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書生在扇子上題詩,有個人過來拜見後拿起他的扇子就走
唐末時,有個叫范質的少年書生,家住在大名宗城(河北),從小就非常好學,博覽群書,9歲就能出口成章,14歲時就給其他年齡小的孩子當老師了。
傳說在范質出生前一晚,他母親夢到有個穿著錦袍的神人將一隻五色的神筆給了她,第二天就分娩了。
范質還是秀才的時候,這天去封丘郊外遊玩,當時天氣炎熱,他就想找個地方納涼,遠遠望見有個鄉間茶館,於是就到裡面去乘涼。
(網路圖片:摺扇)
閑來無事,打開手上的摺扇扇了兩下,卻見上面沒有題字,於是心血來潮,就在上面寫了兩句詩文:「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
寫好手將扇子放在了桌子上,正端起茶碗要喝茶,忽然一陣涼風吹來,眼前就出現了一個人。
這人快步走來,樣貌十分奇異,個頭很高,面相醜惡,到了近前卻非常恭敬的給范質施了一禮,隨後道:「世間酷吏當道,那些含冤受屈在獄中的百姓們仍舊在水深火熱中,可比這酷暑難熬得多了!希望范相未來顯貴之後,真能如詩文中所言『去酷吏』!」
說完這人拿起桌上的扇子就奔出了茶館。
范質在後面跟出來,卻轉眼找不到那人的蹤跡了!
(網路圖片:木像)
又過了幾天,范質去科舉趕考,路過一座廟宇,就停下歇息,進廟中去遊覽。
剛走過山門,就見門邊正立著一座木像,刷著彩漆,張牙舞爪,面目可惡!
再仔細一看,衣著相貌竟然跟前些日子在茶館所見的那個怪人有幾分相似,再看木像手中,還有一把扇子。
他扇子拿過來打開一看,正是自己題詩的那把,頓時驚詫不已!
這一年正是後唐長興4年,范質果然考中了進士,後來被任命為封丘縣令。
(網路圖片:宋刑統)
他後來輾轉周朝,又輔佐趙匡胤,到了北宋是成為了宰相。
范質一直研究律法罪名的判定依據,是否屬實,規範官吏秉公斷案,取消了一些酷刑。
周朝時編撰了《顯德刑律統類》,到了北宋時的第一部法典就是出自這本書,被後世成為《宋刑統》,影響深遠!


※故事:翰林夢中被兵卒帶去某座府邸拜見大王,第二天因雷聲獲救
※故事:兩位秀才同去參加省試,陳秀才的考卷被巡邏的兵丁撿到
TAG:千萬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