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蜇龍胎息法

蜇龍胎息法

古往今來,人們為了青春永駐、健康長壽、生命資助,無不把胎息視為回歸自然,達到長生久視的必經之途和再生之門。自古以來多少人為了這把生命之匙而餐風飲露,吃盡千辛萬苦,四處尋找甚至不惜生命代價,孜孜以求,所以聖人孔子感嘆道:「朝聞道,昔死可矣」。然而,由於胎息潛藏於人身內,它的啟動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操作程序,如果掌握不到這一技法,就象沒有開啟寶藏之門的鑰匙,再多的寶藏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神氣相合而生胎息

我自幼好醫術,在學醫三年後,曾在上海中醫學院、中國針灸學會深造過針灸專業。為深造醫道,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遊學生涯。祖國的七大古都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多少名山大川、古剎、道觀、寂寞曠野有過我探尋一力的身影和心酸,與此同時,我對傳統修鍊文化產生了深刻的認識和體驗。典籍中記載的修鍊體驗常常在自身中再現。在此基礎上,我研究和創編了胎息排石法。

1987年的夏天,我對結石病的研究已進入到「特殊的呼吸排石法」階段,通過適度的閉氣,用真空力將腹部上提,下放若干次。當氣閉不住時,再恢復呼吸。有一次我躺在床上,進行這種閉氣凹凸腹腔的鍛煉,腹部突發出一股勢不可當的力量,拱動著腹腔產生劇烈的起伏運動,就像脫韁的野馬難以調服,憑著對胎息的長久練習經驗,我在驚恐中漸漸鎮定下來,體驗著跳動的節律,尋找著跳動的力源。在愉悅身心狀態下,腹部足足自由跳動了近40分鐘,周身汗流如洗,身體舒暢,心情喜樂,妙韻雋永。此後經過多次的揣摩演練,能夠自如的引發胎息。胎息象洶湧澎湃的浪濤,將胸腔里的內臟翻動衝擊,有時全身被一股內力抽搐成一團,動時如雷霆萬鈞,靜時如細雨綿綿。隨著胎息進程的深入發展,人體臟腑功能得到了調整,全身經脈也趨於通暢,並使腹腔的動態頻率漸漸平緩下來,但與此同時,腎間動氣卻象火山從深層的岩漿中噴涌而出,這個臟腑跳動的力源此時才清晰的顯露出廬山面目。命門動氣不斷地向臍下強勁的噴射,整個體內如風箱般「虛而不屈,動之欲出」。隨著元氣的壯大,丹田的拓展,腎間之氣的衝動便移至腹內氣穴,從此進入到修真的核心領域,正如唐代幻真先生《胎密經法》中描述的:「修道者常伏其氣於臍下,守其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的胎息養真過程。

引氣隨息激動元氣--胎息法

我的胎息排石法十分簡單,開始時仰卧在軟墊上,低血壓者不枕枕頭,高血壓者稍枕枕頭。兩手自然放在體側,或一手放在胃脘區,一手放在肚臍上。然後採用以下四種練習法中的適合自己的某種方法進行練習。

閉息靜待法:

稍稍吸氣後閉氣不出,靜靜的等待氣海元氣激動產生的腹部起伏跳動。體弱者閉氣時刻短些,體健者閉氣時間可稍長,往往就在感到「快要憋死了」的情況下,元氣出於生理需要,突發的激蕩跳動起來,並且來勢兇猛,此時可以自然呼吸,呼吸的頻率可根據胎息發動的強弱快慢隨其自然,這就是「隨息」。

閉息起伏法:

稍稍吸氣後閉氣不出,用真空力將腹部吸氣後閉氣不出,提向胸腔,使腹部凹陷,然後再用真空力將腹腔隆起,如此起伏若干次,隨著閉息時間的延長,先天之氣必然激動,促使腹部產生快速的起伏跳動,胎息啟動後可用隨息法。

閉息隆腹法:

吸氣後閉氣不出,腹部微微向上隆起,並儘可能保持這種狀態(不要用力),隨著閉息時間的延長,先天之氣必然激動,促使腹部產生快速的起伏跳動,胎息啟動後可用隨息法。

閉息凹腹法:

呼氣呼盡後閉息,腹部自然下凹,儘可能保持這種狀態(不要用力),隨著閉息時間的延長,先天之氣必然激動,促使腹部產生快速的起伏跳動,胎息啟動後可用隨息法。

以上任選一法可重複閉息引動胎息,直至成功。練習一遍胎息發,時間保持在20-45分鐘即可,一般半小時左右。

注意:胎息法收勢很重要,在停止胎息相動後,應靜靜地躺在原地,體會源於丹田的能量,輻射滲透全身時產生的脈動感、電流感、酥欣感等。稍頃,意照丹田1-2分鐘,可觀想在肚臍與命門連線的中點,有一蛋黃大小的金色光團。然後擦臉、搓耳、恢復常態。

推陳出新排濁生元

通過長期練習,我體會到,當人體進入胎息以後,在生理心理上要經歷「推陳出新」的過程。推陳就是排濁,出新就是生元。濁是指穢濁,泛指體內不利於健康的淤血、痰、濕、風、寒、腫瘤、體液中的廢物及一切病理性產物。排濁的途徑可通過大便、放屁、小便、吐嘔、咳嗽乾咳、出汗排出。一般在進入胎息後一周左右可因人因病而出現排濁反應,一般不需吃消炎藥、止咳藥、止瀉藥。排濁乾淨後這些反應會自行消失。

從我自身的練習經驗來看,生元的反應多表現在熱(腹部命門溫熱)、拙火(其熱如火,伴之出汗)、清涼(心靜髓涼)、光(性光顯發)、景(山川、河海、寺廟、人物、仙境等大腦內景)、壯陽(性能力加強,陰莖常無欲自剛)、身體弱而強,病而愈、快樂(內在欣喜的感受),這都是功法開始發揮作用的表現。

諸般血症切勿練習:

凡有咳血咯血便血胃出血等病的出血期,不能練習胎息,須在停止出血三個月後,視其具體情況酌情決定。

婦女經、胎、產期不宜練胎息法。

手術後三個月內不宜練胎息法。

胎息對糖尿病、消化道疾病、腫瘤、心血管等多種疑難病有顯著的康復作用,但一般會有排濁反應,並且往往要經歷二至三次的排濁期,練習者應有思想準備,少數人排濁反應較輕或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武林,真的存在過嗎?
道醫秘傳,最簡單有效的補氣法!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