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滸傳》里的「醒酒二陳湯」

《水滸傳》里的「醒酒二陳湯」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裡面描述了以「宋江」為首的108個好漢,個個身懷絕技,豪情俠義,義薄雲天,但大都有個不良嗜好那就是:嗜酒如命,經常喝醉。情不自禁的好奇,在當時沒有酒精檢測儀,沒有輸液,沒有現代的藥品對症處理等等,那他們喝醉後是用怎麼醒酒的呢?

看到第二十一回,裡面寫到:宋江從縣前過,見一碗燈明,看時,卻是賣湯藥的王公來到縣前趕早市。

那老兒見是宋江來,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來得早?」宋江道:「便是夜來酒醉,錯聽更鼓。」王公道:「押司必然傷酒,且請一盞醒酒二陳湯。」宋江道:「最好。」就凳上坐了。那老子濃濃的奉一盞二陳湯,遞與宋江吃。宋江吃了,驀然想起道:「時常吃他的湯藥,不曾要我還錢。」

文中可見,宋江醉酒後,喝了碗「醒酒二陳湯」頭腦都清醒了,還想起了經常喝王公的「醒酒二陳湯」錢都還沒付呢!等等!

還可見這「醒酒二陳湯」的確有效,對醉酒有對症處理的功效。

再看下現代方劑學裡對「二陳湯」的描述:

組成:半夏15g,橘紅15g,白茯苓9g,炙甘草5g。

用法: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薑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侯(現代用法:加生薑3g,烏梅一個,水煎服)。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噁心嘔吐,肢體睏倦,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

方解:本方為治濕痰之主方。濕痰之證,多由脾失健運,濕邪凝聚,氣機阻滯,鬱積而成。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濕痰犯肺,則咳嗽痰多;痰阻氣機,胃失和降,則胸膈痞悶,噁心嘔吐;陰濁凝聚,阻礙清陽,則頭眩心悸;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則肢體睏倦,不欲飲食。治宜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方中以半夏為君,取其辛溫性燥,善能燥濕化痰。且可降逆和胃而止嘔。以橘紅為臣,理氣燥濕,使氣順而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滲濕,俾濕去脾旺,痰無由生;生薑降逆化飲,既可制半夏之毒,且能助半夏,橘紅行氣消痰;復用少許烏梅收斂肺氣,與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使祛痰而不傷正。使以甘草調和諸葯,兼可潤肺和中。葯僅四味,配伍嚴謹,共奏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效。方中半夏、橘紅以陳久者良,故以「二陳」名之。

痰由濕生,濕聚成痰。本方既為治療濕痰之主方,隨症加減,亦廣泛應用於其他痰證。

方歌: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氣和中兼燥濕,一切痰飲此方珍。

禁忌: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陰虛、血虛者忌用本方。

醉酒就是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沒有怎麼特效解藥,有的只是對症處理,密切觀察,待酒精慢慢自己消耗掉或排泄掉。

有醉酒經歷的人都知道,醉酒時常是:噁心嘔吐,頭眩心悸,肢體睏倦;假如伴有酒肉食用過多,通常還有胸隔痞悶;假如加上現代人的煙酒過度,通常伴有痰多易咳。這些癥狀都是「二陳湯」的適應症。當然是以「濕痰症」尤為適宜,其他症型,需要隨症加減。

用現代的藥理解釋:《水滸傳》里的「醒酒二陳湯」的確可以做為醉酒的對症處理湯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藥店 的精彩文章:

獲取顧客信任,只需要「三個問題」
買買買時代,四大連鎖53宗併購背後的「學問」

TAG:中國藥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