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棣奪取皇位後,違反一項祖制,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

朱棣奪取皇位後,違反一項祖制,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

原標題:朱棣奪取皇位後,違反一項祖制,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


1402年7月,燕王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明朝的皇位,是為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頗有一番作為,連清朝官方都在《明史》中稱讚其功業「遠邁漢唐」。不過朱棣在成為皇帝後,公開違反了朱元璋定下的一條祖制,為明朝的滅亡買下了禍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作為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深謀遠慮,他為了鞏固朱明的皇權,不斷總結歷史上那些王朝的興衰成敗的原因,制定了《皇明祖訓》。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不過朱元璋不會想到,自己死後幾年,兒子朱棣就公開違反了一項祖制!


朱元璋對宦官是沒有什麼好感的,他曾對大臣說:「此曹(指宦官)止可供洒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他還說:「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惡者常千百。若用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為了防止宦官出現干政的情況,朱元璋又作出了幾項規定。


其一,不允許宦官讀書認字,「初太祖制,內臣不許讀書識字」;其二,降低宦官的級別,朱元璋規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廷」。其三,不允許各衙門與內官監有公文往來。朱元璋還不放心,在宮門鑄造鐵牌,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如果明朝的皇帝都按照朱元璋祖制行事,那麼估計也不會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了。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宦官專權,直接導致政治黑暗,朝廷陷入黨爭的局面,最終加速了明朝的衰亡。那麼明朝宦官是怎麼走上政治舞台的呢?這事得由朱棣負責!


燕王朱棣在起兵「靖難」的過程中,得到了一批宦官的大力幫助。比如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在鄭村壩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因此被賜姓鄭。再加上朱棣是奪取帝位的手段並不光彩,許多朝臣並不支持,朱棣對他也不放心,於是他開始借重宦官的力量。



永樂元年,朱棣派遣宦官李興攜帶聖旨出訪暹羅,「此奉使外國之始也」。永樂三年,朱棣派鄭和率兩萬人,下西洋諸國,「此將兵之始也」。永樂八年,朱棣命宦官王安「監都督譚青等軍」,宦官馬靖「巡視甘肅」,「此監軍、巡視之始也」。


永樂十八年,朱棣正是下詔設立特務機構東廠,「令內臣提督監控之」,宦官的權勢開始進入司法方面。到了永樂末年,宦官開始替皇帝批紅。甚至朱棣死後,也是宦官第一時間與大臣商議,決定秘不發喪的。可見在朱棣統治時期,宦官的權勢已經深入政治、軍事、外交、司法等諸多方面。

朱棣重用宦官的行為,破壞了朱元璋制定的祖制,宦官開始登上明朝的政治舞台,逐漸演變成後來宦官專權的局面,也為明朝的覆滅埋下禍根。

參考資料:1.《明史》;2.《明太祖實錄》;3.《明太宗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晚清最牛外交官:熊口奪肉,從俄國手中收回被佔領土
明朝滅亡的經濟原因:皇帝的家人、親戚、奴才,吃垮大明王朝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