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與教養,孩子們的第一課

善與教養,孩子們的第一課

和孩子們一起,在歷史中成長,在思考中成人。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人所要面對的一個基本的問題;

明白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才能通過學習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華夏思想文化中的「善」和「教養」。

--------簡述華夏思想源流--------

華夏文化的總源頭,是易經中所體現的道易思維,萬物本來都是不存在的,是天地的陰陽二氣,創造了它們。

天地,也是由陰陽所生,那麼同理可知,天地本來也是不存在的,一定是有其他的東西創造了天地。這就有了《道德經》中「無中生有」的概念。

那麼「無」既然能生「有」,那麼「無」又是從何而來呢?「無」從一個連「無」都沒有的地方來。這個連「無」都沒有的地方,就是「道」。

「道」從何而來呢,「道」不生也不死,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從「道」中來,它只效法自己,這便是「道法自然」。「自然」一詞,指「道」自己的樣子。

伏羲這樣的聖王,通過觀天測地,掌握了易道思維,再通過河圖洛書這樣的象數模型,具體演化出八卦模型,以此掌握了天地運行的規律,進而掌握了農時,駕馭了農耕技術。

農耕技術使得華夏人的生產力大幅躍升,邁進了農耕文明。在這一時期,華夏之道,是法天則地,也就是錨定於天地的道家思想。

然而,理解河圖洛書、易經這樣的天地運轉模型,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難的。無法做到法天則地,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以人為設定的更易於理解的人倫之理來治理社會,儒家思想就這樣出現了。

而以人倫之理來治理社會,最好的模型,就是人人皆堯舜,天下太平,然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以禮儀為核心的社會治理體系不能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孟子守義而不得,荀子守禮而不得,法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從秦朝開始,中國轉型成為依法維繫的中央集權的政權,漢武帝之後,則是外儒內法,禮法並重,對百姓以禮教為主,國家則是郡縣制政體的法家中央集權國家,這樣的體制一直維繫了千年。

由道而儒,由儒而法,道儒法並用,這便是正統華夏思想文化的主要源流。

在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看來,善都分別具有不同的意義。

--------三家之「善」--------

善惡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對於一個生命體來說,

一種行為導向對自己更吉祥結果,這就是善

一種行為導向了對自己更凶禍的結果,這就是惡。

人總是要趨吉避凶,趨福避禍的,這便是人類產生善惡的根本原因。

既然有善有惡,那麼就得需要一個判定的標準,來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正是判定的標準不同,決定了道、儒、法三家,乃至世界上無窮多的善惡觀所認定的「善惡」的不同。

在道家思想看來,判斷善惡的判准,就是天倫秩序,人類只有法天則地,才能帶來最吉祥果。

在儒家思想看來,判斷善惡的判准,就是人倫秩序人們只有遵守禮儀,才能帶來最吉祥結果

在法家思想看來,判斷善惡的判准,就是法制秩序人們只有通權達變,才能帶來最吉祥結果

1、天倫之善

在道家看來,合於天倫的,就是善,不合於天倫的,就是惡。

什麼叫合於天倫呢?

比如天地演化出會飛的鳥,如果鳥不去飛翔,而是挖洞穴居,那麼它的行為不合於天倫,就不善。天地造化出來在水中生活的魚,如果魚離開了水,那麼它的行為就不合於天倫,也就是不善的。

對天地造化出來的人來說,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該起床的時候不起床,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同樣也是不善的。

人不離天倫,就如同一滴水生活在大海里那樣,道家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純真之善。

2、人倫之善

人大規模的出離天道之後,再用天道之理把人們帶回天道秩序,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於是,要以人道治人道,開人之天,這就是化性起偽。天子以禮儀治天下,禮儀,便是人道秩序,便是人倫綱常,也就是善惡的判准和錨。

儒家思想的核心——禮儀,是效法天倫而來的。

天無二日,所以國無二主;

天地生萬物,所以君主養萬民;

天地從不偏愛萬物中的哪一個,所以君主也應毫不偏私,這就是天下為公;

天地對萬物具有無限的責任,所以君主對百姓也具有無限的責任;

天地為萬物之母,所以君主也應該慈愛百姓,這就是仁者愛人;

有了仁,人倫綱常的禮儀就制定出來了。

在儒家看來,一個人是不是善的,就看他是不是遵守這一套人倫秩序。

遵守禮儀的,就是善的,就是君子;

不遵守禮儀的,就是惡的,就是小人。

儒家的至善,便是人人皆堯舜,天下大同。

3、法家之善

君子越來越少,小人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壞,天運之善和禮運之善,都被惡人突破,社會怎麼才能恢復秩序呢?

法家的回答是,通過法律制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法家思想的精髓,並不是賞罰分明嚴刑俊典這種表面現象,而是通權達變,循名責實,選賢任能。

通權達變,說的是見萬物之機,謀萬物之宜。

法家認為,沒有治不好的天下,只有不夠賢能的人,不夠合適的制度。

當舊的一套制度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現實了,就要變法革新,用新方法,來解決當前的新問題。

在法家來看,通權達變,不停的用新的方法來解決新的問題,就是善;

抱殘守缺,恪守陳敝舊制,不能去敝出新,就是惡。

道儒法三家之善,構成了我們中國人思維里的深層意識。

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在有意無意的遵循它們。

道家的善,讓我們做一個純真素樸明白四達之人

儒家的善,讓我們做一個極於人倫止於至善之人

法家的善,讓我們做一個通權達變無所不能之人。

這就是華夏思想文化中的善惡觀。

道應天,儒應人,法應變,三家同源一體,缺一不可。

一個優秀的中國人,之所以優秀,就在於他能夠通於天倫,極於人倫,達於權變。

--------教養--------

邵雍《戒子孫文》: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後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對於上品之人來說,他們可以明白四達,隨順人倫,通於權變。

他們根本不需要誰來教化他,就知道應該怎麼法則天地,怎麼跟人相處,怎麼愛別人,怎麼為全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因為他們明理。

對於中品之人來說,他們受到教育之後,會變得通情達理,變成一個君子。這樣的人就是孔子說的孺子可教。

對於下品之人,他們雖然可以被馴化一時,但這種表面上的教養依然是不能長久的,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就又會原形畢露。

教,就是有德行的聖人立教;

養,就是尊道貴德勤而行之。

最好的教養,並非來自規訓,而是來自明理,以理化情,莫不通達。

有教養的人,他的氣是平和的。

氣和而有悅色,有悅色則有婉容。這就是教養背後的東西。

氣和,則神氣舍心,篤定內斂。根本就不會想到去侵凌別人。走到哪裡都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

真正的善從何而來?

在於合天倫,合人倫,通權變。

良好的教養從何而來?

在於尊天地之道,崇天地之教化,以天地之道,修之於身,勤而行之,理身,理家,理業,理國。明理養德,止於至善,把自己變成一個聰明強大的好人,這便是最極致的教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凡自語 的精彩文章:

TAG:平凡自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