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爾、HPE、思科、微軟爭奪雲IT市場領導地位,不料被ODM吃掉1/3利潤

戴爾、HPE、思科、微軟爭奪雲IT市場領導地位,不料被ODM吃掉1/3利潤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全球新數據,企業在2018年第一季度在伺服器、存儲和網路基礎設施產品上花費了驚人的12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5%。

戴爾、HPE和思科繼續爭奪雲IT基礎設施收入份額,因為全球所有地區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兩位數,其中美國增長了44%。

「邊緣計算和機器學習等數字化轉型計劃已將新的企業工作負載帶入雲中,推動了對更高密度核心、內存和存儲配置的需求」,IDC基礎架構平台和技術研究總監Kuba Stolarski表示。 IDC在一份聲明中稱,「隨著系統技術不斷向集中資源和可組合基礎架構發展,這些下一代工作負載的出現將推動網路新增長超越傳統企業工作負載」。

雷鋒網了解到,根據IDC的數據,公共雲基礎設施的季度收入在過去三年中增長了一倍以上,在2018年第一季度達到90億美元,同比增長56%。私有雲銷售額達到3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6.5%。

「儘管所有基礎設施領域都在繼續強勁增長,但公共雲的增長速度最快。IDC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到2018年底」,IDC的Stolarski表示。

公共和私有雲的總收入佔全球IT基礎設施總支出的46%,高於一年前的42%。傳統基礎設施,即非雲銷售,占基礎設施總支出的54%。傳統基礎設施收入同比增長22%至151億美元。

ODM 直銷

Q1市場份額:34.9%

Q1雲基礎設施收入:45億美元

「超級計算機數據中心的擴展和更新繼續推動第一季度整體雲IT基礎設施的增長」,IDC的Stolarski表示。

原始設計製造商(ODM)直接佔據了34.9%的最大市場份額,同比增長32.7%。這些製造商的收入攀升至4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億美元增長了55%。公共雲領導者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正在設計自己的雲基礎架構,並讓ODM構建硬體。

華為

Q1市場份額:3.5%

Q1雲基礎設施收入:4.53億美元

華為在全球市場上排名第五,佔據3.5%的份額,略高於一年前的3.1%。這家總部位於中國的通信和硬體巨頭在本季度創造了4.53億美元的雲基礎設施銷售額,同比增長67%。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雲基礎設施地理位置,收入同比增長近75%。

浪潮

Q1市場份額:4.1%

Q1雲基礎設施收入:5.33億美元

這家總部位於中國的伺服器專家在收入大幅增加至5.33億美元後,在全球雲基礎架構銷售額中排名第四,同比增長176%。浪潮的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第一季度的2.2%攀升至4.1%。

思科

Q1市場份額:7.2%

Q1雲基礎設施收入:9.23億美元

這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網路巨頭排名第三,在全球銷售總計9.23億美元的雲基礎設施,同比增長11.4%。思科的市場份額在2018年第一季度下降至7.2%,低於一年前同一季度的9.3%。

HPE/新H3C集團

Q1市場份額:11.5%

Q1雲基礎設施收入:14.8億美元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的雲基礎設施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7%,達到14.8億美元,奪得第一季度的第二名。即使銷售成功,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的公司的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第一季度的13.2%降至11.5%。由於HPE與總部位於中國的新H3C集團之間現有合資企業,IDC報告了這兩家供應商在該市場報告中的總銷售額。

戴爾

Q1市場份額:15.9%

Q1雲基礎設施收入:20.5億美元

這家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Round Rock的基礎設施巨頭在全球IT雲支出中名列第一,本季度收入達20.5億美元,同比增長68%。雷鋒網了解到,戴爾的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同一季度的13.7%上升至15.9%。

此前雷鋒網報道過,隨著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上ODM的興起,全球季度公共雲基礎架構銷售收入(包括硬體和軟體)達到110億美元以上,遠高於去年第三季度統計時「每季度100億美元」的里程碑式數據。按照趨勢分析,除了ODM廠商在市場份額上遙遙領先外,2018年第一季度公共雲基礎設施排名前幾名的是戴爾、思科、HPE、微軟、華為和VMware。

(雷鋒網註:數據來源於Synergy Research Group)

2018年Q1,全球超大規模雲供應商至少有27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同比增長80%——而這意味著ODM廠商正在源源不斷地汲取雲市場利潤,這對戴爾、思科們有一個十分清醒的警示:是時候重視OEM的發展,掌握核心技術、控制渠道才是對市場份額最好的把控,否則如江河解凍不可收拾——畢竟ODM的大口從來不會嫌棄巨額利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莫斯科自動駕駛汽車「歷險記」:看戰鬥民族如何走向未來
駕乘體驗的全面飛躍?談自動駕駛與社交媒體整合的那些事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