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過去徒弟深怕沒人收自己,而今很多人原地踏步挑師父!

過去徒弟深怕沒人收自己,而今很多人原地踏步挑師父!

經本來是解讀的,是讓你放掉的,忘掉的。對於學經而言,最好的學生是什麼都不帶的,那帶什麼呢?把雜念去除就夠了。

如果說有什麼準備的話,就是準備好用一顆清靜的心去體會。

一、把雜念去除就夠了

祖師說「不可尋文而亂目」,正是我們當下的弊病,東西已經太多太多了,社會給我們的毒藥太多太多了,我們身體中的毒藥太多太多了。經本來是解讀的,是讓你放掉的,忘掉的。對於學經而言,最好的學生是什麼都不帶的,那帶什麼呢?把雜念去除就夠了。如果說有什麼準備的話,就是準備好用一顆清靜的心去體會。

你說有一些東西萬一我體悟不了怎麼辦?或者說我的經驗沒到那兒,我不明白你說的什麼意思怎麼辦?那就讓它過去,讓它丟失,勇於丟失,敢於忘記。什麼東西可以記呢?一些重要的……比如說數據,就像愛因斯坦的觀點一樣,你要問他元素表,問他一些公式,他反而不記得,因為小孩子的課本就有,一個最常用的字典裡面就有,記它幹什麼呢?

一些特殊的數據,就像衣服一樣,這個領子是不能記的,因為那是抓在手裡的,別的一些細枝末尾的東西反而是可以記的,這恰恰就是道教的經和別的宗教的經本質的一個區別。道教的經是產自於三元、五德,稱之為「八會之文」。三元、五德是先天物質產生之前的東西,換句話說,本身就是自然之文,萬物都是經。

所以,祖師在這裡強調的很清楚,要采意以合心,要舍書而探意,舍了理之後,采了趣,就把書舍了,然後久久精誠,深入進去,那種快樂、那種妙趣,言語難以傳遞。

得了這個妙趣的人,他看萬物都是經,他說出來的任何話都是經,他做出來的任何事都是經。如果說只在文字上執著,不知探索文字背後的心法,弄到最後,修著修著人沒了,人性沒了,人倫常識沒了,道德倫理沒了,修得比一個不修的人更可怕,那這樣的人還假借著修行的名義。

歷史上,一些宗教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過這種悲劇。他們不知舍書採意,忘記了這個東西本來是勸導眾生的,眾生才是家。而不是用這個東西來奴役人的,這兩者有什麼區分呢?為什麼要說這種現象可怕呢?

是因為文字是有多意的,甚至於是有矛盾的,可以有多種解釋的,而解釋方往往是權威的,很容易就會走向一種執著,而這種執著往往會以正義的形象出現,所以才會有歷史上出現的可怕的一些宗教性的酷刑,用石頭砸死人,絞刑,火焚等等,然後眾人歡呼,說這是在維護神的旨意,恰恰是自己走偏了。魔藏在那兒,就在經中。

二、到了岸就要舍船

這種現象是在說空話嗎?其實至今還存在,只是改變的形狀。我們看看這個社會,你的身邊這樣子的人太多了,走偏了,執著了。所以我們對宗教的學書,要明白它的本意是什麼。經者,徑也,路徑的徑,我們走路的。走過去之後還用再走嗎?到了岸就要舍船,過了河就要拆橋,不留戀、不執著。不是說咱們圍著它,把這個船研究研究,沒有船就不能登,船是至高無上的,好,我們研究它,它的漆是什麼樣子的,它的木板是什麼樣子的,它的紋路是什麼樣子的,熱熱鬧鬧一大堆人圍著船,就是沒人登岸。

沒登岸,那你不是還是在苦海裡面嗎?或者說所有的人擠在一個橋上,捨不得這個橋,這個橋太重要了,因為它能讓我們到彼岸去,我們就守著它,我們不能離開它,橋垮了,所有人都擠在上面,人跟人踩踏。搞錯了,把它的本意給搞錯了。

所以,我們本周讀經會進場音樂專門放了一下全真教的早課,這就是日常的誦經,誰在誦經?是自己,不是用的後天,是先天。讀經的是自己,誦經的是自己。上課的是誰?三清祖師,經中句句有心法,行行字字都有真意。走到那兒了,心領神會。

就好像你要出遠門,自己對天氣不能預測,師父是個有經驗的人,說你帶個傘,帶點乾糧,帶點什麼什麼東西,他心中有數,你自己也不知道這個有什麼用,但是聽話,帶著,走到那的時候,突然之間前無旅舍,後無村莊,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好,師父這兒有一個傘,躲過了一個災難,保住了性命。

沒有經驗,性命也許都不能保。黑夜之中,好,這剛好有個路燈。遇到一個難題,好像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不了,突然之間經文中的口訣出來了。哦,原來這個問題是在這裡。這個經文,這一句我懂了,走過去了。所以每一部經,至少是萬遍,萬遍是什麼概念?一天讀一遍,三十年。這是我們對讀經的一個要求,也是道士日常做的。

但在現實中何止三十年,有的十幾歲出家的,七十、八十了還在誦經。自己是有罪之人,懺悔宿世以來的災殃。而且修行不是一個人的事,自己還有先遠三代宗親,俱要去通過經功浩力來超拔。

三、沒有師父的人千萬不可亂目

我們在這裡要給信眾強調的是什麼,對於我們普通的沒有師父的人怎麼辦?要注意的就是,千萬不可「亂目」,因為現在我們一再強調資訊太複雜了,信息量太多了、太雜了,這個多、雜,不是個好事,往往害大於利,它恰恰纔是修道之毒。

開頭的時候,可以讀一些經,比如:《感應篇》、《道德經》、《清凈經》、《陰符經》,包括《立教十五論》,通過這些來了解道教的教理、教義,不可過多。了解之後,真正跨入道門,不再是一個空談者,不再是一個走馬觀花的人,就是覓度師。

四、師父就是給你教規矩的人

不要去考慮這個度師他會什麼東西,只要有兩點符合,他就是一個好度師。一個就是他頂著太上爺的名字,他是一個正規的道士,有傳承,他有師父,師父還有師父,一代一代傳承嚴謹,最終追溯到祖師爺那裡,他代祖師爺來傳這個法,連一句話都不需要,有這個就夠了。

第二個要考慮的不是他的學識,不是他會什麼,而是看他的品德,他忠厚、老實、樸素,日用節儉,不會把你教成一個壞人,這就夠了。他肯收你,就是一個度師所要做的全部了。以後學習,可以拜先生。教你東西的人,道教稱之為「先生」。先生是專門教某個技藝的,比如以後我要學經懺,我要學太極,我要學醫術,我要學丹法等等。

師父就是給你教規矩的人。他只要把規矩給你教了,他就是一個最好最好的度師,一個徒弟深怕沒人收自己,而不是像現在很多人一樣帶那兒挑師父。把位置、關係搞錯了,變成徒弟考師父了。

當然一個合格的徒弟不會亂拜師父,他要觀師父的心性跟自己是否相符,跟自己所理解的經典是否相符。因此,才可以信服。一個好的師父也不會亂收徒弟,扎著耳孔,戴著項鏈,弄著戒指,男子身上還紋著身,喝著酒,平常言談舉止乖乖張張,愛湊熱鬧,三分鐘說東,後三分鐘又說西,浮躁。那這樣的人定不下來,不能專一,好師父是不可能收的。

這是我們對於信眾,對於想真正修道人的一個指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玄門正宗,道家內丹養生術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
徒弟認真拜師了,卻發現師父也不是個完美的人!

TAG:道教 |