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幾代台商談改革開放:從「找關係」到「透明化」 大陸發展已今非昔比

幾代台商談改革開放:從「找關係」到「透明化」 大陸發展已今非昔比

【環球時報赴福建特派記者 張鴻陪 李炫旻 本報記者 杜海川】改革開放40年,一路同行的還有來大陸投資、創業的幾代台灣商人。1979年元旦的《告台灣同胞書》,讓不少台商動了心,逐漸邁出到祖國大陸「試水的第一步」。幾十年過去,從服裝到速食麵,從傢具建材到電子產品,從茶葉店到奶茶店,台商在大陸打造的品牌數不勝數。在大陸的台資企業,有不少把落腳點選在福建。近日,《環球時報》記者赴福州、廈門等地,聽不同時期來大陸發展的台灣商人講述各自的故事,聽他們談論如何應對發展、轉型升級。

早期台商:

市場大、競爭少、好賺錢

從「找關係」到「透明化」

元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榮的父親陳信維是福州先施百貨的創辦人。關注大陸改革開放政策後,祖籍福建的陳信維1987年輾轉來到福州,兩年後創辦先施百貨。陳秀榮向《環球時報》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父親剛來時,福州的百貨商店很少,而且基本都是國營的,賣的都是很老式的商品,品種也很少。記得在福州百貨里,連坐手扶梯都要付費呢。」但很快,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福州居民的消費能力逐漸上升,陳信維決定在福州開設高檔百貨公司,專門出售服裝、化妝品以及進口水果,當然也提供免費使用的扶梯。當時有人說:「買高檔貨,就應該來先施百貨!」

台灣商人上世紀80年代末在福建開的先施百貨(資料圖)

陳秀榮1993年來大陸發展,在她眼中,「當時大陸的生活水平和台灣起碼差了幾十年」。她記得當時福州只有一家五星級酒店,在酒店裡才有空調和咖啡,但點一杯咖啡要等上好長時間。因此,陳秀榮一度認為:「父親就是要讓我來大陸吃苦。每次從台灣來大陸,我都要大包小包背回一堆東西。」讓她不適應的還有,剛來時做什麼投資都要先「找關係」。但陳秀榮告訴記者,現在大陸的政策給台商越來越多和大陸企業同等的待遇,讓他們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她認為,大陸的經商環境如今十分「標準化和透明化」,「要辦一個手續,應該準備什麼東西,需要多少天能辦完,規定都說得清清楚楚」。

對台經貿學者、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台商最早來大陸投資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1983年、1984年左右。最早的一批台商以投資傳統加工製造業為主,包括製鞋、橡膠、簡單電子產品、五金、紡織等。此外,還有一些台商從事兩岸貿易。因為當時台當局嚴禁商人到大陸投資,上世紀80年代還曾以「資匪罪」起訴過部分台商。但很多台商看好大陸改革開放後的市場,所以千方百計地繞道來大陸,以港商、外商名義或者隱姓埋名到福建沿海一帶投資。王建民說,這批台商積極融入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中,是「敢拼、有闖勁、了不起的一群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著名實業家王永慶到大陸考察並宣布投資,又帶動了一波台商赴大陸的投資潮。

和陳秀榮一家的經歷相似,總部位於廈門的天福茗茶的創始人美籍台商李瑞河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1993年,當時年近六旬的李瑞河因為台灣股市崩盤而破產,隻身來到大陸,在漳州投資並建設天福茗茶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之後幾十年,天福茗茶業務快速增長,直營店數量一度以每3天一家的速度猛增。截至2017年12月,天福在大陸大中城市開設近1200家直營連鎖店。李瑞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時,有朋友建議我南下,往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發展,但我考察了大陸的市場,認為大陸有十幾億的人口,市場很大也很有前景。我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談到剛進入大陸時的困難,李瑞河用「爹不疼,娘不愛」來形容。李瑞河回憶說,當時台灣當局不批准他們來大陸開設工廠,只允許賣茶葉,他們只能「繞了一圈」,用美國的天仁集團來投資。可到了大陸又發現,台商生產的茶葉不能外銷,必須賣給中國的茶葉公司,經過他們的配額才能出口。

但事實證明,李瑞河的選擇是明智的。李瑞河剛進入大陸市場時,還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房租和僱員工的費用都很便宜,一般的女服務員月薪只要300元,而台灣那時的平均月工資相當於9000元,這讓他的買賣開一家就賺一家。最近幾年,茶葉店越來越多、人工成本上漲才讓李瑞河感慨「賺錢越來越難了」。好在是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喝茶的人、喝好茶的人也越來越多。

台商會長:

大陸發展已今非昔比

台資企業要轉型升級

改革開放40年的過程中,大陸的商業環境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李瑞河等早期來大陸發展的台商對此感觸最深。李瑞河的天福茶葉早就可以直接出口,而且他還計劃未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設500家茶莊。

談到變化,陳秀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陸非常需要台商的投資來促進發展,而台商確實也給大陸早期的發展帶來了技術和管理經驗。不過,如今隨著人工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東南亞轉移,如何創新和轉型是台灣企業在大陸生存面臨的最大問題。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對近一二十年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面臨的轉型升級問題頗有感受,他的觀點是:「目前是台資企業轉型最艱難的時期,也是最好的時機。」吳家瑩1996年來廈門,從事傳統建材行業,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世紀90 年代台灣人力等成本上漲,很多企業來大陸尋求發展,而且當地政府給予的條件也很優厚。他還記得當時在廈門的工廠大門口貼出招工啟事,第二天就有很多人來排隊報名。吳家瑩說,當時來廈門的台資企業做貿易的很多,如有不少給鞋子、衣服代工貼牌的。他記得當時台資企業選一塊地蓋工廠,有的連排污管道、環保標準都不到位。

現在的情況已完全不同。吳家瑩認為,隨著大陸經濟向高質量發展,台資企業經過在大陸這麼多年的發展,眼下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必要性:一方面,台資企業中一些依賴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正向非洲、東南亞這些新興經濟體轉移;另一方面,生物科技、電子IT、集成電路產業再加上一些台灣青年創業的服務業也在陸續紮根大陸。

在吳家瑩看來,面對大陸廣袤的市場空間,如何利用好內需對台資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台資企業要怎樣擴展內需,有辦法競爭下去,工廠一定要去優化產能,生產流程一定要降低成本,在優化過程中考慮怎麼把你的品質提升,這樣在市場上才能和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在同等條件下競爭。再加上國家現在有這麼多惠台政策,我相信目前是台資企業轉型的最好時機。」目前廈門有6352家台資會員企業,說到「競爭」,吳家瑩認為,除面對日益崛起的內資企業,台資企業本身的同質化競爭也是一大問題,只有「轉型升級快的企業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大的內需市場,從而生存下來」。

吳家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在廈門發展的台資企業主要有兩方面的訴求:一是如何達到環保標準,如何有效地與政府溝通;二是缺工問題很嚴重。隨著中國內陸經濟的不斷發展,更多的內陸工人對沿海工作機會的熱情沒有像以前那樣高漲,更多的人選擇留在中西部地區尋求發展機會。他建議說:「目前廈門台資企業缺工有一萬多人。我們也在建議,能不能在廈門經濟特區先行先試,比如集成電路、生物科技這些領域能聘請來自周邊友好國家的外國勞工來廈門就業。」

王建民認為,台商積極融入改革開放的浪潮之中,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參與者、見證者、貢獻者。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後來的台商與早期相比已經有很多變化:一是投資的區域更廣泛,從東南沿海向華中地區、再向西部地區轉移。比較有代表的地點是東莞到崑山,再到重慶,逐漸形成三大台商投資聚集地。二是投資產業的變化,從最早投資傳統產業,如紡織、簡單的電子產品加工等,到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向崑山及周邊地區轉移台灣的筆記本電腦製造等准高科技產業,再到本世紀初逐漸引入半導體、面板製造等高科技產業。

台灣青年:

大陸變得國際化

惠台政策很親民

吳家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特別奇怪的一個現象」——蔡英文政府越是阻撓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他們來的越是多,「可見對大陸有認同感的台灣青年越來越多。」吳家瑩說:「以前台南的年輕人都會說去到台北發展,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台南青年直接說,『走,我們到廈門去』。」

台灣青年石晏菱的原住民餐廳——原夢餐藝坐落在福州著名景點三坊七巷裡。這個30多歲的泰雅族姑娘在考察歐美市場後,於2016年10月來到福州,開了這家餐廳,主要經營泰雅族特色菜肴和手工藝品,並不定期地邀請台灣原住民樂隊進行表演。石晏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吸引她的就是大陸市場的高度國際化。另外,大陸的語言和文化都與台灣相通,因此大陸民眾對台灣原住民飲食的適應性也比較強。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給台商、特別是這些年來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很多優惠政策。石晏菱說:「除租金上的補貼,當地政府組織台灣青年舉辦創業比賽,得獎了還有獎金。」對於餐廳的經營,她表示今年會有些盈利。

台灣青年林宗龍早在2007年便來大陸發展,在拿到清華大學MBA學位後,他輾轉於不同的城市,接觸過不同的行業,最終在2016年選擇進入飲料業。今年5月,林宗龍在廈門開了一家TEAPEI CHEERS奶茶店。改革開放帶來的不僅是市場,還有競爭。林宗龍說:「廈門的一家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一天的營業額可以做到4萬元,但這裡的奶茶店競爭也非常激烈。」很多台灣一線的奶茶品牌都已開到廈門,相比之下,林宗龍覺得像成都這樣的中西部城市會對台灣新的創業者更有誘惑力。看好內地奶茶業市場巨大的成長空間,林宗龍計划到今年底再在廈門開3到5家直營店,未來還會開啟加盟模式,把TEAPEI CHEERS這個品牌推到中西部城市。

林宗龍把家安在廈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政府對台青創業的大力扶持,如可以拿到住房補貼等。林宗龍的這家試營業店目前是與廈門當地的國企夏商集團合作,入駐在夏商集團下屬的酒店,他認為,這種合作正是對惠台政策的完美實踐。今年2月,國台辦發布了31條惠台措施,其中提到:「台資企業可通過合資合作、併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來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也看到了改革開放給社會和民眾帶來的變化。石晏菱說:「幾十年前台灣人會覺得來大陸很容易成功,因為那時很多科技和信息方面的高級人才都是台灣過來的。但現在大陸高素質人才非常多,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林宗龍則表示:「回台灣沒有那麼多點外賣的APP,而且出門必須帶現金或信用卡,台灣的電子支付的確太落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印度人使用多少種語言?
2019巴黎男裝周春夏,Giorgio Armani大秀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