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量恢復了,智慧、福報就恢復了

心量恢復了,智慧、福報就恢復了

量小不行,量小是迷得太深。量大福大,世出世間佛的福報最大,我們稱佛叫二足尊,足是圓滿,兩種圓滿,智慧圓滿、福報圓滿。從哪裡來的?心量來的。佛的心量大,沒有不包容,所以智慧大,福報大。我們原本是這麼大的心量,現在怎麼樣?迷了,迷了之後心量就小了,愈來愈小,愈小愈可憐。

量大福大慧也大

所以這個法門,我們得到這是大歡喜,災難來了不怕,來得及,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決定得生凈土。一個重要的條件,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統統放下,沒有一絲毫留戀,這樣你才有感應。如果你還有牽掛,你還有這個事情要交代,那個事情要交代,那你可麻煩大了;統統放下,一刀兩斷沒事,這才行。我活在這個世間,活一天就講一天經,專講《無量壽經》,哪一天走都可以,都自在。不是這樣怎麼行?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心,一定要學這三個字,住、行、念,把這三個字要抓緊,真的住彌陀之所住,行彌陀之所行,念彌陀之所念。心要拓開,《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含容空有」,你看那個心量多大,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遍法界虛空界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虛空法界是阿彌陀佛,我們一毛端是阿彌陀佛,一粒塵沙是阿彌陀佛,念佛人一定要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一切人事物融合成一片,就是阿彌陀佛,他怎麼會不往生!

恭錄自《凈土大經解演義》(第144集)

心量夠大,才能放下

提升自己境界,契入諸佛境界,秘訣就是放下。恰恰我們的大毛病就是放不下。放不下第一個原因,就是把這個身當作是自己。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都為這個身想,都為我想,自私自利,這迷得特重。想自己也想別人,不錯,心量大了一點,他還替別人著想,提升一層了,還是迷惑顛倒!真正能夠起心動念想著遍法界虛空界,那就是大乘心,菩薩心腸,不為一個片面,為法界虛空界。為什麼?你的心量本來就是這麼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我們每個人本來的心量。《還源觀》三種周遍第三個含容空有,那就講心量。量小不行,量小是迷得太深。量大福大,世出世間佛的福報最大,我們稱佛叫二足尊,足是圓滿,兩種圓滿,智慧圓滿、福報圓滿。從哪裡來的?心量來的。佛的心量大,沒有不包容,所以智慧大,福報大。我們原本是這麼大的心量,現在怎麼樣?迷了,迷了之後心量就小了,愈來愈小,愈小愈可憐。心量最小的,地獄,最小的心量,不能容人;十法界裡面,愈往上去心量愈大。

恭錄自凈土大經解演義(第363集)

心量恢復了,智慧、福報就恢復了

量本來是周遍的,換句話說,你的福跟智是周遍法界的,跟諸佛如來完全平等。現在我們的量這麼小,從哪裡產生的?我執,總覺得有個我,有我,量就小了,一切要為我。諸菩薩如何把這個煩惱轉過來?他們聽從佛的教誨,真干,就是不再想自己,真正懂得借假修真這個道理、借假修真這個事實,他們用上了。

身體是假的,用這個假的身體把我們無始劫來煩惱、習氣統統轉過來。轉過來,從擴大心量是個很好的方向、很好的目標。怎麼樣?我不想自己,我專想別人,我不為自己,我專為別人,你的心量恢復了。心量恢復了,實際上就是什麼?你的智慧、福報恢復了,就這麼回事情,智慧福報跟心量的關係太大太大了。

佛菩薩聰明,佛菩薩有智慧,佛菩薩認識人,他認識佛,他認識菩薩,凡夫不認識。佛菩薩苦口婆心來教他,他半信半疑,好像是懂得了,沒有去做。心量不能拓開,不能把自己忘掉,不能專想別人,這個他做不到。所以他的智慧跟福報不會現前,原因在此地。

我們如果是真懂得、真明白了,那就真干,真干利益無邊。確實你會在很短的時間當中,你的福慧就增長,福慧增長,你的法喜才能生得出來,修學佛法的品味你就嘗到了,味道嘗到了。這個味道,古大德說,「世味哪有法味濃」,世間這個樂的滋味跟法味比,怎麼比也比不上。嘗到法味的人那才勇猛精進,味道嘗到了,真樂,這不是假樂,叫樂此不疲。

一般人學佛為什麼那麼艱難?法味沒嘗到。為什麼法味沒嘗到?煩惱、業障太重。用什麼方法去消業障、去斷煩惱?無過於念阿彌陀佛。但是很多人不懂,很多人不相信,哪有那麼簡單,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業障、煩惱消掉?不相信。所以這一法叫難信之法,古大德常說「難信易行」,你要真信、真干,效果殊勝不可思議。

「故願國中眾生三業莊嚴」,三業是身口意,「體固」,身體堅固不壞,他永遠不生病,像金剛一樣。力強,有體力,「力強如那羅延」,強壯。「同具殊勝身業也」,具是具足,具足無比殊勝的身業,健康長壽。

恭錄自凈土大經科注(第177集)

部份內容來自網路,非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聯繫立刪!

轉載請註明:(來源:印海禪心 ID:jtzhuanxi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 的精彩文章:

如何才能嘗到佛法的味道?
科學證明物質是意念變現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TAG: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