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沉迷「吃雞」,無法自拔?世衛組織表示:遊戲成癮也是病!得治!

沉迷「吃雞」,無法自拔?世衛組織表示:遊戲成癮也是病!得治!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把遊戲障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列為疾病。

蝦米?

我昨天還是個網癮少年

今天就變成精神病患者了???

GIF

痴迷到啥程度才算遊戲上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遊戲成癮」定名為遊戲障礙(包括玩數碼遊戲或視頻遊戲),屬於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確診需要符合這些條件:

為什麼「遊戲成癮」會變成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和藥物濫用部門Vladimir Poznyak說:「之所以打算把遊戲成癮歸類為精神疾病,是因為它可能使身心健康嚴重惡化。雖然它不像酗酒一樣會讓你的身體素質迅速變差,但遊戲成癮也會潛移默化影響你的健康。」

美國精神病學會曾對500多名網路遊戲玩家進行調查,發現約有6%的玩家曾連續打遊戲超過24小時,另有10%的玩家承認,曾連續玩遊戲12~24個小時,83%的玩家每天要花掉2個小時玩自己最喜歡的遊戲。

事實證明,玩遊戲很容易上癮。多數玩家曾在玩遊戲期間養成了不飲水、久坐、憋尿、社交障礙等不良習慣,對身體健康產生了諸多危害。

遊戲成癮列為精神障礙有何意義

目前

今後

「遊戲成癮」缺少判斷標準,非患者誤診為患者的情況很常見

醫生能根據標準診斷,避免誤診情況

「遊戲成癮」缺少有效治療途徑

研究的不斷進展將提供更多治療手段

有些家長將玩遊戲上癮的孩子送進戒網癮中心。孩子在治療過程中有遭受電擊等虐待的情況。

「遊戲成癮」能被正規醫院診斷、收治,患者能接受正規治療

解放軍總醫院網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曾表示,15~19歲是最易出現遊戲成癮的年齡段,這主要與他們大腦尚未發育完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自制力較差、好奇心較強,學業、家庭及人際關係壓力大等有關係。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遊戲成癮者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留守兒童成為亟需關注的群體。

在陶然看來,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好處甚多,其中之一便是將打擊社會上魚龍混雜的網癮戒斷機構。「既然確定為一種疾病,那麼只能由醫療機構來進行診療,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推動遊戲成癮者接受科學、規範的治療,」陶然表示,這也將挽救一大批青少年,長期看有助於降低犯罪率,減輕社會負擔。

面對孩子「遊戲成癮」,家長該怎麼辦?

01

首先,家長應該改變「遊戲都是有害的」這個觀念,其次,正確引導孩子選擇健康的益智遊戲類型,讓孩子遠離暴力、低俗的遊戲。

02

家長可以與孩子協商約定一天可以玩多長時間的遊戲(心理學家建議少於一個小時)。讓孩子明白,玩遊戲可以,但要有度。

03

家長適當示弱,讓孩子教你玩,在遊戲過程中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多和孩子去交流,看看孩子內心的真實看法,去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04

發展第二興趣來滿足孩子的社交需要和精神寄託,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多了解體驗一些興趣班,並找到孩子的愛好,在課外擴大他的社交圈。

05

家長做好榜樣,如果你自己一天回家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沉迷遊戲。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如果一昧地壓制孩子玩遊戲的心,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家長們應該從孩子沉迷遊戲的根源出發,幫助孩子更好分配學習和遊戲的時間,引導孩子走出遊戲世界

文字來源:央視新聞、中國網、首都教育、春雨醫生、人民日報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路

編輯:張覓奇

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沒有雞湯,也沒有偏方

靠譜有趣的健康資訊就在這兒

享健康 看央廣

我們致力於提供專業的公益健康服務

傳播最新的醫療衛生資訊

普及權威的全民健康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健康 的精彩文章:

枕頭並不是枕頭的,睡了幾十年覺,你可能真的不會用枕頭

TAG:央廣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