你這樣就是脆弱、你太矯情了、你的日子過得比我舒服多了....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痛苦是很主觀的感受,每個人的承受閾值也不相同,不如從尊重他們的感受做起。

被看到是重要的。看到不是「我知道你很辛苦,但是...」 同理心的表達,只要前半句。

接受自己做不了什麼的現實。照料者不是專業的心理醫生和諮詢師,雖然很想幫上忙,但可能除了默默地包容和支持,真的做不了什麼。你們所愛的人,也很難因為你們的努力立馬有實質性的好轉。但,你們做的不是毫無意義的,每一顆星星的光亮都有意義。

沒有離開的你們,真的辛苦啦!

寫完最後一個字

不可避免地回憶起許多壞日子

對我來說

也是一個大工程呀!

這一周,陸陸續續有接到一些諮詢

被信任

並且自己能派上一些用上

真的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想成為光

繼續努力

歡迎你來找我聊聊?

今天的圖片,來自澳大利亞插畫師Charles Santoso,侵刪。

周 妍

香港浸會大學

青年輔導學碩士

香港友邦保險

財富管理經理

抑鬱症後的倖存者

迎著風成為這世界的光

保險|兒童|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痛心!常德31歲女子患產後抑鬱症從26樓墜落身亡,家中有兩個孩子
不願意給老婆買衣服就跳樓?真相:跳樓男子患抑鬱症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