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太湖石的風骨你懂嗎?

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太湖石的風骨你懂嗎?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長時間侵蝕後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兩種。水石是在河湖中經水波蕩滌,歷久侵蝕而緩慢形成的。干石則是地質時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尤其黃色的更為稀少,故特別適宜布置公園,草坪,校園,庭院旅遊景色等。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大自然造化萬物、鬼斧神工,自然界的石頭可謂如恆河沙數不能計量,但為什麼古往今來王公貴胄、文人雅士卻獨獨珍愛太湖石?不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人園林,擁有一座好的太湖石,無形中都會增添主人顏面的光鮮。時至今日,不少富貴人家或雅緻庭院還會搜羅太湖石以做收藏和造園之用。太湖石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睞,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人骨子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種表現。送拍國內一線拍賣行

不過,由於宋徽宗的倡導,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賞玩,一度成為宋代國人的時尚。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亦是愛石如命,曾對自己收集來的奇石行跪拜禮,稱之為「石兄」,並提出了 「瘦、漏、透、皺」 四字的賞石審美標準。區區四個字,不僅只描述的是外形特徵,更影射了中國賞石文化的博大精深。

「瘦」

瘦是指觀賞石體態纖瘦,形狀怪異;石體挺拔,線條清晰。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有「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同樣可以用於太湖石——增之一分則臃腫、減之一分則羸弱。

那麼太湖石「瘦」的標準是什麼呢?可為「瘦中見奇,奇現筋骨,骨有堅貞,堅貞出神,神中凝氣」。雖清瘦嶙峋,卻鐵骨錚錚。太湖石的「瘦」同樣如此。形如美人,則要婀娜多姿;狀若勇士,則要孔武有力;似山川,則需氣勢磅礴或逶迤秀美;如百獸,則追求體形或動作的相類。

「漏」

漏是指觀賞石體態玲瓏,溶洞貫通;石體嶙峋,連環透空。但漏中見靈,靈現雋智,智有乖巧。這種石頭雖然玲瓏透空,卻變化多勢,靈氣十足。或有靈氣遊動之魂;或有瞬息多變之感;或有奔跑飛騰之勢;或有旋律節奏之韻。但總體給人以謙和乖巧的感覺。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說的那樣:「石不能言最可人。」這樣的石頭特徵體現著「靈」。

「皺」

皺是指觀賞石體態起伏,時隱時現;石體凹凸,線條若明若暗。但皺中見變,變中有態,態現神秘。這種石頭雖然形態怪異,卻怪中有格,異中見韻。或起伏不平中有節奏;或若明若暗中有旋律;或在無形之中見有形;或在神秘之中見敦厚。總體上給人以變中見異、藏龍卧虎的感覺。這樣的石頭特徵體現著「變」。

「透」

透是指觀賞石石體玲瓏剔透,表裡如一;體態紋理縱橫;石質細膩潔凈;石色斑斕,光澤奪目。這種石頭雖然玲瓏剔透,卻透中見深,透中見光。色彩斑斕之中見絢麗,光澤奪目之中見淳樸,石質細膩之中見剛毅,紋理縱橫之中有古奧,表裡潔凈之中見單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島古玩 的精彩文章:

徐悲鴻的《天馬六駿》為什麼能拍賣8970萬?
不要錯過,未來懂收藏的人是最富有的

TAG:半島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